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试驾SRX/GLK/X3/Q5【组图】

2018-0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而对于紧凑型豪华SUV领域来说,竞争更为激烈.无论是品牌形象.科技含量还是驾驶感受等方面均要有过人之处才可处于不败之地.光说不练假把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话说容易,但真敢放在一块儿让人们共同体验的机会并不多见.七月的第一个周六,笔者有幸参与了一次四款同级SUV的试驾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奔驰GLK.宝马X3.以及奥迪Q5与凯迪拉克SRX同行.试驾路线几乎囊括了消费者日常所能遇到的一切路况,包括城市路况.高速公路.蜿蜒山路.非铺装路面和混合越野路面等.充分体验了SRX.GLK.X3.Q5在多种路

而对于紧凑型豪华SUV领域来说,竞争更为激烈。无论是品牌形象、科技含量还是驾驶感受等方面均要有过人之处才可处于不败之地。光说不练假把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话说容易,但真敢放在一块儿让人们共同体验的机会并不多见。

七月的第一个周六,笔者有幸参与了一次四款同级SUV的试驾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奔驰GLK、宝马X3、以及奥迪Q5与凯迪拉克SRX同行。试驾路线几乎囊括了消费者日常所能遇到的一切路况,包括城市路况、高速公路、蜿蜒山路、非铺装路面和混合越野路面等。充分体验了SRX、GLK、X3、Q5在多种路况下的区别所在,并且让人们充分认识了在“德甲三兄弟”之外还有“底特律活塞”可供选择。对于德国甲级篮球联赛来说,来自NBA的底特律活塞来势汹汹!

新一代凯迪拉克SRX与上一代凯迪拉克SRX相比,无论是出身还是外观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首先,它抛弃了老款SRX与上一代CTS共用的Sigma平台,也没有使用现款CTS使用的Sigma II平台,而是选择了升级版的Theta平台,也叫做Theta-Epsilon,结合了Theta与Epsilon II平台的众多优势,这也使得这款新一代凯迪拉克SRX有了新的“户籍”。

在外观方面,新一代凯迪拉克SRX相比于上一代凯迪拉克SRX而言除了继承了凯迪拉克标志性的钻石切割风格外,在车辆边角的设计上要更加的圆润,减少了几分棱角分明的彪悍感,增添了些许的运动气息,这也加大了新一代凯迪拉克SRX在年轻人和女性消费者心目中的喜爱程度。在这样的全新外观下,新一代凯迪拉克SRX也没有放弃凯迪拉克固有的一些特点,直列式前后大灯、俯冲式腰线、盾形前脸等在新一代凯迪拉克SRX也得到了继续发扬。

可能也正是由于新一代凯迪拉克SRX在外观加入了圆润性设计,使得其在尺寸方面相比于上一代凯迪拉克SRX在车身的尺寸方面缩小了一些,变成了现在的4851毫米/1910毫米/1663(1667)毫米,这要比上一代凯迪拉克SRX在长和高方面分别减小了99毫米、57(53)毫米,不过在车辆的宽度方面其要整整增加了70毫米。

新一代凯迪拉克SRX在拥有着较为时尚外观的同时,内饰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进车里来看一下。凯迪拉克的设计师们为这款新一代凯迪拉克SRX设计了两种内饰风格,一种是可以稍显运动风格的纯黑色内饰,另一种是较为符合国人审美的米黄色(浅色)内饰,无论深色内饰还是浅色内饰,凯迪拉克的设计师们都在这款车的内部用充足的手笔体现了凯迪拉克自身的元素。方向盘、中控台都明显的呈现出盾形的设计,而在副驾驶前方的前台上,白色的线缝痕迹体现出了凯迪拉克高端的手工艺质地。

从整体看来,新一代凯迪拉克SRX的内饰方面有极强的凯迪拉克家族气息,如果你不看车内的LOGO时,你也可以轻易的辨别出这款车出自凯迪拉克,因为在内饰方面其与CTS有着80%以上的相似度。

