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有特殊病症的天才 他们都有哪几个

2017-07-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天才音乐家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

天才音乐家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月光》曾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1827年,天才音乐家贝多芬死于肺水肿。对于自己的疾病,他曾经一度借助酒精麻痹法。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生于1863年12月12日,死于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

1892年1月,挪威奥斯陆(Olso)发生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急性焦虑症。画家蒙克在他的日记中写道:那晚他经过一条小路,整个城市开始倾向一边,悬在峡谷底部。当时,他感到很累,感觉好像生病了。所以他停下来仔细观察这条峡谷,突然间,太阳升起来了,云彩变得血红,他好像听见大自然的一声巨响。这次离奇的经历对蒙克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后来的日子里,他总是回想起当时的片段。如果蒙克没有患上急性焦虑症,蒙克的家族也不会破碎。在他生病的那段时间,妹妹也因患有精神分裂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米开朗基罗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来到大名鼎鼎的美第奇家族创办的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1508年,米开朗琪罗被他人鼓动教皇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琪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的地方找了出来,米开朗琪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琪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不仅如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

对于米开朗琪罗当初独自创作西斯廷教堂的拱顶画,人们一直感到很好奇。而当专家们把他的家族病史、性格表现和创作天赋联系起来,最终发现米开朗琪罗是一名自闭症患者。据说,米开朗琪罗家族中的男成员都患有自闭症。他本人没有什么朋友,几乎不跟外人打交道,就连哥哥的葬礼,他也不参加。2004年的《医疗生物期刊》曾经发文说,米开朗琪罗的专心致志和他可能患有自闭症有关。和他同一时代的人也说过,米开朗琪罗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等。一百多年来他的代表作《双城记》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刚满30岁的时候,狄更斯已经是一名世界知名的作家,财富、名利双收。然而,童年的他却在一家制靴厂劳作。父亲入狱后,年幼的狄更斯一直一个人生活。他的小说基调总是有些压抑,这一点在开卷语就能体现出来。1844年完成的《Chimes》一直被埋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狄更斯的抑郁。投身工作的狄更斯总是很低沉、冷漠,对外界事物毫不关心,但是一旦完成,情绪又会渐渐恢复正常。随着年龄的增加,狄更斯的抑郁症愈演愈烈。最终,狄更斯毅然抛弃母亲、妻子和儿女,与一名18岁的女演员同居。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生于英国一个医生的世家,他的家人希望他秉承家族的传统,从事医学事业。18世纪20年代,达尔文在Edinburgh的医学院学习,但由于他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因此而退学。19岁,达尔文的家人把他送到Cambridge去学习神学,希望他成为一个乡村牧师,这样,他可以继续他对博物学的爱好而又不至于使家族蒙羞,但是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Cambridge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Henslow和著名地质学家Sedgwick,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1831年夏天,达尔文在Henslow的推荐下,一名不拿任何报酬的博物学家身份随英国海军探测船“贝格尔号”参加了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所见所闻对其生物进化思想、自然选择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生物变异的普遍性、变异与遗传的关系,提出了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学说,系统地论述了物种形成的机制。该书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引发了近代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革命,因而达尔文被称为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从30岁开始,达尔文时常出现抽搐、作呕、痛哭、幻觉等奇怪的生理症状。这种统称为场所恐惧症的心理疾病一直纠缠着他,直到他卧床不起。由于对外界一切人和事物的恐惧,达尔文也很少跟自己的孩子说话。他曾经写过这样一段文字:“我被迫平静地活在世上,每天都能见到亲朋好友,但是我无法和他们交流。”《物种起源》发表以后,人们不休的争议让达尔文幻想过自杀。 

尼金斯基 Nijinsky, Vaslav(1889~1950)波兰血统的俄国芭蕾演员和编导。20世纪的芭蕾史上,素有"最伟大的男演员"之誉。

20世纪初期,尼金斯基是一名家喻户晓的舞蹈演员。在他生活的年代,男芭蕾舞者并不多见。而尼金斯基却把芭蕾的舞步发挥得淋漓尽致。尼金斯基编排的舞蹈总会引起一阵骚动。26岁的时候,精神分裂症开始影响他的生活和工作。后来的日子,尼金斯基一直呆在精神病院。 

库尔特·哥德尔(Kurt Godel)(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是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其最杰出的贡献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哥德尔是和爱因斯坦同时代的逻辑学家、数学家。好朋友爱因斯坦的光芒总是掩盖着哥德尔,人们几乎很少关注这位同样优秀杰出的人物。晚年的哥德尔总觉得有人要下毒害自己,介于此他只吃妻子做的东西,而且每一次都要妻子先试吃。结果有一次妻子住院了,哥德尔便饿死了。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世袭伯爵,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返回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庄后致力于农民教育。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恶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并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使家庭关系恶化,死于出奔途中。其作品多达45卷。名著还有长篇小说 《复活》(1899)、戏剧《黑暗的势力》(1886)和若干短篇小说和评论。

列夫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既是一名闻名世界的小说家,也是一位父亲。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中年时候的托尔斯泰饱受抑郁症的折磨,性情大变,不再相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那时的他时常自我封闭,抛开了所有的身份,也丢掉了信仰。甚至他还说,文学不仅毫无用处还会害人。一直到死后,托尔斯泰才获得救赎。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作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的病情也很难被界定在某一两个病情中。医药历史学家们研究发现,这位天才似乎跟每一种精神科疾病都沾边儿,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躁郁等等。然而,不管牛顿患有多少种精神疾病,事实是他为人类作出了许多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