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打工皇帝刘炽平有怎样的传奇的故事

2018-05-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炽平,男,香港人,1973年生于北京市.现任腾讯公司执行董事.1995年获得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8年拥有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曾在麦肯锡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后担任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及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的首席运营官.2005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公司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2006年2月荣任腾讯公司总裁,帮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2007年3月,被任命

刘炽平,男,香港人,1973年生于北京市。现任腾讯公司执行董事。1995年获得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8年拥有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曾在麦肯锡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工作,后担任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及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的首席运营官。

2005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公司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2006年2月荣任腾讯公司总裁,帮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2007年3月,被任命为执行董事。

香港流传着两位打工皇帝的传说,63岁的霍建宁与38岁的刘炽平。前者老板是李嘉诚,后者老板是马化腾,老板都是潮汕人。霍建宁1979年加入长江实业,于1984年升为和黄执行董事,晋升之快,职场中也是鲜见的,与霍建宁相比较,刘炽平更是青出于蓝——2005年加盟腾讯,出任首席战略投资官,一年后荣任总裁,再一年后,任命为执行董事,腾讯这家千亿美元市值的科技帝国的实权操盘者。

根据税务局公布的信息显示,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交税高达7900万元排在第一位。由此可以推算,刘炽平基本达到年收入5.3亿,成为香港新晋“打工皇帝”。刘炽平缴纳税款的金额,不仅比前一年的打工皇帝还要高出五成八,而且这是打破香港民众垄断局面,首次有内地企业员工登上香港打工皇帝宝座。而刘炽平7900万元的薪俸税也远远抛离第二位的7300万元,以及第三位的6100万。

25岁时已经拥有斯坦福大学和西北大学两个硕士学位,曾任麦肯锡的管理顾问,后又成为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的首席运营官。机缘巧合,高盛操作腾讯上市项目,恰由刘炽平主导。刘炽平表现出的才华让马化腾极为欣赏,而刘炽平也在操刀腾讯IPO中感受到这家中国公司的优秀。英雄与英雄,总是惺惺相惜的。于是,马化腾邀请刘炽平担任腾讯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腾讯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

2007年,在刘炽平主导下,腾讯开始了疯狂布局,为腾讯公司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支付、电商、搜索都是彼时的“秘密武器”。2010年开始,同样在刘炽平的主导下,腾讯疯狂投资电商,如珂兰钻石、好乐买、艺龙、旅人网、易迅网,并由此组建了腾讯电商ECC。2013年开始,还是在刘炽平的主导下,腾讯开始剥离搜索、电商业务,放弃搜索交给搜狗,放弃电商交给京东。显然,刘炽平以铁腕霹雳手段推动着腾讯科技帝国的投行化。

腾讯在21日港股收盘后,宣布将收购Super Cell公司84.3%股份,给出的价格甚至超过《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的90亿美元估值,达到了102亿美元估值,总收购金额将达到86亿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与国内大多数媒体报道不同,腾讯公告显示此次收购是由腾讯主导的买方集团来完成,腾讯在公告中称腾讯预计在整个收购集团中出资30-40亿美元,其余资金由买方集团其他玩家和银行贷款填补。尽管如此,腾讯此次收购仍是笔惊天交易,有报道指出这是国内互联网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跨国收购案。要知道当年腾讯收购京东15%股份,也只出了2亿多美元,更多是将腾讯电商业务以清洗资产方式折现。

如此大笔资金去收购一家海外游戏公司,还是腾讯总裁、资本运作高手的刘炽平亲自操刀,这背后的神操作相当多,“企鹅生态”以自己的理解解析下:

神操作一:腾讯是先紧急敲定收购,再去找钱

腾讯希望以买方集团形式来操作收购,但截至公告发布时,腾讯买方集团仍未组成。这意味着腾讯是先敲定与Super Cell的收购案,再去找钱。

神操作二:买方集团架构设计,将腾讯风险降低

收购案中,腾讯采用了买方集团架构,这也就意味着腾讯在自己和Super Cell设置了一个隔离层,Super Cell是向买方集团汇报的。

神操作三:控股买方集团,将Super Cell合并进腾讯财报

腾讯可以释放买方集团很多利益,如果可能,Martin同学可还想让腾讯出更少的钱占更少股。但有一个目的,腾讯一定要达成,就是将Super Cell合并进腾讯财报。

神操作四:利用中外资本市场差异

腾讯能够撬动Super Cell,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腾讯目前高达47.3的市盈率,而以收购价计,Super Cell的市盈率则为10倍。腾讯收购Super Cell的每分钱都能从市值上加倍赚回来。

张小龙是谁?可能认识他的人,比认识刘炽平的人还要多。他被称为微信教父,正式头衔是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在这20年间,持续地进行着自我迭代与升级:19年前,他凭一己之力写出 Foxmail 这样的神级产品,造福了 400 万邮箱用户;8 年前,他带领团队锐意创新,以七星级的产品追求重塑了QQ邮箱,使这一产品起死回生;5年前,他成功开发微信这一划时代的产品,开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2016 年,微信活跃用户已高达 6.97 亿,用户遍布世界,估值超过5000亿元。

也许在外界看来,微信仅是一款成功的社交产品,但对于张小龙而言,他更愿意把微信看作是一件艺术品。张小龙或许是一个偏执的艺术家。商人或职业经理人往往会选择做那些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艺术家只愿意做他认为对的事情,并且不知道妥协。在对于微信的产品功能规划和掌控方面,张小龙可以说是精益求精,几近完美。对于微信,每一个功能的增加都格外谨慎,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意义。这种坚持让微信赢得了用户。

刘炽平建设着腾讯的生态帝国,张小龙坚守着腾讯的产品根基。

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腾讯总裁刘炽平与中国移动战略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中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就微信收费一事同台论战。刘炽平称“微信不应该也不会针对用户收费”,而王建宙则称运营商因微信加大的投资成本远大于其在流量方面的收入,双方应该“坐下来谈”。

刘炽平表示,用户在流量上已付了基础的费用了,而运营商因数据业务的发展,营收也得到提高,运营商因为微信等应用收到了更多的流量费。他举例称,同样国外市场也有过类似热议,但“对于微信这一类即时IM(即时通讯工具),没有一个国家为这种服务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