凯迪拉克为购买车款车的消费者提供了足够多的配置,HID氙气主动转向大灯、后座影音系统、后座空调调节面板、无钥匙进入系统、8英寸可升降液晶触摸显示屏、Bose 5.1座舱数字环绕音响系统、GPS中文智能语音导航系统和后座8英寸双DVD信息娱乐系统在这款旗舰型车型上都有配备,让购买这款车型的消费者在配置方面拥有着较好的享受。

这款新一代凯迪拉克SRX搭载了3.0升SIDI直喷发动机,拥有198千瓦/6950转的最大功率和302牛米/5100转的峰值扭矩。在同级别发动机中,其功率及扭矩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与强劲的动力所匹配的是Hydra-Matic 全电子六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它采用32位电子挡位控制系统,可以分为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巡航模式和Sport运动模式,而变速箱中DSC驾驶员换挡控制系统又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较为均匀和平稳的输出出来,让驾乘者充分的感受到这款新一代凯迪拉克SRX的驾驶舒适性。在驾驶过程中,我们还感受到这款SRX在转向方面相比于凯迪拉克的先前车型而言要沉重了不少,并且方向盘的粗细也还算合适,手感也较为不错,总体调校得更加偏向舒适性。

除了车辆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外,这款新一代凯迪拉克SRX在悬架、轮胎和驱动系统方面则更够让你感受到它是一款SUV。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悬架,新一代凯迪拉克SRX采用的是前带有特殊调教的螺旋弹簧并带有横向稳定杆的独立悬架,而后悬架则采用的则是H型摆臂独立悬架。在驾驶时,尤其是在通过颠簸路面时你会感觉新一代SRX的悬架稍显硬朗,不过这也与其其宽大的轮胎有着一定的关系,235/55 R20的轮胎规格让新一代凯迪拉克SRX从脚开始显得运动起来,而55%的轮胎高宽比也让这款车的胎壁相对而言显得略薄一些,导致驾驶过程中路面状况传递的也较为真实。

除悬架和轮胎外,对于一款SUV而言驱动形式则是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这方面新一代凯迪拉克SRX采用的是e-AWD驱动形式,e-AWD智能四驱系统所具有的轻质、高效、动态控制和反应迅捷的特点,可以让驾驶者在极端路况下也能信心十足,操控自如。多项领先科技配备更令SRX的操控随心所欲。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Stabilitrak独立控制四轮和TCS及ABS系统,为e-AWD提供有效助力,帮助驾驶者从容应对湿滑、积雪覆盖、结冰路面,防止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实时阻尼调节悬挂系统RTD,每秒100次实时侦测路况,独立调整四轮悬挂阻尼,确保车身稳定。此等高端的配置用在SRX上,使得其在同级车中名列前茅。

作为历代美国总统的座驾,无论哪款车型给消费者的印象都是以豪华为主。而随着新款CTS、新款SRX等车型的推出,凯迪拉克已经让自己的车型不仅仅拥有豪华的气质,运动、时尚的风格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在它们身上体现。特别是新一代SRX,在保有“钻石切割”的经典设计和局部盾形设计外,圆润、饱满的车辆外观和豪华的影音娱乐系统则让这款出自凯迪拉克的紧凑级SUV有了更多的时尚感和娱乐性,打造全新的凯迪拉克形象,让这个原本在老百姓心目中只是总统级豪华车和婚礼头车的品牌时尚起来。

说罢凯迪拉克SRX,让我们再看看和它拥有同样排量的GLK300.奔驰GLK300的外形设计很具有越野气息,方正的车身体现出阳刚之美,方方的车头,三横条式进气格栅,菱形大灯和大大的三叉星辉LOGO,这些让奔驰GLK的前脸更具越野车的风范。

侧面微微上翘的腰线和前后门公用的迎宾踏板也是越野车一贯的风格,而其配备的20英寸轮毂则与其车顶上的那对行李架很好的形成呼应,它的尾部与前脸相同,表现的更多的是方正的元素。让车辆的男人气息更加浓郁。

奔驰GLK300。可能是由于推出年份较早的原因,虽然奔驰GLK300的内饰主色调为黑色,但处于中控台腿部处的内饰面板采用的则是浅色风格,这也是早些年国人比较喜欢的内饰搭配。但由于耐用性和喜好的原因,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这种风格的内饰已经不再“感冒”。除内饰颜色外,在仪表盘和中空棉版等方面,奔驰GLK350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年代气息。

