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伙设局保健骗局专门坑骗老人 “灵药”可治百病

2017-11-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保健品诈骗案一直以来位居刑事诈骗案件的第二位,所有的保健骗局都朝着老人设着,对老人暖磨硬泡诱骗老人上当,这不今天我们又发现一桩保健骗局.朱沱镇的曹奶奶赶集时,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向她兜售包治百病的“灵药”.一番忽悠后,对方骗走了她全部积蓄9600元……日前,一诈骗犯罪团伙将价格低廉的白术片.石莲子吹嘘为包治百病的昂贵药材,在永川区朱沱.何埂等乡镇街头进行兜售,并且专挑老年人下手.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后,组织民警迅速破案,将被骗老人的损失追回,民警展示假冒高价药品. 3月23日下午,朱沱镇派出所民警侯其

保健品诈骗案一直以来位居刑事诈骗案件的第二位,所有的保健骗局都朝着老人设着,对老人暖磨硬泡诱骗老人上当,这不今天我们又发现一桩保健骗局。

朱沱镇的曹奶奶赶集时,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向她兜售包治百病的“灵药”。一番忽悠后,对方骗走了她全部积蓄9600元……

日前,一诈骗犯罪团伙将价格低廉的白术片、石莲子吹嘘为包治百病的昂贵药材,在永川区朱沱、何埂等乡镇街头进行兜售,并且专挑老年人下手。

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后,组织民警迅速破案,将被骗老人的损失追回,民警展示假冒高价药品。

3月23日下午,朱沱镇派出所民警侯其刚、朱健冒着春雨,在乡村泥泞道路上走着。他们要去曹奶奶家,将破案追回的9600元归还给她。

从立案侦查到最终破案,民警们曾数次去曹奶奶家了解情况。“老人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住家地址离派出所又远,所以我们特地把钱送过去。”

“我去菜市场买辣椒,遇到一个40多岁的女的。”曹奶奶回忆,她是在赶集时遇到骗子的。对方一直追着她兜售药材,称这药包治百病。“我本来胃不好,经不住劝,就先掏出200块钱买了一点。”

看到曹奶奶掏钱出来,中年妇女眼睛“亮了”。连忙推荐老人家再买2000块一对的“灵药”。“这药是阴阳一对的,吃了什么病都能治好。”

曹奶奶动心了。当即答应购买“灵药”。中年妇女甚至热情地表示,可以先帮没带够现金的曹奶奶垫钱。

“我陪你回家取吧,不碍事。”到曹奶奶家后,中年妇女又开始一阵“忽悠”。最后,顺利骗得曹奶奶9400元。

事后,曹奶奶逐渐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便打电话给远在新疆的女儿说了这事情。

“她一听就说我肯定被骗了。”在女儿的劝说下,曹奶奶第二天连忙到何埂镇派出所报了案。

何埂镇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民警调取街头监控,进行走访调查。

因据受害者描述,犯罪嫌疑人说话口音,听起来并不像外地人。办案民警分析: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在各个乡镇间流窜作案。随后,将犯罪嫌疑人信息立即通告给周边各派出所。

案发几天之后,案情侦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月9日,朱沱镇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看到一行人在街头卖高价药品。

警方接报后立即出动,将其中一名男性犯罪嫌疑人马某当场抓获。通过突击审问,顺藤摸瓜掌握了其余六名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当天晚上11点,经过摸排踩点后,派出所全所出动,兵分三路,将四位嫌疑人一举拿下。其余两名嫌疑人随后投案自首。

经调查,七名犯罪嫌疑人均为朱沱本地人,相互之间是亲戚朋友关系。“其中三人是一家三口,还有两人是亲兄妹关系。”

一行人在行骗过程中分工明确。在骗取财物后平分赃款。按照七人分工,犯罪嫌疑刘某(男)、李某(男)分别扮演医生和药品商。刘某自称为永川某大医院医生,负责对药品作说明介绍,李某趁机推销药品。

其余四名女犯罪嫌疑人假装过路人,扮演“托儿”。吹嘘自己用药后的“神奇疗效”,并积极热情地为受害人垫钱买药。推销成功后,再由一名专职司机带着受害人回家取钱。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兜售的“灵药,实际上是市面上常见的白术片、石莲子。其市场售价一般在20到30元一斤。

办案民警介绍,这一颗药的成本投下来不到一毛钱,犯罪嫌疑人通常以上千元一颗的价格卖出去。而为达到行骗效果,一行人专挑街上穿着朴素的农村老人下手。

“曹奶奶是被骗老人中的典型例子。”民警侯其刚介绍,曹奶奶是一名农村独居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因为怕遭儿女嫌弃,她把每分每厘的钱都存起来捏在手上。在生病后怕去大医院麻烦,又怕花钱。就相信骗子说的“吃点药就可以药到病除”。

因此,许多像曹奶奶一样的老人在受骗后,因为怕家人责怪,不敢和家人说,也不愿意报警。

在此,民警提醒广大市民,要特别关爱家中的老人,多与老人进行沟通,嘱咐老人千万不要放太多现金在家里,提高防范意识。最好将钱存在银行交给家人保管。发现上当受骗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并留存相关证据。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送礼都送保健品了。那在选购保健品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误区问题呢?使用保健品的四个守则:

守则1:有需要时再吃

身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并非照单全收,吃得少反而会强迫细胞吸收。每隔两三天吃一次,不但减少过量危险,也可补足身体对营养素的需求。

慢性病人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因为慢性病,如同处于高压状态中,很容易消耗维生素B族。比如咀嚼、食物摄取有问题的银发族,可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孕妇和儿童最好不要随便补充维生素。至于该不该吃叶酸来预防宝宝神经方面的缺陷,建议先和医师及药师讨论后再使用。

守则2:注意药物交互作用

维生素和保健食品经常会与西药发生作用,建议心、肝、肾有问题的人使用前,最好先和医生讨论。常见药物相互作用有鱼油、大蒜、银杏与阿司匹林同用会有出血危险。

纤维类保健食品,如车前草等会减少止痛药普拿疼药效,因此最好先服用西药,等两小时药物吸收后,再服用保健食品。保肝类保健食品,如菇类等会启动身体解药基因,让药物失效,因此最好与西药间隔3~4小时后再用。

守则3:不要超过每日建议用量

即使安全性较高的水溶性维生素B和维生素C,也可因排尿少而造成累积过量,如维生素B6太多会导致周边神经病变;维生素C太多会出现肾结石及头痛,因此吃维生素时要多补充水分。

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取,最好在每日建议范围内,且选择复合维生素会比单一补充剂安全。辨识维生素是否过量,可看营养标示的建议摄取量(RDA),美国的USRDA标示为100%,表示完全符合。如果是100%×66,表示建议量是66倍,剂量太高会有危险。

守则4:最好选择小包装

吃营养品也要分散风险,至少每两个月更换不同品牌,不但可增加身体利用率,也可避免产生抗药性。此外,因为用量不多,最好选择小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