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健身?这些健身常识你都懂了吗

2017-09-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0%).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是不是"有氧运动",衡量的标准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 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要求每次锻炼的时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0%)。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是不是"有氧运动",衡量的标准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 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坚持3到5次。这种锻炼,氧气能充分燃烧(即氧化)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所以说,如果体重超标,要想通过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像慢跑、骑自行车。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无氧运动是相对有氧运动而言的。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新陈代谢是加速的,加速的代谢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人体的能量是通过身体内的糖、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代谢得来的。在运动量不大时,比如慢跑、跳舞等情况下,机体能量的供应主要来源于脂肪的有氧代谢。以脂肪的有氧代谢为主要供应能量的运动就是我们说的有氧运动。当我们从事的运动非常剧烈,或者是急速爆发的,例如举重、百米冲刺、摔跤等,此时机体在瞬间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在正常情况下,有氧代谢是不能满足身体此时的需求的,于是糖就进行无氧代谢,以迅速产生大量能量。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就是无氧运动。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

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 160次/分)或婴幼儿超过 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果心率在 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者(一般在40次/分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过快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大多见于心脏病病人,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3)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量叫做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每搏输出量为70毫升,如果心率按每分钟75次计算的话,每分输出量约为5250毫升。心输出量的多少,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

最大心率,指进行运动负荷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最大负荷强度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继续增加时心率达到的最高水平。指进行运动负荷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最大负荷强度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继续增加时心率达到的最高水平。因此在测定最大工作能力和最大耗氧量时,最大心率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目前最流行的理论最大心率计算公式为: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

相关的,为了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有氧耐力水平,运动时心率必须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即靶心率,有氧运动中合理心率范围=(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6+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8+安静心率。如:段先生:22 岁,那么他的心率范围是:(220-22)-68=130; 130x0.60=78; 78+68=146;(220-22)-68=130; 130x0.80=104; 104+68=172。段先生的心率训练范围就是:146~172。

非脂肪成分又称为瘦体重,其中肌肉和骨骼占很大比重,这是影响身体活动能力的重要因素,人体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二是骨骼、肌肉及其他非脂肪成分体重,称为瘦体重.瘦体重主要由骨骼肌组成,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骨骼肌类型和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因此,以骨骼肌为主要成分的瘦体重占总体重的比例,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很大影响。

讨论一般认为,身体构成可简单地分为脂肪和非脂肪重量(fatfreemass,FFM),FFM也称为瘦体重.有人称这样分类过于粗略,造成测量时误差增加,建议将人体构成分为4部分:脂肪、水分、骨质和瘦体重(蛋白质、糖、非骨性无机物)。人体重量减去全身脂肪重量称为瘦体重.瘦体重发达说明身体强壮体质好如运动员或一些平时就注重锻炼身体的人.他们肌肉强健虽然体重高但却不属于肥胖。

它是指练习某一器械动作时,逐渐增加每组的重量,相应减少每组的重复次数,直到重量加到预先安排的最大重量,次数在逐渐减少到预先安排的最低次数为止。这样练习的重量就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塔式。所以就把这样的训练成为金字塔式训练法。

比如我们在做推胸练习的时候,开始的时候重量为20公斤,也就是杠杆的重量,一般做15-20次,将参与运动的肩关机和肘关节充分活动开。同时胸大肌也完成了预热。然后再逐渐地增加重量,第二组可以将重量增加到30公斤,所要练习的次数也要相对减少。可以做12次,依次类推,将重量增加到身体所能承受的80%的时候,相对应的可以做2-3次动作。一般不要冲击最大的一次负荷重量,比较危险。如果你是高级训练者,为了进步更快,可以将重量增加到自己的极限水平,只做一次的动作。

当你把锻炼两个起相反作用的相关肌肉部位的动作连在一组内来做(例如,做完上臂二头肌的“弯举”,立刻接着做练上臂三头肌的“屈臂挺伸”),这就称为超级组。把这种起相反作用的相对肌肉群紧连一起来练,当练着其中之一时,有利于促进另一部分的疲劳的消除。这符合神经功能的原理。

超级组是阿诺德.施瓦辛格为了节省训练时间所创。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刺激更多的肌肉群,但是训练强度也是非常大的。不建议中级以下的训练者使用。其实方法很简单,都是根据身体的对抗肌展开训练的。例如:胸和背、二头和三头、股二和股四、腹肌和下背。之所以说它训练强度大,是因为在同样的训练时间内你要完成更多的训练动作,在这期间你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只是从这个器械走到那个器械的时间而已。

健美训练中的间歇,是指两组之间和两天训练之间的歇息。它是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忽视或运用不当,不仅影响训练任务的完成、训练质量的提高,而且会发生伤害事故,甚至劳而无功,得到相反的结果。组间间歇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指负重训练中组与组之间的休息时间。但是能好好的控制和利用好组间间歇的朋友却很少。增肌、减脂的组间间歇从30秒到180秒不等,而且休息的时候还要进行一定的拉伸练习,不是去找人聊天!

组间间歇时间的长短与训练水平成反比,初学者的间歇时间稍长,约一分钟;老幼者可间歇近两分钟;训练有素者只间歇三、四十秒钟。日间间歇一般指隔日间歇,即训练一天休息一天;或者轮流对不同部位进行连日训练,如第一天练上肢与腹部(下肢与背部休息),第二天练下肢与背部(上肢与腹部休息);大重量和大强度训练,间歇两天,以保证完全恢复。间歇,要求有规律的休息,以达到完全恢复和超量恢复的目的。不能想练就练,想歇就歇。

使高聚物中的高分子链沿外作用力方向进行取向排列,从而达到改善高聚 物结构和力学性能的一种方法。拉伸运动分两种,一种主动拉伸,一种被动拉伸。所谓的主动拉伸就是指主要依靠收缩肌肉的力量,而不是其他外力使动作保持在某一个特定的位置上,所以,主动拉伸又叫做静立-主动拉伸。主动拉伸的好处是可以增加动作的柔韧性和收缩肌肉的力量。例如,单腿站立,将另一条腿上举,保持此姿势不动就是一个很标准的主动拉伸。

所谓的被动拉伸就是指利用自身的体重或者是器械使肢体保持一定的伸展位置。例如,将腿举起,然后在手的帮助下保持一定的姿势,或者是放在台阶上保持一定的姿势。被动性拉伸是一种缓慢的、放松性的拉伸,对于缓解肌肉痉挛有着一定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期待降低神经和肌肉兴奋性的作用,是一种在运动结束后放松时可以采用的一种良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