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思想家董仲舒都有什么思想主张 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7-09-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人们对他的印象大多是向汉武帝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其人的思想著作并不是十分了解.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位伟大的人物都做了什么吧.董仲舒出身富裕之家,家中的藏书十分丰富,所以他从小就博览群书,有着良好的儒学基础.三十岁时,董仲舒当起了老师,教授儒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后到了汉景帝年间,他被任命为博士,专门讲授经学,成为了当时有名的儒学大家.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开始研究<公羊>等著作,推究阴阳运行的规律来预测刮

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人们对他的印象大多是向汉武帝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其人的思想著作并不是十分了解。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位伟大的人物都做了什么吧。

董仲舒出身富裕之家,家中的藏书十分丰富,所以他从小就博览群书,有着良好的儒学基础。三十岁时,董仲舒当起了老师,教授儒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后到了汉景帝年间,他被任命为博士,专门讲授经学,成为了当时有名的儒学大家。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开始研究《公羊》等著作,推究阴阳运行的规律来预测刮风下雨。之后汉武帝下诏书征求治理国家的方法,董仲舒便写下了《举贤良对策》,交给了汉武帝,并在文中提出了“天人感性”、“大一统”等学说。而汉武帝最终采纳了他的政策,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

据说董仲舒小时候对读书就有着非同一般的热情。再加上他的家庭十分富裕,藏书丰富,所以董仲舒经常读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的父亲对董仲舒的做法既是欣慰又是担心。害怕董仲舒只顾着读书,读坏了身体。所以他便决定在家后面的空地上修建一个花园,以供董仲舒读书之后休息一下。

修建花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第一年,董仲舒的父亲先是让人去南方学习怎么建花园,又是准备了各种材料。第二年,花园开始动工,董仲舒的姐姐邀请董仲舒去花园中看看,但是他只是捧着书简,谢绝了姐姐的好意。第三年,花园终于建好,好多人都过来玩耍,然而董仲舒仍然在看书。由此可见董仲舒读书的毅力是多么惊人。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董仲舒才能成为一代大家。

中国的历史悠久,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思想家,他们随着时代的变迁,对现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这些主张都帮助当时的统治者更好地统治着整个社会,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西汉时期最著名的思想家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最重要也是对后世影响最深刻的便是针对当时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这种想法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来自于战国时的阴阳家邹衍。不过董仲舒对其进行了整理和修改,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董仲舒作为一代儒学大家,他对对于人性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关于人和天,宇宙的变化是有着一定的目的性的,宇宙中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宇宙的运行而服务的,而这个目的就是孕育出人类和建立封建社会。而人是宇宙的精华,是凌驾于众生的最高存在。

董仲舒还认为,人是有自己的个性和情感的,就如同天有阴阳一般。情感和个性是天生就有的东西,但是两者又相互对立,如同阴阳。董仲舒同意人是有善良面的,但是又不同意天生良善的说法。人的性情有好有坏,不能将其善良当成是天生之物。

熟悉道家的朋友一定知道“天人合一”的说法,这种思想最早是由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董仲舒对这种思想十分赞同,并将其发扬广大。天人合一其实就是一种最基本的思考方式,他认为天与人不是一种主体和对象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和整体、扭曲和原貌的关系之中。

董仲舒认为,人是由天所创造的,人的外形和情感方面都体现了天的意志和规律。而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阴阳五行是天用来跟人沟通的手段。天是主宰者,人不能直接跟天沟通,需要一个媒介。而这个媒介就是君主,君权神授,君主是天人交流的渠道。所以人都应该听从君主的号令。因为这种思想有利于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所以在当时被汉武帝所接受。

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提出了三篇策略,合称为《天人三策》。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天人三策》中的第一篇就是讲述天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后人将其称为《天人三策》。这三篇策论是汉武帝向董仲舒询问治国良策的时候,董仲舒的回答。

在《天人三策》中,董仲舒主要提出了四条建议分别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尊王攘夷和建立太学。这四条其实都是对于百姓思想上的控制,同时也提高了儒家的地位,成为了正统之学。让儒家学说贯彻了整个封建王朝。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的形成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十分繁荣。刚刚经历了“文景之治”的大汉得到了修养,有一种百废待兴的急迫感。而汉武帝一代明主,他想要大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削弱地方王侯的势力,借此得以最大程度地施展自己的抱负,于是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逐渐形成。

所谓的大一统思想,是董仲舒用来巩固帝王权力的一种说法。董仲舒认为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是三个:天、地、人。其中天和地满足了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而君主是这三者之间的桥梁,君权神授,百姓应该听从君主。另一方面,所以君主滥用权力,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起到了相互制约的效果。董仲舒将天地人和君主联系起来,不但巩固了统治,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除了政治上的主张之外,董仲舒还有很多的文章和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春秋繁露》。在这本书中,董仲舒基本上概括了自己所有的思想,可以说,这本书是他一生思想学术的总结。这本书写的时候,政治大一统和经济快速发展,需要一个新的儒家思想体系,所以这本书应运而生。

如今流传下来的《春秋繁露》一共有17卷,82篇文章。其中有一些跟史书的记载有些不一致,所以这本书到底是不是都是董仲舒写的,还有待考察。但是《春秋繁露》中的思想文化确实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有着巨大的价值。

儒学起源于孔子,但是经过历史的发展,其学派内部也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儒学观点,有些甚至相互对立。董仲舒所构建的儒家体系被称为“新儒学”,跟传统的孔孟之道已经哟了很大的区别,是一种多元的开放结构,其中还掺杂了不少的道家学说。

所以董仲舒的新儒学又被称为董学。“董学”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以道家阴阳五行作为框架,吸收其他家的思想精华,建立了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体系。其特点有三个:一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人学说。二是“天有四时,王有四政”的思想。三是“三纲五常”。这三种思想帮助了君主控制了百姓的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