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女人江佩珍的“金嗓子”

2017-06-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江佩珍动作神速.目标准确,很习惯在城市最混杂.拥挤但自由商业最活跃的地方建立产品网络."金嗓子"成了柳州赚大钱的"摇钱果"后,江佩珍有了"江

江佩珍动作神速、目标准确,很习惯在城市最混杂、拥挤但自由商业最活跃的地方建立产品网络。“金嗓子”成了柳州赚大钱的“摇钱果”后,江佩珍有了“江老娘”的外号―这在当地是用来尊称非常能干的女人的。

每次到香港,广西金嗓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江佩珍都要直奔旺角。别人以为她要去淘便宜货,其实她是去“金嗓子喉宝香港公司”。“我来香港都住雅兰酒店,因为它就在公司隔壁。”江快人快语,个子虽矮,但动作神速、目标准确,很习惯在城市最混杂、拥挤但自由商业最活跃的地方建立产品网络。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她就率先打破供销体系,自产自销糖果,在川西、湘鄂中小城市穿梭,建立网络。

金嗓子喉宝大举进入香港药店、便利店不久,客户向江佩珍反映纸盒装的产品不好带,她回去马上换上铁盒新包装―和全球知名的“渔夫之宝润喉糖”差不多,但她认为“金嗓子的设计更好些”。她一点也不惧怕那些做了几十年品牌的国际产品:“我做什么都争第一,‘金嗓子’也要做到最好。别人有的,我会做得更好。”

2001年,“广西金嗓子”工业总产值达5.03亿元,销售收入占了8成,税利为1.45亿元。公司创立7年来,税利总额达3.75亿元。在柳州,小小的润喉糖不仅成了赚大钱的“摇钱果”,更成了这里素来韧劲十足的市民们的招牌。江佩珍外号“柳州女人”,也有人称她为“江老娘”―这在当地是用来尊称非常能干的女人的。

去上海淘金

1992年,“柳州糖果二厂”四面楚歌。全国流行着铺天盖地的冒牌货,糖原料也一再涨价,媒体又天天报道“多吃糖不利健康”,令这家曾经全国同行销量第一、有268个新产品、产值上亿元的糖果厂销售额急降。

1993年7月的火炉天,身为厂长的江佩珍带着厂里的全部积蓄7万元跑到上海。她深明自己产品档次低,市场容易模仿,希望能从高科技产品中寻找一线生机,而上海的高校里有很多“宝贝”。

当时,40多岁的江佩珍来到华东师大,坐在28个教授面前说:“我没有进过大学的门,没想到今天一下子实现了。我是来做一名小学生的。”说完,她还鞠了个躬。大学教授们不禁重新打量起这位女企业家。

坐在江佩珍对面的王耀发教授,是一位生物学家。他和20多个教授向江介绍了研究成果。直觉告诉她,眼前这位花甲老人很有一套,而王教授对这个女企业家也很赞赏。

之后,王教授与江签订了自己发明的心脏保健饮料“大开心”的技术转让协议。王在参观糖果厂时,无意中尝了一下糖果厂的润喉糖,惊讶地发觉糖里有桉油、薄荷等成份。江佩珍说:“去美国参观时,发现西方人都喜欢吃清凉糖润喉咙,回来我们就仿制了。

”她承认这种糖市场销量很差,也不清楚效果。王教授明白其中的道理:“你们只是简单把桉油和薄荷加在一起,不能根本解决喉咙干燥问题,在药理上有缺陷。”他随即透露自己正研究一个配方,专治慢性咽喉炎,“如果用来改造你的润喉糖,效果应该比现在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