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药 揭开高血压药的7大误区

2017-07-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降压药(antihypertensive drugs)是一类能控制血压.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又称抗高血压药. 说明书 降压药主要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顾名思义,降压药的共同作用就是降低血压,但不同类别降压药因降压机制不同而各有其侧重点,这些侧重点正是医生为不同病情患者选择不同降压药的依据. 常用降压药有:交感神经抑制药如可乐定.胍乙定.哌唑嗪.普萘洛尔等:主要影响血容量的降压药如氢氯噻嗪:血管紧张素I转

降压药(antihypertensive drugs)是一类能控制血压、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又称抗高血压药。

说明书

降压药主要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顾名思义,降压药的共同作用就是降低血压,但不同类别降压药因降压机制不同而各有其侧重点,这些侧重点正是医生为不同病情患者选择不同降压药的依据。

常用降压药有:交感神经抑制药如可乐定、胍乙定、哌唑嗪、普萘洛尔等;主要影响血容量的降压药如氢氯噻嗪;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坎地沙坦;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和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物如肼屈嗪等。

?

注意事项

慎防降压药七误区

误区一:难受了才吃药

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误区二:宁可相信广告不肯相信医生

高血压患者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延误病情的同时也蒙受金钱损失。

误区三:来回换药

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降压太快的并不一定是好药。

误区四:老盯着副作用

其实,副作用只是对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况做出的“特别提示”,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

有时候药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为治疗作用。比如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可能会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 等副作用。

误区五:用药时间不对

血压会根据时间不停波动,因此,吃降压药要讲究“天时”。很多人早上起床后血压容易出现高峰,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这类患者,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把降压药吃上,但很多人偏偏喜欢晨练完,或者吃完早饭再吃药,很容易导致意外。建患者每年春夏、秋冬季节交替时做两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只有量体裁衣,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误区六:服药不测血压

测试降压药有没有效果、药量是否合适,不仅要观察症状是否减轻,更科学的方法就是每天测量血压。高血压病人每天要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每天早晨起床后测量比较准确。

误区七:跟风吃药

有些患者不去看医生,自己到药店买药吃,或是看身边人吃什么自己也吃,还有些人喜欢打听偏方、买降压帽、戴降压皮带,这些做法都会延误病情。高血压是种“有个性”的病,每个人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随的其他疾病都不一样,治疗方案也不相同。因此,选什么药、怎么吃都需要医生具体指导,不能自己擅自做主。

?

药理介绍

1. 高血压为什么要服药?

一般来说,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到目标水平(一般来说要求血压低于140/90mmHg),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如防止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及进展,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风险。

2. 常见降压药有哪些?不同情况的选药原则

近40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新的降压药不断问世,而且都经过了大型临床试验的科学评估。目前在我国常用的一线降压药主要有利尿药(如常见的氢氯噻嗪和速尿)、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如“迪之雅” “代文” )、钙拮抗剂(CCB,如“络活喜”)等五大类。

降压药有哪些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不良反应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副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降压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可能对我们身体不利的作用。比如利尿药氢氯噻嗪会导致血钾降低、尿酸升高;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可能会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肿;钙拮抗剂也可能会引起头痛、水肿、面色潮红等。那么患者该怎么看待这些不良反应呢?一来不要被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条目吓坏了而不敢吃药进而耽误了病情,二来对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要置之不理,记下自己感受,必要时或复诊时告知您的医生,请医生从专业的角度帮您调整治疗方案。总的来说,我们目前常用的降压药都是经过长期多中心的临床实践考验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