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锋北极光创投 北极光创投:制约创新药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投资机会又在哪?

2017-08-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老龄化及城镇化加速.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等因素都将提升中国医药(600056,股吧)消费需求.尤其是对创新药物

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老龄化及城镇化加速、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等因素都将提升中国医药(600056,股吧)消费需求。尤其是对创新药物的需求更加强烈,这成为刺激中国创新药物研发的主要动力之一。如何抓住这一波需求所带来的投资机遇?日前,在北极光Lighting2017活动中,北极光创投相关负责人就“中国创新药的发展和投资机会”做了分享。

制约创新药发展的因素

从制药产业的价值链上看,从低到高依次是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仿制药、非专利药、专利药。这当中,专利药品是跨国制药巨头的核心竞争力,尽管仿制药的处方量占到70%,但品牌专利药的销售额仍然占到90%的市场份额。

从目前来看,中国仍属于原料出口国,以大宗原料药为主要收入。因此,对于中国医药行业而言,如何扭转现有格局,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中国医药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北极光创投分析师宋高广判断,这大概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在现阶段,制约创新药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宋高广指出,缺乏医疗报销和公众基金支持、支付能力不足、缺乏IP保护等都在其中。对于创新药物而言,前期研发需要大量投入,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持,未来销售情况也不明朗,风险很大。同时,中国医药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砸进来,包括资本市场和政府层面的资金。目前,中国医药企业所得到的资金量还远不及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

宋高广指出,对于创新药而言,有两方面影响极为重要:一是科技,二是政策。未来3到5年,国家一定会出台相关的政策对新药进行保护,甚至商保政策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北极光创投创始合伙人、董事总经理邓锋认为,医药行业是受政策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而从2015年到2016年,医药政策的改革规模空前。尤其是在关于创新药物发展的相关政策上,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全面提升或促进中国创新药物的发展。

中国药企进入创新药物全面发展时期

从新药研发的周期来看,一般以十年为起始周期。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更多是在做原始积累,国外有什么药,国内仿制什么药,甚至仿制的质量不高。到了2000年之后,陆续有大量人才回来,创立相关医药企业,这段时间可以定义为新药的萌芽阶段。

到了2010年至2015年期间,有大批在海外工作过的归国人员,引领了这几年中国医药企业的变化,也是最近两年机构投资的重点人群。在这个阶段,前期的初创结果已经初步出现,最大的变化是投资在该领域的资金越来越多。加上创业企业紧跟国际趋势、加速本土创新以及跟国际上的合作日趋增多,很多企业走出去的多元化模式也逐渐启动。

从2016年开始的未来5年甚至是更长时间,应该是创新药物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会有更多的创新药物迅速出现,也为投资提供了更多机会。通过这种发展,未来企业的变化趋势首先有小的创新性企业提供创新产品,一种方式是一些大的药厂会并购创新型企业,也给后者提供更多的退出手段。而另一种方式则是方便其日后向有一定销售、终端产品不错的中型企业过渡,这也是未来中国可能出现的趋势。

假如再往后推20年,宋高广说,还有一种趋势,中国目前积累的中型企业比较多,但顶尖的创新企业不多。到了未来,可能会是创新企业很多、大型制药企业也很多,或者是大的企业围绕着小的创新性企业。

邓锋指出,国家医药产业经历了从仿制到仿创,从本土创新到国际创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目前中国医药行业也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因此也带来诸多创新药企的发展与投资机会。

中国创新药物的投资机会和逻辑

邓锋指出,从资本供给角度看,创新药物投入高是普遍认可的,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遵循“双十”原则,即花费10年的时间,投入10亿美元,但我国在新药研发投入上,向来不足。因此很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药。但近两年,由于各类资本的注入,国家在新药研发投入上大大加强。

仅仅股权投资(VC/PE)在2015年和2016年每年在行业上的投资都达到230多亿元,而且医药行业的股权投资额占据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半壁江山。他认为,资本的强力注入必将推动中国创新药物的发展,同时创新药物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北极光创投在创新药领域的投资布局和逻辑是怎样的?宋高广表示,北极光创投一直认为小分子靶向药物是新药研发的重点。因此从投资结构上看,北极光创投投资的大部分企业都是以小分子靶向药物为主,辅之以一定的生物制品。

对于小分子药物的投资逻辑,宋高广总结为四点。第一,3~5年内能上市,能够解决民生问题的改良型新药或者本土创新,且能在国内突破专利封锁的新药是重点关注对象。第二,5~10年内,能够紧跟国际热点,且研发项目应处在领先的位置。第三,同一疾病领域中,衡量市场大小,一定程度上可根据通路和靶点的强弱。第四,避免竞争过热的靶点,且上市时间相对较晚。

近两年,中国的生物制品非常多,但在宋高广看来,大部分靶点基本都是同类的,没有大的差别。在这个领域中,成熟型企业、创新性企业都在做,如何作出自己的特色、优势,并且考虑到未来跟成熟企业进行市场匹配,在投资过程中要把这些因素加进来。这些因素包括:研发上的领先型、成本的可控性、技术上的优势性以及市场的适应性。

宋高广还指出,生物技术类的企业也值得重点关注,这些技术性的公司会是未来中国的投资热点。不过,在基因治疗方面,他认为这个领域的风险比较大,很难突破。“目前,在国外已经上市的,要不就是严重影响人的生活治疗,要不就是在很细的领域进行突破,包括细胞疗法也是一样。

不过也有一些企业获得了资本的支持,未来还需要继续关注。”而在基因编辑领域,宋高广认为,中国资本对这些技术的容忍度一般,但国外会给他们比较长的发展周期,容忍其前期有些错误并且不断寻找新的应用方向。“中国怎么看待这些技术,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应该关注。”

宋高广还特别提到了孤儿药领域,很多人看到这个领域第一反应就是市场很小、不值得投。但宋高广认为,孤儿药产品其实意味着非常精彩的商业模式,而且往往是先进技术的代表。他指出,很多企业的第一产品都是从孤儿药开始的,看孤儿药产品一定要看其未来趋势是什么,有没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孤儿药产品本身是各具特色的,大药企很难覆盖,所以对于创新药企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

在他看来,中国创新药物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医药投资变得越来越专业,投资项目越来越靠早期,投资人本身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圈子内有很多博士、有实体经验的人逐渐关注医药投资,更加注重专业,除了基础知识之外,对行业、产业的变化越来越专注。以前更多则是看财务、法务上的变化,更加注重合规性。

此外,投资策略越来越多元化,早期投的风险越来越大。从目前来看,国内新药还没有经历过一轮完整的投资周期,绝大部分最后没能走上市场,资本真正能回来的还有待考验。而既然投资会经历这样失败的教训,因为在医药领域,未来投资会变得越来越理性,有可能和美国的风险投资越来越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