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佩茹先生 王传林谈赵佩如先生

2017-10-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赵佩茹先生生于1914年,北京人,满族,镶蓝旗,1973年因尿毒症并发症在天津和平区贵州路紫阳里去世.赵先生的夫人是著名话剧演员杨曼华女士.

赵佩茹先生生于1914年,北京人,满族,镶蓝旗,1973年因尿毒症并发症在天津和平区贵州路紫阳里去世。赵先生的夫人是著名话剧演员杨曼华女士。赵佩茹相声可称是相声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他是相声界“宝”字辈门掌,艺名赵宝琛(小龄童)。

赵先生的父亲是变戏法的老艺人肇希贤。赵佩茹先生的姓氏应是“肇”,由于这个字太繁琐,所以当赵先生来到天津献艺,海报上改为“赵”。赵先生的叔父就是评书名家顾同城。1900年八旗子弟被停止发放钱粮,赵先生随父亲到张家口投亲。

在那里遇到陈子贞和常连安先生,一见如故。常先生于是教给肇希贤先生一些小戏法,肇以此来糊口。但肇希贤先生生性腼腆,不善言谈,所以生意非常不好。常先生见状又教给肇先生一些小手彩,让肇先生摆摊教授别人小手彩,教一个小手彩一毛钱,以此度日。

后来遇到焦少海也来到张家口撂地,二人拜了盟兄弟。后又回到天津,把儿子赵佩茹送给焦少海为徒。三年零一节出师,赵佩茹先生打下了坚实的相声基础。在同行内公认焦家的相声“道真,范准,家法严”。“道真”相声结构严谨,合乎规范;“范准”使包袱节奏语言准确;“家法严”教授徒弟非常严格。

赵佩茹先生全面地继承了焦家相声的特点,再加上由师爷焦德海为其捧哏,更是对赵先生要求严格,使其艺业精进。赵先生肯于钻研,活路宽,表演规范。1937年与常宝堃结成搭档,以兄弟相称,名震曲坛。赵先生观摩了“相声八德”的演出,吸收了很多精华,又继承了叔父顾同城相声的评书艺术。顾先生是满族贵族,其创编并表演的评书《清宫秘史》轰动一时。河北省广播电台至今仍保存有赵佩茹先生的一段钢丝录音评书《清宫秘史》。1951年常宝堃先生在朝鲜牺牲,赵佩茹先生改为单口相声表演,同时又与李寿增先生合作,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相声录音。

赵先生对艺术一丝不苟,要求逗哏台词要瓷实,“路正”,如果逗哏演员入活不合规范,使包袱不准,他不仅不接“盖口”(京剧术语,也就是逗哏演员所说的台词)连“包袱”也不给“翻”。所以当时很多逗哏演员既希望赵先生为其捧哏,又惧怕赵先生对艺术的严格要求。但只要是诚心诚意向赵先生请教,他都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从不摆艺术家的架子。赵先生最痛恨的就是相声演员对艺术不负责任,他要求演员必须“死纲死口”。

赵先生乐于助人,帮助同行,讲义气。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赵先生到北京办事,中午到王世臣先生家做客。本来王先生要尽地主之谊,可是赵先生看到王先生家境困难,就主动请王先生到外面饭馆吃饭,叙旧,使得王先生一直非常感念其赵师兄的为人仗义,师兄弟感情非常好。

所以在庆祝赵佩茹先生诞辰8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侯耀文拜赵先生为师,由王世臣先生作为引师,受侯耀文叩头之礼。 1972年,侯宝林先生到天津见到赵先生就说:“如果我还能说相声,就请佩茹师兄为我捧哏。

”可见侯先生对赵先生艺术的敬重。只可惜转年赵先生就因病故去,没有实现。最后,侯先生在临终之时,将其子侯耀文托付给李伯祥先生,让侯耀文拜入赵氏门墙,也是对这段遗憾的些许弥补。

赵先生收徒极其严格,其大弟子叫张伯华,是卖小儿书的。但张伯华总是在卖小儿书的时候挂上一句:“几位买小儿书吗?我是赵佩茹的徒弟。”因此,遭到赵先生的反感,最后被赶出师门,赵先生不允许徒弟败坏自己的名声。由于赵先生与李伯祥先生的父亲李洁尘是同门师兄弟,又关系要好。所以,当李伯祥还未出生就被赵先生“指腹为徒”。后来,常宝堃先生也想收李伯祥先生为徒,为此事还与赵先生闹了一些小离析。

1951年12月经天津市文化局批准,成立了天津市曲艺工作团,常连安先生为团长,赵佩茹先生为副团长。此时,赵先生逗哏,与李寿增先生合作。1962年4月,天津市曲艺工作团和天津市广播曲艺团合并,成立天津市曲艺团。

1963年团领导决定由赵先生为马三立先生捧哏,首场在天乐剧院表演《黄鹤楼》,轰动曲艺界。赵先生表演相声口音正,吐字真,没有“倒音”。配合辅助逗哏演员合理使用捧哏技巧,反对节外生枝,拼凑笑料。观众说,听赵先生的捧哏如同听杨宝忠先生的京胡伴奏一样,“尺寸准,托得严,垫得巧,疏密得当,使唱者舒服,听者优美”。

赵先生培养了一批相声人才,如高英培,李伯祥,马志存,常贵田等等。赵先生课徒极其严格,高英培先生的“二次学艺”就可见一斑。

赵先生诞辰80周年,高英培先生率领弟子到北仓公墓,面对赵先生的骨灰,高先生泣不成声,痛哭流涕,内心充满了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李伯祥先生在纪念赵佩茹先生诞辰80周年时,尽量满足赞助商的种种要求促成演出成功举行,也是感念恩师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