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将领丁汝昌是英雄还败类 到底有没有投降

2018-03-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丁汝昌 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归顺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光绪七年一月,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官兵二百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光绪二十一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中  

丁汝昌 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归顺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光绪七年一月,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官兵二百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光绪二十一年,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

中  文  名:丁汝昌

别  名:丁先达、丁禹廷

国  籍:中国(清朝)

民  族:汉族

出  生  地:安徽省庐江县石头镇

出生日期:1836年11月18日

逝世日期:1895年2月12日

职  业:将领

主要成就:镇压捻军;出兵朝鲜,使日本干涉朝鲜计划落空;甲午中英勇抗敌

官  职:北洋海军提督

丁汝昌在1861年投降于湘军后,因在围剿太平军的行动中屡屡建功,而被封为千总。之后,大庆组建淮军支援上海,丁汝昌因作战勇猛,被李鸿章所看重,被封为参将一职。1868年,曾国藩北上剿捻成功,丁汝昌随刘铭传在作战中十分突出,被封为总兵。后因裁军冲突,刘铭传欲杀丁汝昌,丁知后逃回家乡。台湾被日军入侵的消息传出后,满朝上下一致同意采购舰队,组成海军。

李鸿章被选任亲自督办此事,刚好碰到丁汝昌前来投靠,遂以派其前往英国迎船舰回国。丁汝昌也从此开始踏上为北洋海防付出一生的艰苦路程。在回国后,被封为北洋舰队总提督,掌管北洋舰队所有事物。但他过于惫懒,从不操练士兵,致使战力大减。1895年黄海发生海战,丁汝昌由于开战时不幸被炮弹击中,不得不在威海修养。再次出站时,北洋舰队已到了末路,无法对日军造成重大损伤。丁汝昌也因此服毒自杀。

丁汝昌一生波折,他最先加入淮军,从属于长江水师,之后被提升为提督。在李鸿章创建了三支水师后,丁汝昌被派往英国去购置军舰。北洋舰队成立之后,他则被任命为海军提督。身为海军将领的丁汝昌一生中共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丁代龄和次子丁代禧。原本有这样强大的父亲做榜样,那丁汝昌儿子应该也会有一番成就。然而历史上并没有关于丁汝昌这两个儿子的过多记载,就只有他们两个的官职。

据悉,在甲午战争中,丁汝昌身负重伤,随后北洋水师退守威海卫。次年,日军对威海卫发动攻击,丁汝昌服毒自杀。关于丁汝昌的一生,历史有不同的评价,但是丁汝昌儿子并没有为自己的父亲做过任何的辩白。也没有任何在丁汝昌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去留的记载。就现在而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也只能了解到其后人生活在丁家坎这个地方。史学家们由此推测,丁汝昌儿子应该是在自己的父亲死后,就带领着全族回老家庐江了。

晚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后,被视为罪臣,成为甲午战败的替罪羊。而袁世凯在权倾朝野的时候,上奏朝廷,努力为丁汝昌平反。最终丁汝昌得以恢复名誉,并正式下葬。丁汝昌后人中也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后人们传承并发扬了丁汝昌的精神。其中丁汝昌的孙子丁智仁非常仗义,总是拿自己的钱财帮助别人,最后成为共产党员。

丁汝昌的孙女也很优秀,丁亚华嫁给了开国少将张铚秀,生活美满。丁亚芳是中共地下党,为中国的情报工作奉献了一生。丁亚苏是军医,参加了抗美援朝,曾获一等功、二等功和“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丁汝昌是伟大的爱国将领,丁汝昌后人没有忘记他的志向,将他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这便是丁汝昌后人的信息了。

关于丁汝昌是几品官这个问题,据史料的少量记载,丁汝昌最高官职是清朝的提督。在清朝提督官职是从一品,丁汝昌是几品官这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只是有人产生许多疑惑,觉得他的上司李鸿章的官职就是一品,他作为下属不该跟李鸿章一样。但事实上李鸿章是武英殿的大学士和两江总督,是清朝的正一品,是清朝一个品官里顶级的官职。而丁汝昌身为提督虽然也是一品官,但官职是从一品。相比李鸿章的官职差了很多,只是勉强算是一品官职。

