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和苏群矛盾】苏群和杨毅关系 苏群和杨毅谁的历史地位更高?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内容:80年代宋世雄.孙正平老师播放了一盘又一盘魔术师VS伯德的录像带,但或许只有骨灰级球迷才对此有些许的记忆.真正奠定大多数人NBA记

核心内容:80年代宋世雄、孙正平老师播放了一盘又一盘魔术师VS伯德的录像带,但或许只有骨灰级球迷才对此有些许的记忆。真正奠定大多数人NBA记忆的还是90年代的乔丹。并且,当时与乔丹一道被人铭记的还有当时的几位解说嘉宾:徐济成、苏群、于刚、梁希仪、孙保生……

对于90年代初的中国而言,NBA绝对是一个报道资源异常稀少的冷门。当时仅有新华社徐济成、梁希仪和《中国体育报》的苏群经常发一些报道文章、对NBA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所以央视经常请他们解说比赛,三人在当时因此获封“国内三大NBA专家”。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徐、梁两位的资源优势不消多言。而当时供职于《中国体育报》的苏群则需要翻阅大量外电才能有所斩获。而在那之前,苏群的前辈们更惨。就如电影《听风者》一样,国家当时通过截获破译无线信号来获取外国讯息,其中极少的体育讯息才会被送给体育部门印成内参加以研究

从宋世雄、孙正平的单纯描绘比赛场面到徐济成、苏群的描述加点评,央视NBA的解说水平在90年代一路水涨船高。在1998年他们甚至发起了一场雪碧杯NBA主持人大赛,当时那个激情飞扬的胖男孩于嘉后来成为全国赛区第二并最终进入央视,杨健和马重阳这两位分赛区的佼佼者也都成了NBA解说员

就是在规范名字的过程中,徐济成和苏群无意间成就了另一段佳话:将湖人的8号菜鸟直接翻译为“科比”。而在当时无论写文章还是解说,人们通常只称呼球员的姓氏。但在1996年,徐、苏两位率先约定,在写文章时将湖人的8号直接称作“科比”而不是布莱恩特

徐、苏两位为何对一位菜鸟如此另眼相看?1996年,中国男篮去美国备战亚特兰大奥运会。NBA当时正好在加州长滩举行夏季联赛,于是中国男篮就趁机与湖人打了一场热身赛。当时中国男篮正值胡卫东领衔的黄金一代,但却被对方阵中的一个32号小将左冲右突、杀得好不尴尬。

徐济成记住科比不仅仅是因为其表现惊人,还因为他看到了乔丹的影子。尤其是在看到“湖人教父”亲手为科比挑选魔术师的32号后,徐济成更坚定此子必成大器的念头。回国后,在央视直播间歇时,徐济成兴奋地把科比如何神勇一一讲给了苏群听。苏群听后很兴奋并提出了一个建议

苏群在2006年撰文写评论时曾专门提及此事:十年前的那天,在中央台的演播室,刚刚从美国采访归来的徐济成趁暂停的空儿,向我眉飞色舞地描述NBA出了个奇人,那个人的名字叫“布莱恩特”。他说中国队去美国参加夏季联赛,为奥运会热身,被那个“布莱恩特”过得晕头转向,他都看呆了。“此人今后必成大器,”大徐原话我忘了,差不多是这意思。

苏群听大徐一番描述后忍不住有了个想法:NBA现在的巨星姓氏都很简单易记,乔丹、皮蓬、尤因、希尔……布莱恩特这个姓氏实在太不起眼了,干脆咱们直接叫他的名字“科比”吧。就这样,徐、苏两人商定,以后写报道直接称湖人的8号为“科比”

苏群回忆说:“布莱恩特”当年被黄蜂队选中,换到湖人队,又是高中生,我为定他的译名伤脑筋。美国人正式场合称姓不称名,可是“布莱恩特”实在太过普通,怎么跟“乔丹”、“马龙”、“尤因”这些大侠的名字相比?奇人如果名字不奇,以后大大有碍于事迹流传。

我跟大徐说,咱就只此一个,下不为例,这人只称其名,忘了他的姓,就叫“科比”好不好?那时候写篮球的少,所以“科比”很快叫开了。再看现在,处处科比,有多少人记得他叫“布莱恩特”?

徐、苏两人从此统一称湖人的8号为“科比”,一开始国内的同行并不信服,觉得堂堂新华社起名字太过儿戏。于是那时有媒体就称科比为“神户-布兰特”。这个翻译既含音译又有意译,因为kobe有神户的意思。纯粹的音译大家也不认可,比如湖人早期被音译为“雷克斯”

关于NBA的音译和意译所引起的争论在当时屡见不鲜:如今在看了《哈利波特》后,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华盛顿奇才队”应该翻译成“巫师队”更恰当;“达拉斯小牛”其实是“达拉斯小马”;76人其实应该译作“76年”(因为美国是在1776年独立的)。今时今日来看,这些名字的确值得商榷,但在当时,徐、苏等人果断统一译名,客观上为NBA在中国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央视NBA解说嘉宾三足鼎立:徐济成篮球运动员出身,后在山东大学深造,英语专八毕业,就职于新华社,其最大的特长就是能说能写能分析,一专多能;苏群从事NBA报道多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实地报道NBA的文字记者,文笔出众、对NBA历史所知颇多;张卫平球员生涯之辉煌少有人及,在美国篮球圈工作多年,无论是对NBA体制还是比赛本身的见解都高人一筹

事实上,早在1996年全明星赛前,苏群就得到某品牌的赞助从而成功赴美采访,就此成为中国第一位实地采访NBA的文字记者。在圣安东尼奥,苏群见证了拿到20分、1次助攻的乔丹加冕MVP。狂砍24+11+3的鲨鱼自认遭潜规则,赛后怒摔更衣室大门、拒绝接受采访……

1995年,苏群费劲九牛二虎之力谈了一单广告,报社同意可以用其中一部分广告款作为经费出国,但没想到这单广告最后却流产了。1996年,那时苏群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恰逢某体育品牌公司在美国办体育用品博览会,他们找到了苏群,提供经费请苏群到美国参观顺便观看全明星赛。

“这是我第一次到美国现场看NBA比赛,受这鼓舞,在当年春天我搞到了一笔钱,几个月以后又去参加总决赛了。”接下来一段时间,苏群都顺利拉到了广告,两年半里三个赛季当中去了5次美国。

在王治郅最困难时,昔日报道他的那些老记者们决定私下商议一下该如何拯救大兵王治郅。徐济成、苏群、梁希仪等人一次次耐心地在篮协和王治郅之间扮演了传话筒的作用。这些记者证明了他们不仅仅会对着NBA比赛纸上谈兵,关键时刻也能治病救人。

和徐济成一样,苏群,这个平日解说NBA时总说些不痛不痒的口水话的纸上谈兵者,在“拯救大兵王治郅”的过程中却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封杀王治郅,但苏群还是顶住压力继续撰稿。他因此一度被行政罚款,甚至个人的央视NBA解说生涯还暂时“停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