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大学生遇害话题舆论看社会的性别歧视

2017-09-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内容摘要:近日来,女大学生失联被害的新闻频频出现:8月9日,20岁重庆市大学生高渝因搭错车失联,11天后被发现已经遇害;8月12日,19岁苏

内容摘要:近日来,女大学生失联被害的新闻频频出现:8月9日,20岁重庆市大学生高渝因搭错车失联,11天后被发现已经遇害;8月12日,19岁苏州大学生高秋曦在离家返校途中被抢劫杀害;8月21日,22岁济南大学生金某在火车站搭车时被拐骗遭到性虐待;8月23日,失联两天的孝感女孩刘莎莎被发现死在...

叶芳婷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122班 学号:5000112119

近日来,女大学生失联被害的新闻频频出现:8月9日,20岁重庆市大学生高渝因搭错车失联,11天后被发现已经遇害;8月12日,19岁苏州大学生高秋曦在离家返校途中被抢劫杀害;8月21日,22岁济南大学生金某在火车站搭车时被拐骗遭到性虐待;8月23日,失联两天的孝感女孩刘莎莎被发现死在水沟里……这些新闻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不少网友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然而令笔者感到震惊的是,居于前列的热门评论无一不是对女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嘲讽,更有甚者对报道中的女学生进行谩骂,仿佛所有受害者都是活该,她们之所以遇害皆是因其愚昧无知所致,而本该受到谴责的施害方却少有指责的声音出现。

不可否认,女大学生频遇害与学校的安全教育不足和自身警惕心不强有关,大部分的女大学生容易贸然轻信他人。即使如此,人们更多的谴责的也应该是丧心病狂的黑车司机以及不够法治的社会,而非将所有的过错推至受害者。那么,是否所有的案件人们都是站在上帝视角谴责受害者?在9月19日重庆合川区一男子小刚(化名)深夜被另一男子小勇(化名)性侵的新闻下,评论一边倒的齐呼施害方的手段恶心和法律的不健全。两相对比,差别如此显著。由此可见,即使现在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人们对女性的歧视依旧存在。

这种性别歧视首先就体现在男女就业的歧视上。许多用人单位受长期以来社会对女性认知的影响,认为女性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家庭上,因此这些用人单位有意无意的对女学生进行职业上的分流、隔离或封锁。而就算能够找到不错的工作,女性有时也会面临着薪酬方面的不平等状况。微软CEO纳德拉就曾在表彰科技行业女性的大会上公开表示,女员工不应要求加薪,纳德拉的这一举动引起与会听众一片哗然,他不得不在随后给员工的邮件里表示歉意。在相对自由和平等的美国也存在男女性别歧视,更遑论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了。

除了事业之外,在情感婚姻的方面社会对男性的宽容度也要远远高于女性。一个男人如果在而立之年仍未有结婚的打算,人们会赞其敬业。但一个女人迟迟未婚不但会被冠上有讽刺意味的“圣斗士”的称号,还要被贴上“可怜者”的标签。笔者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小故事,博主的一个34岁有钱女性朋友总是被一屌丝追求者用短信电话轰炸。在屌丝男看来,女人即使有钱可她没婚姻就也是可怜虫,而他自己对博主朋友的追求就是“拯救”她脱离“苦海”。然而人家的人生明明就比屌丝男要精彩的多,何至于被他用怜悯的口气恩赐?这虽然这是个网上的小故事,却折射出了社会大多数人对未婚成功女性的看法:她们虽然事业成功,但仍旧是值得同情的。

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差异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而想要消除社会的性别歧视不可能一蹴而就,应从改变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做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举止,让人们在面对这些女学生被害的报道时不再是谩骂和嘲笑女学生的无知,而是给予她们最起码的尊重,祝愿她们在天堂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