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解析日对中国人赴日旅游的态度 文化碰撞产生的问题

2017-1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日本是中国游客最喜爱的目的地之一.去年2月,一群游客下了旅游大巴,等待进入一家免税商店.今年春节期间的某个下午,我走到了东京著名的电子街秋叶原.上一次来这里大概是四年前.这段时间里,围绕秋叶原这一场所的一切动静和现象,均与来日本“爆买”的中国游客有关.位于秋叶原站正对面的山田电气的两名日本男士员工兴高采烈地举着用汉语介绍各种优惠的牌子,进店的基本都是中国游客.我在隔5米的地方看到了两名日本年轻男生,一脸困惑.复杂的表情.过去问“眼前的光景,你们怎么看?”他们说:“本来想买点电池,但里面有那么多中

日本是中国游客最喜爱的目的地之一。去年2月,一群游客下了旅游大巴,等待进入一家免税商店。

今年春节期间的某个下午,我走到了东京著名的电子街秋叶原。上一次来这里大概是四年前。这段时间里,围绕秋叶原这一场所的一切动静和现象,均与来日本“爆买”的中国游客有关。位于秋叶原站正对面的山田电气的两名日本男士员工兴高采烈地举着用汉语介绍各种优惠的牌子,进店的基本都是中国游客。

我在隔5米的地方看到了两名日本年轻男生,一脸困惑、复杂的表情。过去问“眼前的光景,你们怎么看?”他们说:“本来想买点电池,但里面有那么多中国人,很花时间......”,姓佐野的说。另外一个姓山田的则比较淡定地对我说,“现在,我们一般不会来这边的。”从那时大概过了半年,此刻也发生着类似的问题,不少日本考大学的高中生在赴考的目的地订不到酒店,从而不得不改学校,也成了最近日本媒体报道的热点新闻。“我觉得,至少在我们高中生前往全国各地考试期间应该限制外国游客,尤其中国游客,否则影响我们的前途,”神奈川县的一名姓加藤的高二学生对我说。

纵观近年的中国游客访日潮,在日本舆论里,部分中国游客的“礼节问题”,比如要排队、保持安静、不要扔垃圾等是舆论早期关注的话题。对此,全国各地,尤其是游客集中的地方的政府和社区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其中,用中文海报提醒中国游客是最典型的做法。在我看来,如今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即如何实际应对中国游客所带来的规模效应的问题。无论是日本的商人还是百姓,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游客一方面影响了现有的秩序,另一方面要解决自身的供给能力的问题,同时要协调中国游客跟日本百姓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服务对象之间的平衡问题。

何况,日本人总体上是本来就是比较保守和内向的民族,不少人内心里渴望只给日本人服务,只在日本人之间相处。

毫无疑问,中国游客的访日潮和爆买潮也给日本经济社会带来了契机,这一点恰恰在日本商人和百姓对中国游客的一些不满和抵触情绪上起着“再平衡”的作用。“我很喜欢拉中国客人,沟通上有些障碍,但他们往往从东京的酒店打到羽田机场,甚至更远的成田机场。

日本客人很少这样嘛,”在东京开了30年出租车的井上师傅对我说。“中国客人敢花这个钱,让我想到了日本泡沫经济那个时代。”

当然,我也听说过有些司机拒载中国游客的情况,“他们应该是亲自感受过中国乘客在车内太吵,甚至闹,不礼貌,再加上一些媒体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的影响,就不愿意拉中国人了,”井上师傅对我说。

我在东京新宿和秋叶原交流的几家电子店,包括苹果专卖店的员工均对我表示,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游客的购买金额有明显的下降,理由有三:人民币贬值,加上受股灾影响;很多游客不是第一次来日本,就不那么大量购买了;中国国内的价格也日益接近日本的标准,再加上中国国内的渠道也增加,用不着到日本买。

不过,即使在中国经济增长率下滑的情况下,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仍然是在日本旅游期间消费最多的人群,无论是人均还是整体。我手里有一份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公布的《访日外国人的消费动向报告2015年10月-12月》称,这三个月里,消费最多的是中国大陆游客,人均约23万日元(约1.2万人民币);

其次是西班牙游客,约20万日元;第三是澳大利亚游客,约18万日元(平均为约14万日元)。从国别总消费量的角度看,中国大陆的数额更突出,根据2014年的年度报告,中国大陆排名第一,为5583亿日元(约249亿人民币);第二是台湾,为3544亿日元;第三是韩国,为2090亿日元。

