张振武是谁杀的 揭秘武昌首义者被暗杀内幕

2017-09-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震惊民国的张振武被杀案,最终在革命派的妥协之下,不了了之.作为武昌起义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张振武案折射出革命军内部的诸多矛盾,也是是民国初始法治状况的一面镜子.那么,张振武究竟是被谁杀死的?具体细节经过又是怎样的呢?张振武(1877—1912),汉族,湖北罗田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初年军事将领,“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1911年成为武昌起义首义者之一.被尊为共和元勋,和孙武.蒋翊武并称“辛亥三武”. 早年毕业于竹山县高等学堂,后入湖北省师范学校,受到老师的影响,萌发反清革命思

震惊民国的张振武被杀案,最终在革命派的妥协之下,不了了之。作为武昌起义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张振武案折射出革命军内部的诸多矛盾,也是是民国初始法治状况的一面镜子。那么,张振武究竟是被谁杀死的?具体细节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张振武(1877—1912),汉族,湖北罗田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初年军事将领,“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1911年成为武昌起义首义者之一。被尊为共和元勋,和孙武、蒋翊武并称“辛亥三武”。

早年毕业于竹山县高等学堂,后入湖北省师范学校,受到老师的影响,萌发反清革命思想。甲午战争后,变卖家产自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政治,并加入了体育会,学习习战阵攻守诸法。

1905年助徐锡麟举义受牵累而避走日本长崎。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毕业回国,于武昌黄鹤楼街小学任教,期间因宣传反清革命思想被捕。1909年参加共进会并负责财务。

1911年9月,张振武出席文学社与共进会的联合会议,预选为起义后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副部长,回乡变卖祖产,以充革命经费。

1911年10月9日,汉口机关被破获后,清吏大肆缉捕党人,张振武与朱次璋、李华模等磋商,联络各方代表约于10月10日晚7时发难。

次日清晨,方兴邀约甘绩熙、李华模、李南星和朱次璋等测绘学校革命党人一起商议,请李华模、朱次璋与张振武联系,李、朱二人返回后向方兴报告:张振武说,今夜必动。能白昼动更佳。蔡鹏来、朱次璋、李华模等以张振武胆识过人,推其为武汉总代表,张振武推辞不就。

武昌起义后,张振武参与组建湖北军政府,任军务部副部长,代行部长职,主持军务十余日部署有序,颇具胆识。阳夏战争期间,凡民军赴前线,必亲往激励,以振士气,并多次印发白话文告,阐明革命大义及作战要领。汉口失陷,派人往各州县办理民团,又亲赴青山、张公祠、梅子山、扁担山一带布置防御,并派员在前线招降北兵。汉阳危急,亲率部属驰援,激战中负伤落水,几至溺死。后退守武昌,鼎力襄助总监察刘公守城。

1912年1月,张携巨款赴沪购械。在沪广事交游,谋另组北伐军,倡言二次革命。返鄂后,加强将校团力量,联络援鄂赣军冯嗣鸿部,创办《震旦民报》,设立男、女中学,独树一帜。1912年4月12日,袁世凯电商黎元洪,请其与孙武、蒋翊武、刘公、方兴等16人赴京。

1912年8月14日,张振武在北京德昌饭店请客,大宴同盟会和共和党的要角,在酒筵中还发表演说,调和党见。1912年8月15日,张振武偕湖北将校做主人,宴请北洋重要将领于六国饭店,姜桂题、段芝贵等均在座。10点左右,宴席结束,张振武返回住处途中被步军统领逮捕,后押解到西单牌楼玉皇阁军政执法处。1912年8月16日凌晨1时,在北京遇害。

张振武是武昌起义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湖北军政府成立后,他担任军务部副部长职务,对黎元洪把持下的湖北政局表示不满,从而遭黎忌恨。同时,又因其刚毅自信,为人坦率,锋芒毕露,尤其藐视黎元洪,因此,被黎元洪视为心腹大患,密谋除之。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邀请首义党人及将领百十人入京,聘为总统顾问,张振武便位于其中。不久袁世凯又任张振武为蒙古调查员,黎元洪本以为可以调虎离山,孰知张振武不满意,负气返回武汉。黎元洪到处找人说服张振武赴北京就任,并赞助四千元作为旅资。1912年8月11日,张振武偕湖北将校团团长方维等武昌首义将校13人,并随从30余人乘火车北上。

张振武一离开武昌,黎元洪即密电袁世凯说:张振武“蛊惑军士,勾结土匪,破坏共和,昌谋不轨……伏乞将张振武立予正法,其随行方维,系属同恶相济,并乞一律处决,以昭炯戒。”要求袁世凯立即将张振武和方维二人立即予以捕杀。

袁世凯斟酌再三,于1912年8月15日签发了捕杀张振武的军令,同时派出姜桂题、段芝贵执行杀人任务。当晚8时,张振武与鄂省在京将校一起宴请北方将校。10时席散,张振武乘马车返归金台旅馆。当行至前门棋盘街牌楼下时,忽然伏兵四出,将其绑缚至西单牌楼玉皇阁军政执法处,未经审讯,即于16日凌晨1时将其处死,同时来京的湖北将校团团长方维也在当夜被处死。待时值同在北京的孙武、时功玖等人前去营救时,张振武已经牺牲。史上亦称“张方事件”。

黎元洪是继袁世凯以来的第一位总统,黎元洪和张振武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在思想主张上,在军事政治的日常处理中矛盾也非常深,张振武有突出的领导才能,黎元洪对于张振武不仅嫉妒,还因为张振武平时的为人,太过直率,不会掩饰真实目的。郑振武多次与黎元洪作对,最终矛盾激化到了顶点。

黎元洪借助了袁世凯的势力,在南北议和之后,不仅逐渐以约束军事为名,逐渐的解散武昌起义的兵权,而张振武就是武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他的势力逐渐被消弱,张振武为了储备人才和黎元洪对着干,而且口出诳语,如果政局不好,一定会再次革命,这让黎元洪非常害怕,于是决定消除掉掉张振武。

据说,张振武死前写了三封遗书,其中一份是给黎元洪的,信中称:“元洪足下:我能手造中华民国,自起义以至今日,实属傥来之岁月,死生久置之度外矣。但恨不死于战场而死于雠仇之手耳。好一个爱既不能,忍又不可。足下如再爱我,请将我全家杀戮,使一家骨肉聚首九泉,振武感激不浅。足下之待英雄真是神圣不可侵犯。古人云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言念及此,肝肠寸裂,暗无天日之世界,我亦不愿活矣。总统不交法庭而下军令,不以刀杀而以枪毙,不赴法场而赴暗室,死后有知,当为雄鬼以索其命。”临死之人,其言也恨,张振武对两位总统的激恨怨愤,溢于言表,透于纸背。

张振武故居座落于双台乡田沟村,张振武先生诞生于此,并一直生活到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前。张振武故居是一栋砖木结构瓦房。一进三重,屋内按先生生前摆设陈列,有生前所用家具,照片等。2002年11月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