奔驰GLK350在舒适性配置上的表现相对较为中庸,但它还是足以满足日常使用要求的。除了此级别车型应有的舒适性配置外,在奔驰GLK300身上奔驰还为其配备了上坡辅助功能、COMAND人机交互系统、外接音源接口、单碟DVD、日间行车灯等配置,这些对于大部分购买此级别车型的消费者来说也已经够用了,不过仍有可提升的空间。

    动力方面奔驰GLK300的发动机排量为2996毫升,在没有采用增压系统的情况下功率达到了170kw / 6000rpm,而扭矩则达到了300N.M / 2500-5000rpm。扭力不算大,好在峰值输出的平台比较广阔,通过7速自动变速箱和驾驶模式的选择,体重1830KG的GLK300也可以很容易地兴奋起来。兴奋后的发动机声音很动听,同时GLK的车厢隔音做得比较了得,在车外听到V6发动机低沉的咆哮同时在车内只听到由车头那里传来的阵阵带磁性的低声轰鸣!这台3.0升V6发动机使GLK表现得轻松自信。

在车比较多的市区,GLK起步、加速、并线、入弯一切动作都做得行云流水,切换到运动模式,发动机对油门响应更加灵敏,广阔而充沛的峰值扭力输出使GLK偶尔去户外崎岖地势撒野也不成问题。

GLK与C级是孪生兄弟,GLK的底盘系统来自C级,GLK300也带有C280所拥有的Agility control可调避震。我们可以把GLK理解成升高底盘和添加了4-Matic全时四驱系统的C级轿车,平时多片式限滑差速器将扭矩按45:55分配给前桥和后桥,必要时扭矩会按30:70或是70:30进行调节,左右两侧车轮通过4ETS电子系统分配扭矩。

正常行驶在一般道路或低速越野行驶时,GLK300悬架设置得相对的软,尽量为车内成员提供上佳的乘坐舒适性,或是在进行越野时提供更佳的车身平衡性;而当车辆于高速行驶或过弯需保持高度稳定性时,则快速地变为较硬朗的阻尼设定,使操控稳定性大幅提升。

相比之前两款车型,宝马X3更强调的运动特质的勾勒,以及时尚元素的添加。前端和后端的保险杠部分清晰地分为两层,大面积采用了同色车身颜色,以突出X3的优雅形象。当然,车身四周仍保留部分合成保护材料,提高坚固度,亦可降低维修保养的成本。

宝马为X3勾勒出一幅低调霸气的前脸,发动机罩上的凹凸起伏更增加了力量感。从侧面看,X3较低的特征线条进一步突出了稳重的楔形设计,下部轮廓线条一直向前后延伸,令舒展的侧面线条以及动感外形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X3车尾线条相对较为多变,虽然线条多变,但造型依然非常规矩。车顶上的行李架,方便实用,向后延伸的小尾翼则让X3更显动感。

虽然试驾的宝马X3虽然不是最新款车型,但其内饰的设计依然耐看,不张扬却有着某种传承,朴实精致,简单中又可以面面俱到。一条横贯仪表台的拉丝金属饰板,并且大量采用了皮革和金属材料的覆盖物,灵动而不失沉稳气息。

X3内饰上最大的亮点了,就是头顶上的全景天窗,这个现在才开始流行起来的配置,在宝马X3上早已被采用。你可以选择在某个午后懒懒的驾着X3享受温暖的阳光,或是找个远离喧嚣的净地,仰望夜空,和朋友继续儿时数星星的小游戏。

由于此次试驾的X3车型并非最新款X3车型,仅配备了一款2.5L的直列六缸自然吸气发动机,自然在动力性上不及3.0L车型们来的猛烈,但对于X3相对较为轻盈的体重和Double-VANOS双凸轮轴气门正时可变系统发挥的作用,动力依然来的渐进、顺畅。

与这台发动机匹配的是已经若干次介绍过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日常驾驶时,为了兼顾燃油经济性,变速箱会将档位尽量提高。但如果将档位推出运动模式DS挡,转速一直保持在2000转/分之上。若是有些心急,油门到底,电脑会让转速飙升至接近7000转/分才选择升挡。