据我亲身观察,日本社会和百姓至今远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中国观”,仍处于了解和摸底的过程中。矛盾点在于,他们对中国游客的素质和行为是感到不满意,厌烦的,但同时确实认为他们的光临和消费对日本经济社会来说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宏观意义上的日中关系,日本百姓普遍认为中国正在南海、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地方和平台采取扩张性的政策,对此感到警惕和担忧,这一心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认知中国游客的过程。

为了进一步挖掘日本百姓如何看待中国游客这个话题,我利用今年春节前后回日本的两周时间,每当走到一个地方或角落,尽量有意观察了一下有关动态。

从位于地上的JR秋叶原站沿着楼梯往下走,中间已经看到了几张显眼的中文广告。“需用银联卡提取日元现金,还不快去全家便利店等寻找‘易款通’?!”

这是中国游客到全家(Family Mart)等熟悉的地方随时用银联卡提取日元的服务。至少在我记忆中,这种广告和服务在四年前是没有的。在广告的右上角,我也看到了日本政府为促进观光事业发放的标识“Japan Endless Discovery”(无限发现日本)。这就说明,这种广告和宣传是政府所公认和支持的,从中不难察觉到安倍政权下的日本政府渴望通过吸引中国游客的“爆买”拉动内需的战略需求。

出了站,立刻就听到了中文广播,是日本著名的一家电子百货店山田电气播放的。他们只用中文反复播放宣传内容。我突然陷入了自己简直在中国国内的幻觉,那里是日本东京,我闻到的味道却跟中国国内没什么两样儿,最起码感觉是来到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

一共有五层的山田电气秋叶原店,其中,二楼为专卖免税品的。该楼的客人基本都是中国大陆游客,服务员一半是中国人——有保障的正式员工,有非正式或契约员工,还有临时小时工,其中包括大学生。留日的一个吸引力在于留学生可以打工,她们是可以拿着学生签证打工的。

服务员与游客之间直接用中文沟通。所有的广告都有中文介绍,别说银联卡,在电梯等地方还贴着“欢迎使用支付宝”的海报。我逛着店内,几次听到游客问服务员“支付宝能用吗?”。

我问了两位来自东北的中年女性,“能在日本用支付宝对您购物有帮助吗?”

“当然,不就跟国内一样嘛!”

图为日本机场免税店

据我观察,无论是在东京大街上还是机场内的免税店,中国游客很自然地适应在海外用中文购物,甚至欢迎哪都是中国人、哪都能用中文的环境。这一点无疑是跟中国人口与经济一代接一代大量地走出去有一定的关系,早就形成了一种规模效应。对于游客来说,到目的地之后可以用中文了解产品,跟服务员沟通,就更加放心,对于销售方来说,正因为有这些中国游客的性格倾向,再加上游客的规模感,才有动机去储备中国员工。

坦率说,作为一个日本人,如果到海外之后总跟日本人碰面,使用日语,感觉有些不对劲儿。我个人甚至不愿意碰到日本人,用日语,我周围的不少年轻朋友似乎也持有类似的态度。不过,如前所述,日本人也有倾向于日本人之间抱团相处的倾向,尤其是被派遣到海外的日本企业员工之间。比如在北京,不少日本人每夜跟日本人一起吃饭,喝酒,近况通报,信息交换也局限于日本人之间。

过马路,走到中国游客熟悉的日本著名药店松本清(Matsumoto Kiyoshi),门口的上面用中文写着“热烈欢迎”。走进店内,我看三分之二以上的客人是中国客人,约一半的服务员是中国人。我本想问中国员工最近中国游客的动态,但始终没有机会。在日本的土地上,我根本无法插进中国服务员和中国游客所占领的时间和空间。

她们一开始聊药物、化妆品等内容和品质,但后来游客开始问其他与对方工作无关的问题:“你们来日本多久了?”,“在日本生活得怎么样?会不会被日本人歧视?”,“外国人在日本买房方便吗?小孩儿上学方便吗?”,“你是不是加入了日本籍,怎么加入的?”诸如此类的私人问题。一个女服务员介绍自己老公在东京开中国餐厅,也介绍旁边的女孩子是在日本留学的。我看服务员和游客肯定是第一次见面,却深入到那么私人和敏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