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古国乌兹别克斯坦 来一场凿空之旅

2017-11-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凿空之旅是以前给开通“丝绸之路”取的名字,虽然现在没有另一条“丝绸之路”去给我们打通,却不妨碍我们去重走当年的旅程.感受当年“丝绸之路”兴衰,当年先辈打通古路所付出的血汗.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时差:-3小时,乌兹别克斯坦时间 = 北京时间 -3 小时.乌兹别克斯坦,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慢3小时.以北京时间减去3小时后,即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当地时间. 乌兹别克斯坦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主要指的是受大陆性影响大,受海洋性影响小.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很大.所以夏季温度很高,气压

凿空之旅是以前给开通“丝绸之路”取的名字,虽然现在没有另一条“丝绸之路”去给我们打通,却不妨碍我们去重走当年的旅程。感受当年“丝绸之路”兴衰,当年先辈打通古路所付出的血汗。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时差:-3小时,乌兹别克斯坦时间 = 北京时间 -3 小时。乌兹别克斯坦,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慢3小时。以北京时间减去3小时后,即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当地时间。

乌兹别克斯坦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主要指的是受大陆性影响大,受海洋性影响小。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很大。所以夏季温度很高,气压很低,非常炎热,且湿度较大。冬季受冷高压控制,温度很低,也很干燥。冬冷夏热,使气温年变化很大,在一天内也有很大的日变化,气温年、日较差都超过海洋性气候。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西北部是克孜勒库姆沙漠,咸海宛如一颗晶莹的蓝宝石镶嵌其中;中部和西部也主要是沙漠地带,其中分布有较大的绿洲;东部和南部依傍着绵延千里的天山山系和吉萨尔阿赖山系。由此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不断;夏季炎热,干燥无雨,昼热夜凉明显。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简称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是世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悠久。9至11世纪,以突厥人、东伊朗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乌兹别克民族形成,建立喀喇汗国,伽色尼王朝等。

乌国在经济转型的头几年里有所下滑,而到1995年后开始复苏,这得益于政策改革的累积效应开始起作用。该国现在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世界第7大黄金生产国,同时乌国也是区域内重要的天然气、煤、铜、石油、银和铀生产国。该国亦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道路平稳转型的独特范例。

乌兹别克斯坦签证需邀请人通过在当地的乌兹别克斯坦内务部提供予以签证的申请书。乌兹别克斯坦内务部将确认并通知乌兹别克斯坦驻华使领馆确认邀请。乌兹别克斯坦签证需要递交申请至乌兹别克斯坦驻华使领馆并缴纳签证费。申请人需按照领区划分确认签证办理地点。在递交申请之前,需提前预约签证递交时间。

乌兹别克斯坦签证受理时间平均是10个工作日。如果申请材料准确无误,签证率较高;如果出现拒签情况,使领馆有权对拒签原因给予任何回答。一旦出现拒签,签证费用不予退还。乌兹别克斯坦使领馆保留对签证申请人面试的权利。如需面试,使领馆会电话通知申请人面试时间。

乌兹别克语是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 ,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官方语言 。乌兹别克语有约 1.85 千万使用者,为乌兹别克族和中亚地区的人使用。古乌兹别克语在粟特、 大夏 和 花剌子模 使用。

乌兹别克语的词汇和语法,与 维吾尔语接近,但亦受到波斯语和俄语的影响。在1927年之前,乌兹别克语使用波斯-阿拉伯字母书写。1927年改用拉丁字母,从1940年至1992年改用西里尔字母 ,现在再改回使用拉丁字母 。在中国 ,乌兹别克族仍使用阿拉伯字母书写。

希瓦,位于乌兹别克西南与土库曼交界的地方。花拉子模州城市。位于阿姆河以西,临帕尔万运河。希瓦是童话般的中亚古城。它犹如独一无二的历史纪念碑,保存着奇妙的古迹,有鲜明的特点。希瓦的独特性在于它保存有完好的古代建筑群、美丽的宫殿、军事设施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住宅。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恰特卡尔山脉西面,地处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的绿洲中心。这座古城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心和交通要冲,著名的“丝绸之路”便经过这里。我国古代的张骞、法显、玄奘都曾留下过足迹。

安集延是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的一座城市,是安集延州的首府,在费尔干纳盆地东南部。西部为山麓平原,东部为费尔干纳山脉和阿赖山脉的山麓。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卡拉达里亚河为主要河流。该城市最早建于西元9世纪。这里也是莫卧儿帝国开国之君巴卑尔的出生地。

对食物不能挑来挑去、嗅闻摸擦; 饭前必洗手,洗手后禁止乱甩。要用毛巾擦干手。吃馕时不能拿整个馕往嘴里放。日常饮食离不开馕和茶,吃馕时把它分成数块,馕心不能向下放; 乌兹别克斯坦人对手抓饭情有独钟,是过节、待客时最重要的民族食品,每个家庭都有专做抓饭的厚重铁锅。

在婚丧嫁娶、婴儿出生或举行其它庆祝活动时,所有参加活动的男士都要在早上五点左右、太阳升起前到主人家里或聚会地点去吃手抓饭,而这项仪式一般却不允许女人参加。过去许多食物都手抓食,因此饭前饭后都要洗手,用毛巾擦干,不能乱甩。现除牧区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乌兹别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调羹。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家里有少妇时,禁止外人进入。新婚夫妻的房子也禁止外人进入; 由于他们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忌吃猪、狗、驴肉和一切动物的血。

乌兹别克斯坦人信仰伊斯兰教,多食牛、羊、马肉和奶制品。喜欢吃抓饭、烤肉串。有时用切碎的熟肉和葱头、酸奶加以搅拌,再加肉汁、胡椒调味,是本民族风味食品。各种烤肉串、烤包子等传统小吃在街头几乎随处可见。乌兹别克斯坦人有两大专长和两大特点。两大专长是能歌善舞和刺绣工艺。每逢节假日都要跳舞唱歌,有大型的、集体的、有个人的、家庭的,形式很多。

他们每年的宗教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届时张灯结彩,讲经、赞扬穆罕默德的功绩,特别是清真寺里热闹非凡,有的清真寺里炸油香、宰羊、宰牛,有的聚餐。有的分成等份,来者每人一份,或每家一份。因此地盛产棉花,所以每年还有棉花节、歌咏节。此外,还有庆祝独立日,是政府组织的官方纪念性活动。还有一个特别的仪式叫苏麦克莱仪式,家家都要做甜粥,载歌载舞分送各家,人们视为上品。

7、8月份的乌兹别克斯坦是瓜果上市的季节,街头五颜六色的西瓜、哈密瓜、葡萄等水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给古都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和勃勃生机。乌兹别克斯坦的葡萄特别好,其颗粒大,口感香甜,是当地的特产。这里的葡萄不仅品质好,而且价格也优惠。

乌兹别克斯坦的古市集依然活跃,布哈拉人擅长手工艺制作,布哈拉的古地毯是古董地毯中的精品。各色的丝绸、地毯、衣饰、乐器等货品随处可见,吆喝叫卖声不断,令人有恍如回到繁华的大丝路时代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