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龚自珍死因曝光 儿子为何引洋人进圆明园

2017-09-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龚自珍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龚自珍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三百余篇,诗词近八百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中  文  名:龚自珍别 名:易简.巩祚国 籍:清朝民 族:汉族出  生  地:仁和(

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龚自珍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龚自珍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三百余篇,诗词近八百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中  文  名:龚自珍

别  名:易简、巩祚

国  籍:清朝

民  族:汉族

出  生  地:仁和(今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1792年8月22日(壬子年)

逝世日期:1841年9月26日(辛丑年)

职  业:官吏、诗人、文学家

主要成就:创作《定庵文集》

代表作品:《定庵文集》《己亥杂诗》《国语注补》

官  职: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礼部主事

儿  子:龚橙

字  号:字璱人

号定庵

说到清朝末年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龚自珍,人们就不得不摇头叹息他有一个做卖国贼的儿子龚半伦。龚半伦自幼好学,天资聪颖,博览群书。但是在做学问上,却没有半点龚自珍的影子。而且他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比他父亲更加的风流自喜,并且目中无人。据史料记载龚半伦除了自己的小老婆对其他一切东西皆不感兴趣。龚半伦虽然没有像其他官二代一样贪恋权力和钱财,但是龚半伦狂傲,喜欢空谈,辜负了龚自珍的期望。

龚半伦流落到上海后,投靠了英国公使。因为龚半伦会说英语,威妥玛相当重视他,并且给他极高的待遇,还给他配了护卫。俗话说,知遇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因此在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时候,龚半伦跟随英国人来到北京。并且把英法联军引进到圆明园里,随英法联军一起抢夺珍宝财物,发了一笔横财。龚半伦跟所有的卖国贼一样,都没有逃出老天的惩罚。龚半伦虽前半生风光,但是龚半伦的晚年却生活穷困潦倒,最后因精神不正常发狂致死。

龚自珍是清朝拥有思想家、诗人、文学家等多重身份的文人,而他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身份便是诗人。龚自珍的诗大多揭露了清朝统治的腐朽,洋溢着十分浓厚的爱国情怀,从他全面支持林则徐禁烟这一举动便可以看出来。龚自珍的诗既有抒情、又有议论。他用政治言论作诗,却并不抽象地做议论,也不使自己的作品看起来掺杂有一丝散文化特点。

在龚自珍的诗中,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都变得生机勃勃,十分富有灵动之气,能够唤起读者非比寻常的想象。龚自珍写得最多的诗的体裁便是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龚自珍诗歌创作的大宗。龚自珍诗作的风格一般都是不受传统诗作格律的束缚,充满自由之感,十分朗朗上口。龚自珍流传于世的诗作有千余首,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值得人们在文章的写作中借鉴,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更值得后人传颂。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清道光十九年创作的一组诗集,共315首。这组诗主要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己亥杂诗》

其一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湘月 • 天风吹我》清朝龚自珍携新婚夫人返杭州,泛舟西湖时创作的一首词。整首词描写了龚自珍期盼积极入世,胸怀改革变法的宏图远志,但更多的时候却又是孤独悒郁的,常在佛学、音乐中寻找人生的寄托,也暗示了作者在当时是无法寻找到符合人生理想的政治出路的。

湘月 • 天风吹我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晚年时移居昆山羽琌山馆,所以又被人们称为羽琌山民。龚自珍的成就中最突出的是他的政治思想,他认为政治与学术之间相互统一且缺一不可,并倡导士大夫应把社会现状与学问相结合,提出符合时事的“经世致用”思想。他认为当时的清朝已经处于衰世,提倡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建议合理调节君臣关系及更改纳税方法来促进国家的发展以实现长治久安。

龚自珍的成就还包括他强烈的爱国精神,面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强大威胁,他支持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并写诗表达出对禁烟斗争的关心。还提出要在边防发展农业及训练大量实战士兵的具体方案,来实现国家的稳定发展。龚自珍的成就还包括他的文学创作,他认为文学必然有用,并认为诗歌的创作都是以社会现实为基础。也正是他这种采用完全不同于以往诗词的表达方式,开创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新篇章。

龚自珍自幼好读诗文,从八岁起开始研究经史文学。龚自珍从青年时就深刻意识到清朝封建国家正在面临的重重危机,并且积极的仕途挽救它,在农业上主张按照宗法制进行分田,目的是改革当时的封建阶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撼动这个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所以效果并不大。同时他还非常关心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社会问题,他始终不与封建官僚同流合污,反之不断批评讽刺并加以建议。

龚自珍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理论,主张经史的使用必须以现实情况作为主要依据,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对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龚自珍主张要巩固西北边防,加强士兵训练,并且坚决抵制鸦片贸易,以对抗侵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但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龚自珍空有满腔热血而得不到重用,这也是龚自珍为什么辞官这一问题的答案。

龚自珍自幼学习诗词,在文学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创作才华,他在十三岁时写了《知觉辨》,十九岁时便能倚声填词。龚自珍认为学术和政治相互统一,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而提出“通经致用”的思想。龚自珍对当时的封建统治不断讽刺揭露其弊端,并满含希望的提出相应意见试图挽救。另外,龚自珍提倡改革,在政治上建议当时的清朝皇上应该合理调节君臣关系。

在国家安全上建议巩固西北及东南边防,并且坚决抵制鸦片贸易及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在经济上,他建议改革白银纳税的方法,以实现国家的稳定向前发展。虽然龚自珍改革的目标并不明确,但他积极的改革态度始终不变。这也诠释了龚自珍是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他是主张改革腐朽封建主义、近代改良主义的启蒙思想家。

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改良主义的领导人,他最终在书院暴死,年仅四十九岁,史称丁香花疑案。关于龚自珍死因,人们众说纷纭,其中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龚自珍的死跟顾太清有关。据记载,顾太清是贝勒王奕绘的侧妃。奕绘去世后,顾太清逐渐将思念亡夫的忧愁转移到作诗题赋里,并渐渐恢复了与文人雅士的诗词交往,其中交往密切并且常到她家里吟诗论赋的常客就是龚自珍。

当年受到过顾太清讥讽的陈文述来到京城,他看到《己亥杂诗》,找出了一些微妙的把柄。很快京城里流传开有关顾太清与龚自珍的绯闻,于是流言蜚语和指责统统向他们袭来,最后龚自珍被逼得无处可待只好离开京城,却在江苏云阳书院被奕绘的儿子毒死。历史上关于龚自珍死因还有许多说法,有说他是被宗人府的同事杀害,也有的说是龚自珍被自己的美妾杀害。不过,这些都只是传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