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马虎 如何教育孩子做事坚持到底呢

2017-08-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小孩子都很喜欢玩游戏,每次玩游戏结束以后,将有关的玩具都归回原位然后开始另外的活动:后者比如画完一张画也是坚持到底的表现,不过这张画也许并非一次就可以完成.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形式上可以要求得严格一些.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父母应该关注针对活动内容上的控制,但是应该灵活利用方法,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坚持到底的习惯是需要慢慢养成的:家长首先要坚持到底对孩子予以关心和指导.比如,为孩子安排并开始活动之后,家长不可从旁偷闲,而是应该仔细观察孩子做事的进度,并随时给于他们认可与指导. 当孩子想

小孩子都很喜欢玩游戏,每次玩游戏结束以后,将有关的玩具都归回原位然后开始另外的活动;后者比如画完一张画也是坚持到底的表现,不过这张画也许并非一次就可以完成。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形式上可以要求得严格一些。

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父母应该关注针对活动内容上的控制,但是应该灵活利用方法,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坚持到底的习惯是需要慢慢养成的:家长首先要坚持到底对孩子予以关心和指导。比如,为孩子安排并开始活动之后,家长不可从旁偷闲,而是应该仔细观察孩子做事的进度,并随时给于他们认可与指导。

当孩子想要半途而废时,家长不可轻易迁就他,要认真分析孩子不想坚持的原因,倘若并非是由于难度过高而完成有困难,就需要用温和的态度督促孩子继续坚持下去。每次要举例子给小孩子看,比如说事情没做完,要帮忙做家务或者放假不能去玩耍。抓住小朋友爱玩的心理。

然而,倘若孩子对某件事心存畏难,并且难度确实较高,家长可适时地让孩子放松一下,再在难度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使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成就,鼓励并支持他继续努力。家长千万不可对其做批评及唠叨,更不可进行语言嘲讽与挖苦,因为这样一来非常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父母不可以由于兴起就要求子女去做某件事情。倘若要求孩子长时间持续某种活动或者此活动难度过大,都极易造成孩子半途而废,有始无终。很多家长就爱强求孩子。

儿童的逆反心理在中学时期十分明显,孩子总是无法和父母沟通。我们经常听到父母抱怨:“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现在你翅膀硬了,不听话了。”而孩子则坚持认为,不是他不听话,而是父母不能理解他。

孩子喜欢自我标榜:“我们服从真理,但是绝不服从命令。”只要了解他们的心态,用平等的态度和他们商量,大部分问题或矛盾能够顺利解决,但是如果硬碰硬,发展下去,情况不容乐观,甚至还有可能发生悲剧,应引起重视。

1、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2、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3、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 

4、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例如,孩子跟着爸爸妈妈有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损坏了物品。这时应该让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这种后果,应当给予赔偿。之后一定要带孩子一起买东西去朋友家道歉。

因为孩子年龄尚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做事情经常会有始无终。家长可以先从纠正孩子的生活习惯开始,对其提出低的要求,安排他做一些无需太过费力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日久天长,孩子便会渐渐地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与约束,去有始有终地完成每一件事情。 

儿童少年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己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三心二意,小动作,懒惰、贪欲等。

2、善于在实际情形中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在文化多元化,信息复杂,诱惑多样的现实中,一些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的嘴,说不该说的话;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做出不该做的动作;控制不住自己的腿,去不该去的地方,有的儿童甚至犯下非常出格的错误。

因此,提高学生的自制力,是保证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

许多父母都有着与你同样的苦恼:孩子的动作太慢,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慢条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时间,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饭等生活自理方面,显得极为磨蹭。

其实,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容易出现不灵活、不协调的行为表现,影响今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上学之后,如果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就会影响学习、休息和正常的娱乐活动;考试的时候动作太慢,往往还没有做完试题就到了老师收卷的时间,导致成绩下降;运动的时候动作太慢,就往往不能战胜对手,让别人领先。这些都会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他遇到难题的时候给于适当的帮助,对他的任何一点进步应立即给予赞扬与鼓励,让他开心并信心十足地坚持完成任务。

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的。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必须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