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度使用安抚奶嘴 导致口腔骨骼发育变形

2018-06-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长期使用安抚奶嘴,会引起孩子牙齿.口腔骨骼发育变形,出牙的时间可能会比正常孩子晚,牙齿长得不整齐,口齿不清.人体是有记忆功能的,孩子过度使用

长期使用安抚奶嘴,会引起孩子牙齿、口腔骨骼发育变形,出牙的时间可能会比正常孩子晚,牙齿长得不整齐,口齿不清。人体是有记忆功能的,孩子过度使用安抚奶嘴可能会转化为长大后通过填满嘴巴的方式来排解忧愁,暴饮暴食等,而不是向家人、朋友倾诉。安抚奶嘴的作用很大,但是需要正确使用。 ……

吮吸是宝宝与生俱来的、除了哭闹之外唯一的表达方式,父母们常会看到宝宝吮吸奶头却不吃奶或吮吸手指的情况,这其实是宝宝在感知和了解这个世界。吮吸拇指会对颌骨和门齿产生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容易导致牙齿咬合不正,而且容易滋生细菌。安抚奶嘴的最大作用就是满足宝宝非营养性吮吸,安抚宝宝情绪。

随着国外育儿方式的流行,许多中国宝宝用起了安抚奶嘴。法国心理分析学家、育儿专家哈尔默斯女士说,安抚奶嘴确有一定作用,它能减少孩子的哭闹,使疲惫的妈妈得到暂时的休息。对早产儿或宫内发育迟缓的孩子来说,吮吸安抚奶嘴是一种安慰刺激,可促进其体重增长。不过,如果过度使用安抚奶嘴,部分孩子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哈尔默斯说,长期使用安抚奶嘴,会引起孩子牙齿、口腔骨骼发育变形,出牙的时间可能会比正常孩子晚,牙齿长得不整齐,口齿不清。

过度使用安抚奶嘴,还会让安抚奶嘴成为妈妈敷衍孩子的替代品,从而减少亲子接触,使妈妈不再了解孩子,使孩子不信任妈妈。

哈尔默斯说,人体是有记忆功能的,孩子过度使用安抚奶嘴可能会转化为长大后通过填满嘴巴的方式来排解忧愁,而不是向家人、朋友倾诉。“也许这是一些成年人暴饮暴食、酗酒的原因之一。”

专家建议,家长要想帮助孩子脱离对安抚奶嘴的依赖,第一,要多陪孩子玩、做游戏,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第二,要让孩子吃饭尽量有规律,能明显体会饥饿感和饱腹感;第三,孩子白天玩的时候不要用安抚奶嘴,夜里睡觉的时候可适当使用,从而逐渐帮助孩子摆脱安抚奶嘴。

长期使用安抚奶嘴,会引起孩子牙齿、口腔骨骼发育变形,出牙的时间可能会比正常孩子晚,牙齿长得不整齐,口齿不清。人体是有记忆功能的,孩子过度使用安抚奶嘴可能会转化为长大后通过填满嘴巴的方式来排解忧愁,暴饮暴食等,而不是向家人、朋友倾诉。安抚奶嘴的作用很大,但是需要正确使用。 ……

我们可以客观的找到使用安抚奶嘴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如下:

1.喂哺母乳的婴儿,因为母乳泌乳速度不及人工奶瓶,所以孩子须要更用力,耗更久的的时间吸吮,自然满足了口欲。一般说来,喂母乳的时间越久,孩子比较不依赖奶嘴,有些婴儿甚至因为奶嘴质感与母亲的乳头不同而拒吃奶嘴。这样借着喂哺母乳减少使用替代品来安抚婴儿,当然是最自然健康的。

2.在新生儿学会适当的吸吮母乳之前,不要使用奶嘴,否则可能干扰孩子学习正确的咬合技巧。

3.安抚奶嘴是父母照顾孩子的辅助品而非替代品。许多家长听到孩子哭声,就塞进奶嘴让他闭嘴。或者照顾者疲累时,就想到安抚奶嘴这个法宝来应付,其实这样的使用方法,对孩子和对大人而言都是坏习惯。

4.完全不使用安抚奶嘴,而喜欢吸吮自己手指的婴儿,事实上更令人困扰。尤其在孩子会爬会走之后,双手到处乱摸,病菌污染的机会很高。手指取用方便,随时可能放进嘴里,造成病从口入。安抚奶嘴还比手指容易清洗和管理。

5.使用安抚奶嘴比吸吮手指容易戒掉。如果父母决心不再让孩子吸奶嘴,只要狠下心,藏起奶嘴三天,大部份的孩子哭几天就忘了。最好戒奶嘴的时机,是孩子感冒或是鼻塞的时候,鼻子不适吸奶嘴更难受,孩子乐意放弃。

6.长期吸吮手指会造成手指浸泡在唾液里,容易甲沟炎和指甲变形。如果孩子开始想吸手指,宁可让它戴手套,改用安抚奶嘴,观察它的依赖度,再找适当时机戒掉。

7.六个月以上的婴儿,吸吮需求下降,可以完全不使用奶嘴。或者只限于在引导入睡的时候才用,清醒及睡着时就拿开。

8.十个月以上的婴儿,最好中止使用安抚奶嘴,除非孩子改吸手指才用奶嘴暂时替代。

由这些具体的建议看来,安抚奶嘴用得早不如用得巧,把握它的适用年龄可以作为照顾孩子的好帮手,但是,也不要忘了,当孩子成长,它的阶段性任务完成后,记得让它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