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张永璟 [原创]对张五常和薛兆丰争论的再思考

2017-1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最近,张五常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题目叫做"从本位制度的延伸说货币下锚的理想",主张货币应该以由30到50种,"有期市或批发市

    最近,张五常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题目叫做“从本位制度的延伸说货币下锚的理想”,主张货币应该以由30到50种,“有期市或批发市场的明确价格,质与价没有大争议的物品”组成的一蓝子商品为锚。

随后, 薛兆丰写了一篇“一篮子物品无助解决央行难题”的文章,对张五常的观点进行反驳。张五常与薛兆丰,都是知名学者,虽然他们的观点相反,但从他们的争论中, 我们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引发我们的思考。

    五常的主要观点是,CPI指数靠不住,而用几十种大宗商品的价格作为指标, 则不仅确切,而且容易得到且来得快。 以此为锚, 对货币量的调节比较准确。

    薛兆丰反驳张五常的观点,认为只选用几十种大宗商品, 无助于央行区别价格相对变化还是整体变化,因为在某些情况下, 大宗商品一起上涨。其次, 他认为,知道物价的变化是一会事,调节多少货币量才是最重要的,而从央行着手调节, 到物价发生变化, 中间有时间的迟滞,张五常的办法无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我并不急于弄清楚谁对谁错,而是思考, 我们通过学习经济学得知,货币从过去的金本位,过渡到现代货币的CPI本位, 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不一定对货币究竟应该以什么为锚, 做过深入的思考。看了两位经济学家的争论, 认识到,货币以什么为锚,其实并无定论。

    从单纯理论上讲, 货币可以以任何东西为本位,从黄金, 到张五常的几十种大宗商品,到反映几百种商品价格的CPI指数,到更全面的GDP平减指数,都可以为锚。 即使只选一种,也不一定选黄金, 如果让我选的话, 我选牛肉,如果选两种,再加土豆。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人总是面临取舍。货币以什么为锚, 同样是权衡取舍。从这个意义上讲, 张五常并无非常的创举,他主张的几十种, 也仅仅是武断。对于薛兆丰的反驳,张五常的反应是“薛兆丰根本不懂经济”,可以看出, 人如果听不进别人的批评, 会变得多么愚蠢,而且是越来越愚蠢。

     接下来的思考是, 什么是“币值稳定”?币值为什么要稳定?你喜欢的真是币值稳定? 我猜你的反应一定是:这还需要问吗? 但如果我说, 假如你神灵附体, 预知将来的物价变化, 你还喜欢币值稳定吗?一定不会,假如是这样,你一定喜欢物价大起大落, 你在市场里百发百中, 赚个钵满盆翻。

即使大家不屑于赚钱,能够预知物价变化,及早安排生产生活,也没有问题。当然,这只是用来帮助我们思考假想出来的景象, 现实世界不存在。 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我们真正想要的是“预知物价”。

    如果神灵不来光顾,我们能做的最接近完美的便是“币值稳定”,这样我们就能够大体预测未来的物价。然而商品何其多也,估计连神灵也未必能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种商品。

那么,什么的价格稳定才叫“币值稳定”?如果以黄金为参考,那么黄金价格不变, 就是“币值稳定”;如果以几十种大宗商品为参考, 那么这一篮子商品的总价不变, 就是“币值稳定”,如果以CPI指数为参考, 那么CPI指数不变, 也是“币值稳定”。

    想不清楚地问题, 换个角度, 往往峰回路转。哈耶克曾经说过:“经济学的每次巨大进步, 都是更坚定地应用主观主义。” 是的, 货币以什么为锚, 没有所谓“客观标准”,关键是人们更关心什么。

是黄金吗?不是,没见过黄金的人多的是,照样活得好好的;是几十种大宗商品吗? 不一定,生活中的饮食男女,文化娱乐,一样不能少;是GDP平减指数吗?人们未必都有那么大的视野。然而,消费者物价指数,应该是大家都会关心的,因为每个人, 都是消费者, 不管他知不知道有“消费者物价指数”这么一会事。

    五常说过, 所有制度皆因交易费用而起。这个说法一定对,也可以继续说, “好”的制度,一定是设法减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市场中得信息费用, 也是交易费用里重要的一种。那么好的货币制度,不应该仅仅考虑减低央行的信息费用,而是设法减低市场中总的因物价变化而生的信息费用,这才是问题的重点。

虽然我们不一定知道什么样才是最好,但从这个角度考虑,才是关键所在。货币以什么为锚,更应该考虑市场里的大多数人,他们都在关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