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白床前明月光诗中的"床"到底是什么

2018-0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很多古典诗词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语句,人们往往能脱口而出.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远离古代社会,诸多常识性的文字也日渐生疏,原本的字义已产生了变化,难免以讹传讹,出现"千年误解".近日,我们要说的就是李白名作<静夜思>中提到的"床".对于这首诗中的床,民间有2种观点,一是指床即马扎,因为以前的汉民族是席地而坐的,没有凳子与椅子.马扎来自胡人,又称胡床,是蒙古民族挂在马背上的小板凳,下马的时候可以坐着休息一下.杜甫在<树间>一诗中曾写道:"

很多古典诗词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语句,人们往往能脱口而出。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远离古代社会,诸多常识性的文字也日渐生疏,原本的字义已产生了变化,难免以讹传讹,出现“千年误解”。近日,我们要说的就是李白名作《静夜思》中提到的“床”。对于这首诗中的床,民间有2种观点,一是指床即马扎,因为以前的汉民族是席地而坐的,没有凳子与椅子。马扎来自胡人,又称胡床,是蒙古民族挂在马背上的小板凳,下马的时候可以坐着休息一下。

杜甫在《树间》一诗中曾写道:“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交柯低几杖,垂实碍衣裳。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明白解释了胡床是一种坐具。在这首诗中,杜甫和李白一样,在庭院里的月光里,坐着小马扎观景。另有一解认为,床是“井栏”的意思。《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的《静夜思》作于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胡床”大约在东汉末年就传入到中国。因为当时是从西北域外传来的,所以加了一个“胡”字。《后汉书·五行志》中就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京都贵戚皆竞为之。”这说明至少在东汉灵帝时期,“胡床”在宫廷中已经非常普遍。《三国志·魏书》中记载说,当年曹操西征时,还坐在“胡床”上指挥军队过河。据了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籍中,常常可以见到将帅在战争中使用这种家具的记载。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着名文物鉴定专家杨泓先生对“胡床”做过深入研究,他总结出“胡床”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便于携带的轻便家具。第二,它是一种坐具,但坐的姿势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坐法不同,不是席地或者在床上那种双足后屈的方式,而是下垂双腿,双足着地。“古代的‘胡床’实际就是今天还使用的轻便折叠凳,也就是北京俗称的‘马扎儿’。”许嘉璐先生写的《古代的衣食住行》一文中,也说“‘胡床’可以折叠……类似现代的马扎、折叠椅”。

据说,“胡床”除了用于行军打仗之外,在古时用处非常广泛,既在宫廷中使用,也在家居中常用。因为“胡床”便于移动,常常用作庭院中随意安放的坐具。马未都先生认为,唐代的建筑,门是非常小的板门,不透光,窗也非常小,月亮是很难进入室内的,尤其是当窗户糊上纸的时候更是如此。他得出的结论是,李白当时是在院子里坐着而非大家一直以为的在室内,所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就是“胡床”,也就是“马扎”。他说,唐诗中提到“胡床”的机会很多。

陕西一些专家也认为,在唐代的房子里要想看到月亮确实很难,“胡床”一说较为可信。当然,由于唐代建筑目前存世极少,我们无法百分之百地肯定,李白当时就一定坐在“马扎”上而非躺在室内的床上。但从目前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以及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和常识判断,李白躺在室内床上的几率比较小,而是他搬了一个“马扎”坐在院子里,成就了《静夜思》这一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