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东美道家 《方东美论道家思想》:从道家角度解读方东美

2018-04-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方东美论道家思想>,施保国著,巴蜀书社2012年12月第一版,28.00元方东美(1899-1977)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

《方东美论道家思想》,施保国著,巴蜀书社2012年12月第一版,28.00元

方东美(1899-1977)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哲学史家和哲学家。在派别归属上,方东美的自称颇耐人寻味,这就是“在家学渊源上,我是个儒家;在资性气质上,我是个道家;在宗教兴趣上,我是个佛家;此外,在治学训练上,我又是个西家”。

方东美的学术视野十分开阔、其学术渊源较为深远、其思想内容颇为繁复,方东美的著作文章颇为难读,其思想主旨尤难把握。正因为如此,学术界对其思想归属问题往往见仁见智,有的将其归入“新儒家”,有的将其归入“新道家”,有的称其为“世界主义者”,有的称其哲学为生命哲学、比较哲学等等。

在已经面世的相关研究成果中,研究者们不同的研究路向和理解方式为立体式地展现方东美思想的风貌做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

由著名学者陈鼓应和李霞分别作序的施保国的新著《方东美论道家思想》跳出派别之纷争,首次系统地从形上学、方法论、艺术性、生命性、文化性、学统性和现实启示等方面论述了方东美关于道家思想的理解。

在研究方法上,该书力图对方东美有关道家思想的论述进行整体把握、分层设计和多视角观照。整体把握为方东美论述中国哲学的特性,在全书组织上作者也以整体把握为其基本方法,对方东美关于道家思想的论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从道家的形上学、方法论、艺术特征、道家的政治观、道家与儒佛西等相关性进行整体把握和分层设计,既能展现道家的本体论,又能凸显道家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既能浸润“比较视域”、“分别视域”的精微,又能贯注“圆融思维”和“整体思维”带来的恢弘(陈鼓应《序一》)。

陈鼓应对作者从道家的角度谈方东美的学术思想表示充分肯定。即说,作者一方面能够从宏观上运用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观等研究视角,将方东美有关道家思想的论述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和研究,另一方面又能从微观上对方东美思想中包含的合理因素和内在矛盾进行具体辨析。

同时,作者还力图在忠实于方氏原著的基础上对其作出具有现代意义的考察。“如此多视角、多层次地解剖方东美关于道家思想的论述,这一研究方法是颇为难得的”(李霞《序二》)。

如以第一章为例,作者将方东美思想视阈中的道家之道、生命之理和宇宙观念纳入“形上学”的体系之中,对道家之“道”从本体、功用、意象、实践等方面进行立体化的现代演绎,又将方东美对于道家之“理”的论述概括为“生之理”、“爱之理”、“化育之理”、“原始统会之理”、“中和之理”、“旁通之理”等,从而有利于深化人们对道家之“道”和道家之“理”的认识。

方东美关于道家与艺术融通为一思想不失为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一途。正如陈鼓应在序言中所述:“我尤其欣赏《艺术理想》一章,突出论述道家对自然与人生的审美意蕴。方东美说:‘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天地之大美即在普遍生命之流行变化,创造不息’。

”作者论述了方东美对道家与艺术的理解:以形象的比喻“太空”来描述道家妙不可言的圣境,此无言、诗意的“太空”圣境为道家艺术精神的指向;体贴、超越与境界提升等为道家艺术精神获取的途径;道家艺术精神的特性为玄学性、象征性、表现性和人文性等。

作者在《和、分价值观的当代启示》部分指出,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广大和谐”之道带来社会稳定,西方重视“分”的价值观带来人类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二者各有利弊,要扬长避短,善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在介绍和阐释方东美关于中国道家“超越哲学”的过程中,作者着力突出了道家在中国文化和谐理念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从一个特定侧面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谐、崇尚和谐的文化精神,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不乏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