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到来 细数雨天行车实用性配置

2017-09-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感应式雨刷器1.雨量感应式雨刷雨刷绝对是我们雨天离不开的一项装备,也是最为古老的一种有助于改善车辆前方视线的工具,传统的间歇式雨刷本身具有几种可调的速率,但是由于雷雨季节雨量分布不均,时大时小的情况常有发生,因此需要驾驶者频繁的操作改变雨刷的挡位,从而增加了行车时的操作.一些车主为了图省事干脆将挡位始终至于高挡状态,在经过桥下或是雨量较小的地区时致使雨刮片接近于"干磨"的情况,也很容易造成雨刮片的损坏.雨量感应式雨刷就解决了这种繁琐的操作,当传感器检测到有雨水落到了前挡风玻璃上,就对雨

感应式雨刷器

1.雨量感应式雨刷

雨刷绝对是我们雨天离不开的一项装备,也是最为古老的一种有助于改善车辆前方视线的工具,传统的间歇式雨刷本身具有几种可调的速率,但是由于雷雨季节雨量分布不均,时大时小的情况常有发生,因此需要驾驶者频繁的操作改变雨刷的挡位,从而增加了行车时的操作。一些车主为了图省事干脆将挡位始终至于高挡状态,在经过桥下或是雨量较小的地区时致使雨刮片接近于“干磨”的情况,也很容易造成雨刮片的损坏。

雨量感应式雨刷就解决了这种繁琐的操作,当传感器检测到有雨水落到了前挡风玻璃上,就对雨刷发出指令使其开始工作,车的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即被清除了,保证了驾驶员视线的通畅。目前应用较广的两种主流传感器分别是光学式传感器和电容式传感器。

感应雨刷光学式传感器示意图

光学式传感器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工作的。在光学式传感器中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它发出一束锥形光线,这束光穿过前挡风玻璃。平常所有的光都会反射到一个光学传感器上;而当下雨的时候,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会使一部分光线偏离,从而使传感器接收到光的总量发生变化。光学式传感器十分精确,甚至有可能准确地判断出落在被感应区域上的雨点数目。

另一种较成功的传感器是电容式传感器,它主要是利用水和玻璃的介电常数的巨大差异而设计的,其中水的介电常数为80,玻璃的介电常数为2。通常的做法是,把两条呈平行状态的指状金属极板放入前挡风玻璃的内、外层之间,一组指状金属极板相交错,但是并不触及其他的指状金属极板。当前挡风玻璃处于干燥状态的时候,前挡风玻璃外表面和每组指状金属极板之间就形成了电介质。当前挡风玻璃变湿的时候,根据与前挡风玻璃接触的水量的不同,前挡风玻璃的介电常数发生不同的变化。

2.亲水型外后视镜+后视镜加热

雨天行车,后视镜对于并线和转弯时提供的信息比晴天时更为重要,因此保持后视镜的清洁与清晰十分重要。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普通外后视镜在雨天尤其是雨水密集的情况下表面很容易形成水滴,并且在张力的作用下十分牢固,也不易蒸发。而亲水型后视镜是使雨水落在后视镜上会很快形成水膜(就是薄薄的一层覆盖在后视镜表面),再配合后视镜加热的功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烘干后视镜表面,保持镜面的干燥视野的清晰。

新锐志装备的亲水型外后视镜

可能有些人会有这样的顾虑,认为在大雨甚至暴雨的情况下这种亲水型后视镜配合加热的功能并不能解决后视镜的模糊现象,因为加热的速度远不及雨水覆盖的快。的确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镜面的清洁,但是由于具备了亲水的特性以及后视镜的加热,可以有效的减少后视镜上雨水的堆积,降低雨滴的密度,从而也能够使后视镜的清晰度有所改善。

3.智能照明系统

在雨天尤其是暴雨情况下,车外的能见度非常低,此时无论是雨刷还是后视镜再高明的设计与装备都已无济于事,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灯光的帮助,而由于地面大量的积水通常会导致前方来自地面的反光特别强,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强大的照明系统才能让车主们保持良好的驾驶视野。

新迈腾装备的智能大灯

目前很多中高级轿车都会配备智能随动转向氙气大灯,它不仅拥有多种路况的适应模式,还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雨刷的工作状态等信息自动调节前大灯的照明模式,从而使光照范围更宽更广,同时调节光照的角度,保证雨天的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