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地传说中的巨型怪兽 你知道几个

2018-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南极巨虫生活在南极厚厚的冰层下,南极巨虫属于纽形动物类,又叫鞋带或者丝带虫,属于纽形动物门.一些种类属食腐动物,但是大部分都是非常贪婪的掠食动物,它们利用从口腔射出的长长的鼻状物捕食.根据种类不同,它们的鼻状物可能有毒,或者可以分泌粘性液体.在南极,这种海虫经常以蚌和甲壳动物为食. 巨鬣狗主要生活在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早期的亚欧大陆及北非,其样子虽然长得像狗,但并不属于犬科,因此不是真正的狗.而与猫形类有一定的关系.是一种灭绝了的动物,目前它们的化石仅仅发现于欧亚大陆及北非,尤其是在中国的山西.陕

南极巨虫生活在南极厚厚的冰层下,南极巨虫属于纽形动物类,又叫鞋带或者丝带虫,属于纽形动物门。一些种类属食腐动物,但是大部分都是非常贪婪的掠食动物,它们利用从口腔射出的长长的鼻状物捕食。根据种类不同,它们的鼻状物可能有毒,或者可以分泌粘性液体。在南极,这种海虫经常以蚌和甲壳动物为食。

巨鬣狗主要生活在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早期的亚欧大陆及北非,其样子虽然长得像狗,但并不属于犬科,因此不是真正的狗。而与猫形类有一定的关系。是一种灭绝了的动物,目前它们的化石仅仅发现于欧亚大陆及北非,尤其是在中国的山西、陕西、宁夏、河北等地区,都发现过相当丰富的巨鬣狗类动物化石和遗迹,而最近甘肃和政地区发现的巨鬣狗更是被业界格外关注。

巨猿是已灭绝的一属猿,生存于约30万~100万年前的中国、印度及越南,与几种人科在时间框及地理位置上相同。化石纪录指步氏巨猿是最巨大的猿,站立时高3米及重600公斤。巨猿是高等化石灵长类中重要的种类。是已发现的现生和化石灵长类中最硕大的一类,它们的形态特征介于猿类和人类之间。

对于巨猿与人类相似的形态特征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是趋同进化的结果;有的认为是在从猿演化到人的过程中形成的。不管对这些形态特征的解释如何,也不管它们的分类地位如何,巨化石猿的发现和研究都有助于我们对人类进化过程的理解。

河中巨怪是指生活在水里的神话传说和未知名的生物。科学家认为,在海中大约1000米深的地方, 有许多大型未知生物,体长约在18~20米之间。水怪形式多样,如龙、海蛇及长有多只手的怪物等。

根据马来西亚古老传说,当地曾经生活过一种名叫纳布的恐怖巨蛇,它至少长达30米,拥有龙状脑袋和7个鼻孔,而在中国上古传说、亚马逊沿河部落口口相传的记录以及其他各地的史料中,也都存在着巨蛇的身影。

目前已知的巨蛇中,陆地上的巨蛇即蚺,一般生存在热带雨林之中,有记录发现的最大蚺骨骼复原原体后实际体长约26米,体宽1.2米;而海洋中的巨蛇有实据的并不多,1937年冰岛曾有出海的渔民目睹过这“海中巨怪”的身影,据称在海表面下快速游动,目测体长约30米左右。

北海巨妖是北欧神话中的巨大的海怪,平时伏于海底,偶尔会浮上水面。当它浮上水面的时候,有些水手会误把它的身体当作一座小岛,甚至会登上这座“小岛”,在上面安营扎寨,结果在它沉下去的时候葬身海底。

北海巨妖有着巨大的触角,可以把巨舰抓入海底,因此有人认为它的原型实际上是挪威海附近的大王乌贼。正如北欧神话中的尘世巨蟒,北海巨妖将在世界末日到来的时候浮出水面。

巨齿鲨,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大牙齿”。这种鲨鱼大约有 16米甚至更长,体重大约有50吨。后期又有人发现更大的巨齿鲨牙齿,科学家推测,它有10米。重达15吨。是已发现地球历史上具有最强撕咬力量的生物,平均咬合力为 4吨,最大咬合力可达6吨,其牙齿撕咬力量远远超过了霸王龙。可以很轻松就咬碎鲸鱼最硬的头骨。生活在2800万年前的晚渐新世到15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是其生存年代的终极掠食者。

巨魾又称老鹰坦克、坦克鸭嘴、老鹰鸭嘴、木瓜鱼,为鲇形目,鮡科,魾属一种热带淡水鱼类。巨魾分布于中国的澜沧江及下游的湄公河、印度的恒河等流域,体型巨大,外貌奇特,原产地为著名的游钓鱼类及食用鱼,同时可作为观赏鱼。

恐鳄,体长大约7—10米。是种已灭绝大型鳄类,属于短吻鳄超科,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东部海岸地区。恐鳄的属名在希腊文意为“恐怖的巨鳄”,恐鳄是史上出现过最大型的鳄类之一,会以恐龙及大型动物为食。目前发现的恐鳄化石主要以头骨为主。但是也有腿骨和脊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