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吾pdf 李健吾文学批评新论 pdf

2017-07-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01年第3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v朋(总第如期)李健吾文学批评新论陈政华南师范太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1摘要:作为

2001年第3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v朋(总第如期)李健吾文学批评新论陈政华南师范太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1摘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风格卓异的批评家,李健吾因受法朗士等人的印象主叉批评理论的影响,在批评实践中注重捕捉批评主体的直觉印象;他同时又受圣一佩韦的实证主叉批评理论的影响,在通过直觉印象切入作家作品的内部世界之后,更将其主要精力集中到运用比较、综合等科学方法,从事实材料出发,对批评对象进行填窘的逻辑分析和科学的价值判断,从而避免了印象主义批评的主观主叉倾向——正是这里。

隐含着牵健吾文学批评的探作范式与个性特征:直觉印象与理性分析的融合关键词:牵健吾;直觉印象;理性分析;融合中围分类号:I206.

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01)03-0044-07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常常被人归诸印象主义,而事实并非如此,印象主义只是其表层风貌。就理论渊源而论,李健吾不仅接受了印象主义尊崇直觉印象的主张,同时更汲取了实证主义的科学求实精神。

就特质而论,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不仅饱含着富有灵性的艺术感悟,同时也表现出准确精当的理性分析。李健吾喜欢捕捉对批评对象的瞬间的直觉印象.

并由此切1人批评对象的内部世界。但他更注重运用比较、综台等科学方法,从事实材料出发,对批评对象进行缜密的逻辑分析,并最终推衍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如果说直觉印象是其文学批评的思维切1人点,那么,理性分析则是其文学批评思维的纵深处。

因为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理性分析是紧接着直觉印象之后展开的.所以从这种理性分析中所得出来的对批评对象的认识是带有强烈主体色彩的理性认识,从而避免了庸俗社会学批评的机械主义倾向;同时,又因为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直觉印象经过了科学理性的过滤,所以这种直觉印象又具有其理性内涵,从而避免了印象主义批评的主观主义倾向。

正是这里,隐含着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操作范式与个性特征:直觉印象与理性分析的融合。

一、直觉印象: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思维切入点李健吾喜欢捕获对批评对象的瞬间的直觉印象。并以此作为其批评的思维切1人点。他认为:“临到欣赏一件作品,一个批评家首先应当注目的,不是字句,却是全体。

”[1]他往往撇开先验的理论和抽象概念。在看似漫收稿日期:1999—03—15作者简介:陈政(1968一),男.河南息县人,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44胨政:李健吾文学批评新论不经心的匆匆一瞥中,将思维的目光停落在批评对象上,凭艺术直觉去捕捉对批评对象的总体印象。

在他的总体印象中,巴金“不是一个热情的艺术家,而是一个热情的战士”;2J(晰)早年的何其芳“是一位哲学士”,但“更是一位诗人”。

3(P126—129)李健吾这种思维程序是与其深受印象主义批评的影响分不开的。以法朗士和勒梅特为代袁的印象主义批评,拒绝对作品进行理性的科学分析,而只强调批评主体个人的、特殊的和瞬间的审美直觉;认为最好的批评仅仅是记录批评家感受美的过程,至多指出这种美的印象是如何产生的。

是在哪种条件下被感受到的。印象主义宣称:“犹如哲学和历史,批评是明敏和好奇的才智之士使用的一种小说,??好批评家是这样一个人: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奇遇”,“批评所能做的也不外乎把我们对于作品在一时间的印象凝定下来”。

[4]可以认为,印象主义批评实质上是一种朦胧的、缺乏科学论证的主观感受式批评。李健吾曾经留学法国.介绍过印象主义批评,甚至声称:“还有比我更爱印象主义批评的?”[4]他服膺“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奇遇”[4]的批评法则,注重。

灵魂”的主体性作用。为避免批评主体。灵魂”被外部世界(包括既定的美学原则和美学时尚等)所干扰,他面对批评对象时,总是全神贯注于审美直觉中。

他说,批评主体“为了达到理想的完美,他可以牺牲他学究的存在。??一本书摆在他的眼前,凡落在书本以外的条件,他尽可置诸不问”。[5](P42)李健吾文学批评中的直觉印象具有个体性和整体朦胧性的特征。

李健吾文学批评直觉印象的个体性指的是他对批评对象感受的个体特性。直觉印象因依靠个人的感悟而获得,所以不仅不同的批评家因经历、思想、艺术修养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对同一批评对象往往会生成不同的直觉印象;即使是同一批评家.

因时间、地点、阅历和心境等主客观因紊的变化,也会对同一批评对象生成不同的直觉印象。李健吾在说明他对卞之琳的《断章》的直觉印象与作者的自白完全不同时指出:“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

作者的自自也绝不妨害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6](Pl10)随着阅读条件的变化,李健吾往往会主动变换视角,捕获新的印象比如,他对卞之琳《圆宝盒》中的“永远在蓝天的怀里”一句,他最初的直感是?舱里人’永远带有理想”,[7(P94)而当“经过作者的指示”,再次品味后则生成新的直感:“我自己如今觉得,譬做自然,同样可以说得过去,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