此款X3所配备的xDrive四驱系统为第一代产品,与X6所配备的第二代xDrive四驱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代xDrive四驱系统的特性更多还只是在前后轴之间实现动力的主动分配和转移;而第二代xDrive不仅可以在前后轴之间进行动力转移,还可以将动力进行左右分配,并且这种动力的分配方式变为主动式,可由安置在车上的多个传感器来进行动力分配前的预判,并在短时间内通过执行机构完成,以达到更完美的公路驾驶性能。

即使是现在,第一代宝马X3依旧可以让大部分城市SUV自惭形愧。没错,宝刀不老,还散发着阵阵寒光。

前文中已列举出了市面上非常主流的三款车辆,少点儿什么?是的!一直销量火爆的Q5。一汽奥迪Q5的前脸设计虽然采用的仍然是那个我们熟悉的“大嘴”,也同样采用了X型的设计风格,但相比于进口版的奥迪Q5 而言,它的水箱格栅并没有采用镀铬装饰,黑色的网格状水箱格栅更多的突出了这款一汽奥迪Q5的内敛性格。

从车辆的侧面看过去,一汽奥迪Q5的身型可以用“膀大腰圆”来形容,较高的腰线让它这样一款城市型SUV有了轿跑车般的气质,尾部小型的扰流板则让这种气质得以增加。如果仅从一汽奥迪Q5的尾部来看,它完全可以看成奥迪Q7的改款,“包围式”的尾门上部融合了一部分C柱,更将整个如柳眉一般的LED尾灯收纳其中。嵌入后保险杠与防护板内部的双排气管稍显普通,对于一汽奥迪Q5而言,个人觉得尾排的设计过于内敛,并没有彰显出车辆的时尚气息。

进入到一汽奥迪Q5的车内,熟悉的奥迪气息扑面而来,而这种熟悉虽然没有带给你惊奇与兴奋,但它不会让你无所适从。黑色的内饰风格不仅仅可以让它的内敛气息得到体现,还可以更好的表现出其年轻的一面。仪表盘等车内的细节方面也同样采用了较为内敛和传统的设计,平面式设计似乎已经成了奥迪旗下车型在仪表盘上的固有套路,从奥迪A系列车型到奥迪Q系列车型,平面式仪表盘统统有所展示。

在Q5的内部空间上它虽然没有像奥迪Q7那样宽裕,但对于一般情况来说也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2807毫米的轴距显然不算是同级别车型中最大的,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心膝盖会与前排座椅靠背有着亲密的接触,当然乘坐在后排的乘客身高也不要过高,185厘米以上的乘客您还是踏踏实实地坐在副驾驶席上吧!

 作为此次试驾的唯一一款搭载4缸2.0升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的车型,虽然从扭矩上看350牛米是很带感,但从燃油适应性和运转平稳性来说,这款融合尖端技术的发动机还是与V型6缸发动机存在着一定差距。

Q5全系配备了7速S-Tronic双离合变速箱我想对于双离合变速箱来说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从一汽大众将帕萨特B6(迈腾)引入中国后,考虑到车辆的品牌定位、经济性和运动性,他们才慢慢开始将S-Tronic双离合变速箱使用到民用车上。

以奥迪A4为基础的Q5,保持了奥迪A4的运动气息,并且在高速驾驶时它拥有着较好的车辆稳定性,让驾驶者感受到你似乎不是在开一款SUV,而是一款运动风格的轿车。再加上其提供的驾驶模式选项功能,能够让你在日常驾驶时更好的体会到它那运动的特性。

这款一汽奥迪Q5采用了奥迪著名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它的核心技术是一台Torsen(托森)自锁差速器,Torsen的核心是蜗轮、蜗杆齿轮啮合系统,从Torsen差速器的结构视图中可以看到双蜗轮、蜗杆结构,正是它们的相互啮合互锁以及扭矩单向地从蜗轮传送到蜗杆齿轮的构造实现了差速器锁止功能,这一特性限制了滑动。

奥迪品牌在国内的地位自不必多言,作为奥迪目前入门级SUV的Q5来说现车非常紧俏,供求不平衡的弊端在市场中展露无疑。无限的等待让不少消费者转投其他品牌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