丁汝昌在进入北洋水师后,参加了许多清朝抵御日本入侵的海战。在最后的威海卫海战中,丁汝昌指挥的北洋舰队被日本海军包围。因为没有上级的命令,不能撤退。只能在港内等待救援,因此使北洋舰队陷入绝境,最终没等来援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丁汝昌义正言辞的拒绝日军的劝降。最后大量吞食鸦片自尽以谢国家,没有愧对自己的官职,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丁汝昌以死谢国后,清军与日军就签订了停战协议。于是当时的人们都开始质疑丁汝昌,丁汝昌投降了吗这个话题一度引起争议。有人认为丁汝昌爱国将领这个头衔只是某些人加上去的,他在当时的表现并不能称得上爱国。因为丁汝昌在北洋水师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派手下前去和日军谈和,但谈判的内容却是以清军投降为条件的。甚至有人认为丁汝昌自杀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家人遭受朝廷的诛罚,并非以死报国。

有人认为丁汝昌没有投降,据说当时日军舰队司令给丁汝昌送来了劝降信,但他没有答复日军并将信件转交给了李鸿章,还表示誓死不投降。丁汝昌当时还为自己备好了棺材,准备与日军拼命到底。因此有人认为这证明了他不是贪生怕死的人,而且他当时正处于被人质疑能力的处境。如果他当时投降只会让流言落下口实,所以他并没有投降,丁汝昌只是当时腐败朝廷的替罪羊。所以丁汝昌投降了吗这个问题至今未解,但无论真相是什么,他英勇无畏的与日军战斗的行为,都值得后人尊重。

至今为止,人们对丁汝昌的评价都存在两个方面。外国人觉得丁汝昌是爱国人士,认为他为自己的祖国做出很大的贡献。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想要丁汝昌投降。面对刘公岛军民将要全体灭亡的局面,丁汝昌选择了自杀,为士兵和百姓换回生存下去的希望。这一消息让外国人感到很吃惊,他们觉得丁汝昌在拼尽全力以后自杀,这是英勇的行为。他们认为战败并不可耻,丁汝昌能够把这么多的军队协调好,带军英勇抗敌本身就是件了不起的事。

然而在中国却有人刻意丑化丁汝昌,认为他指挥作战的水平不高,畏惧战争。在那些反对丁汝昌的人眼中,丁汝昌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且贪污严重,私生活奢侈糜烂。在威海卫战争中,他害怕战败被株连九族,拒绝了日本的劝降。还放任自己的部下通敌,在情势的逼迫下含羞自杀。但是更多的中国人对丁汝昌的评价是正面的,丁汝昌在海战中英勇抗敌、身负重伤仍坚持作战的事迹,是任何人都无法抹杀的。

在清朝末期,朝堂内外最为严重的分歧就是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李左之间的淮湘之争。李鸿章唯人而用,让丁汝昌出任北洋舰队提督,使得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更是在这种战役中,战死,他的死可以说是必然,也十分的可悲。1894年,日军在黄海袭击了北洋舰队,丁汝昌接到情报后,没有第一时间组织救援舰队,更是因为没有收到上级的出击命令,而留守在威海卫港内。

正是丁汝昌的这一举措给北洋舰队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如果当时他第一时间组织救援舰队,也许邓世昌率领的船舰就不会那么快就被击沉。正是因为丁汝昌的唯“李”是从,奉行李鸿章的保船避战的策略。导致威海卫港内,北洋舰队剩余船只的全军覆没。丁汝昌更是因此无颜面对乡亲父老,愧对李鸿章的赏识,不得不在跳海被救后,服毒自尽。

丁汝昌墓在严桥镇北长岗小鸡山上,那里安葬着清朝抗日名将丁汝昌。沿山路蜿蜒前行,没有关于丁汝昌墓的指示,只剩杂乱生长的草木。丁汝昌墓周围是稀疏的树林,中间有约一米高的水泥平台。随阶梯走上平台,只有几根简单的石柱立于墓碑周围。青苔布满墓身,规模不算宏大,材质略显暗淡。甚至一个遮风挡雨的亭子都没有,实在是很凄凉,与他所谓的甲午战争名将身份有着天差地别。

据史料记载丁汝昌的棺木是十分精美的,用的紫檀木嵌入墓穴。后来被人们盗墓后,棺木被另作它用,所以现在丁汝昌墓穴里面是空的。而且原来的墓也早已被重新修葺,所以现在人们看到的是后人修葺的新墓。文革时期,人们对丁汝昌墓进行浩浩荡荡地挖掘工作,因墓内财宝不多激起在场一行人的愤怒,众人一气之下便焚烧了丁汝昌尸体。所以丁汝昌墓如今只是个空墓,尸体被焚,连棺木都无处可寻,只剩下墓体和劣制的墓碑,供后世敬仰、缅怀、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