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谷城简历 田余庆:周谷城著《中国通史》中的反动历史观

2018-04-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周谷城著<中国通史>中的反动历史观     田余庆  <人民日报>  1964.12.16 周谷城先生关于美学问题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已

  周谷城著《中国通史》中的反动历史观     田余庆  《人民日报》  1964.12.16 周谷城先生关于美学问题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已经受到许多同志的批判。

他所著的《中国通史》一九五七年修订本中,同样贯串着敌视劳动人民、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历史观点。现在我就翻检所及,把他的重要观点在这里摆一摆,让大家共同来识别和批判。

用生存竞争说对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在《中国通史》的导论中,周先生给这部著作贴了许多标签,把自己装扮成唯物史观的拥护者。"历史即斗争过程",就是这些标签中的一个。 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都是"斗争过程",所以说"历史即斗争过程",无疑是不错的。

但是只要不是满足于抽象谈论,就应当说明历史过程不同于其它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所在,就应当直截了当地表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斗争过程",以及这种"斗争过程"将要导致什么结果,含含糊糊是不行的。

遁词知其所穷,周先生所以这样含糊其词,乃是由于他穷于遮掩自己的反动史观,因而不得不把它隐藏在"历史即斗争过程"这样的暧昧字眼后面。在"斗争过程"的幌子下,周先生任意歪曲阶级斗争的实质,贬低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并为用各种各样的"斗争"来偷换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概念预留地步。

"生存竞争",就是周先生用以偷换阶级斗争概念的一个"法宝"。

农民战争,这是封建时期农民的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但是在周先生的笔下,农民起义被说成是农民的"生存竞争"(上册,第一六四页)①。农民战争史也就成了农民的"生存竞争"的"斗争过程"。民族斗争,这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但是,在周先生笔下,不论是边境各族入主中原,还是汉族王朝侵犯四境民族,都被说成是为了争夺"生存条件"或"优良的生活环境"(上册,第三七六页;下册,第六七页),因而也是"生存竞争"。

在周先生一九四七年版的《中国史学之进化》一书中,"生存竞争"的思想表露得更为全面,更为完整。周先生说:"历史为人类过去之活动,其里面则为生存竞争,亦即国父中山先生所谓人与天争、人与人争之‘争’也"。

所谓"人与人争"是什么意思呢?他解释说:"古今之变,或治乱兴衰,人与人争之表象也;天下之文,或典章经制,则人与人争之收成"②。 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论者的用语。生物进化论者认为生物的生存竞争导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否则生物本身便会受到自然淘汰。

这种观点同自然科学中的神学观点比较,无疑是进步的,有价值的。但是,如果把这种观点移植到社会历史的研究中来,就只能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的一种谬论。

周先生认为生存竞争的表象和结果,是地主阶级及其政权的"治乱兴衰",是地主阶级的"典章经制",总之,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万古长存的完备的统治,其实质也正是维护地主统治,反对阶级斗争。

毛泽东同志说:"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他还说:"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这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科学的历史观;"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这是一切剥削阶级的反动的反科学的历史观③。

象周先生那样闪烁其词,泛谈什么"斗争过程"而不把历史归结为阶级斗争;或者提到阶级斗争而不把阶级斗争看作历史发展的原动力,看作观察历史的主要根据;或者用"生存竞争"偷换阶级斗争的概念,兜售反动的庸俗进化论,这都只能是剥削阶级的历史的唯心主义,无论如何打扮,都不能冒充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污蔑农民战争,宣扬阶级调和论 我们再看看周先生认为"着重阶级斗争"的部分,即封建时期的农民战争吧。在这个部分里,理应说明阶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