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夫曼芭蕾舞团携力作再登东艺舞台 《罗丹》中国首演

2017-1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安娜卡-列尼娜> 9月7-10日,享誉国际的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将携<罗丹>.<安娜-卡列尼娜>两部力作再登东艺舞台,为东艺第12个演出季重磅揭幕.作为亚洲剧院演出季的拓荒者,2017/18演出季不仅"大师交响"音乐会精彩纷呈,舞蹈板块也令人瞩目.近年来,东艺已经成为诸多国际一流舞团的驻足地,中外顶尖舞蹈汇聚东艺.在新演出季中,闻名世界的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中国台湾云门舞集.葡萄牙库伦舞蹈团等都将精彩呈现.而为新演出季开幕的艾夫曼芭蕾舞

《安娜卡-列尼娜》

9月7-10日,享誉国际的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将携《罗丹》、《安娜-卡列尼娜》两部力作再登东艺舞台,为东艺第12个演出季重磅揭幕。作为亚洲剧院演出季的拓荒者,2017/18演出季不仅“大师交响”音乐会精彩纷呈,舞蹈板块也令人瞩目。近年来,东艺已经成为诸多国际一流舞团的驻足地,中外顶尖舞蹈汇聚东艺。在新演出季中,闻名世界的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中国台湾云门舞集、葡萄牙库伦舞蹈团等都将精彩呈现。而为新演出季开幕的艾夫曼芭蕾舞团,曾作为“俄罗斯芭蕾新名片”,携舞剧《安娜-卡列尼娜》于2015年登台东艺,三场演出不仅提前售罄、一票难求,更收获观众与媒体的如潮好评。此番艾夫曼芭蕾舞团再度归来,在现代雕塑之父奥古斯特-罗丹逝世100周年之际,沪上观众将有幸见证极度震撼的口碑之作《罗丹》的中国首演,并得以重温《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说起罗丹,很多人首先能想到的是复制品遍地的《思想者》,也有影迷通过德帕迪约和阿佳妮主演的电影《罗丹的情人》,知道了大师与天才的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岱尔在情感与艺术创作上的纠葛。艾夫曼的这部新编力作《罗丹》,也是围绕着这段充满戏剧性的艺术家轶事展开。1883年,43岁的罗丹在巴黎艺术界初露峥嵘,这一年,他第一次见到19岁的卡米耶-克洛岱尔。倔强、任性而又才华横溢的少女成了罗丹的爱徒和创作伙伴,两年后,两人陷入狂热的地下恋情,并在创作上互为灵感源泉。十多年中,罗丹的诸多代表作一一问世,而卡米耶的作品也毫不逊色,有些大胆突破的造型,甚至让大师都心生妒意。无奈身为女性,她的光芒总是被大师的眩光掩盖。世俗的偏见、艺术上的分歧、情感上的暧昧与背叛使得卡米耶最终在1898与罗丹决裂,然而她再也无法从悲剧命运的十字架上挣脱下来,在精神癫狂中过完余生。

《罗丹》

爱情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向来不是艾夫曼所关注的重点。2015年登陆东艺舞台的《安娜-卡列尼娜》让人们对艾夫曼的“心理芭蕾”流派有了最直观的了解。在他的“心理芭蕾”中,舞者的肢体语言是用来展现细腻的人类情感的。这同样是罗丹和克洛岱尔在雕塑中娴熟展示的理念。雕塑从罗丹开始,走向了表现主义,注重人体细节中所饱含的力度与感情,这样的观念也曾波及到二十世纪初现代芭蕾舞的革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罗丹》必然会是一个与现代芭蕾浑然天成的好题材,他在《罗丹》的创作手记中写道:“舞蹈的肢体语言在这个作品中被用来表现人物迸发的艺术激情、激烈的心理斗争和刻骨的失望与绝望……”所有这些同样也曾是罗丹和克洛岱尔用石膏、青铜和大理石娴熟展示过的人类的精神与情感体验。所不同的是,他们将人体的运动瞬间冻结在冰冷的雕塑中,而舞蹈正是打破这凝固的瞬间,将抑制不住情感洪流释放出来。“《罗丹》这部作品思考了天才创作的永恒杰作所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和所要承受的精神折磨。

《罗丹》

艾夫曼酷爱改编文学作品,在他看来,俄罗斯文学的精髓在于揭示人性的本质,而他的舞蹈创作也一直围绕人性展开,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他说:“基于大众较为熟悉的以故事情节进行再创作,我可以更侧重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层面,用舞蹈的手法为观众展现字里行间未经探索的部分。”

作为艾夫曼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之一,《安娜-卡列尼娜》同样是一部充满内在张力的作品,艾夫曼精准地将剧中人物的心理情感冲突展现给观众。这个版本以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为背景,完全抛开了托尔斯泰小说中所有的故事副线,只集中展现安娜与卡列宁和沃伦斯基之间的爱情纠葛。艾夫曼认为,对爱的激情和渴求是一种人类本能,它促使女主人公奋起反抗当时的社会道德准则,然而安娜也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爱情让她的母性之爱沦丧,让她的内心世界坍塌,使她任性地挥霍她的激情,向它臣服并最终为之毁灭。这如烈火一般焚尽生命的情感,由艾夫曼芭蕾舞团身材修长、动作幅度舒展的舞者来表现,有种义无反顾的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