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谢耳朵互怼引回忆 渐冻症只剩3根手指可以动的霍金是怎么说话的

2018-04-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下面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人类交流方式"这条主线索(其实稍血腥--),介绍了霍金这些年来"说话"方式的演变,同时也谈到了电影<万物理论>(The Theory of Everything)中出现的几种"辅助交流系统". 简而言之,霍金在刚开始的时候通过说话写字交流,与你我无异.后来在气管切开术与渐冻症的夹击下,使用"拼写板"用目光拼出字母来交流,后来则使用单个按键的鼠标操作电脑打字,打字后通过语音合成器读出文本.后来由

下面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人类交流方式”这条主线索(其实稍血腥……),介绍了霍金这些年来“说话”方式的演变,同时也谈到了电影《万物理论》(The Theory of Everything)中出现的几种“辅助交流系统”。

简而言之,霍金在刚开始的时候通过说话写字交流,与你我无异。后来在气管切开术与渐冻症的夹击下,使用“拼写板”用目光拼出字母来交流,后来则使用单个按键的鼠标操作电脑打字,打字后通过语音合成器读出文本。后来由于手部功能进一步衰弱,团队在他眼镜上安装了红外探测器,用以识别他脸颊一块肌肉的运动,运动一次代表原来的按键一次,其他系统没有改变。霍金也曾尝试过一段时间的“眼动追踪技术”和“脑电波识别技术”,但都因不习惯或疾病恶化而放弃。

“你知道的太多了!来人啊把他舌头割下来!”这个桥段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都出现过,好像割了舌头就没法泄密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可能你已经想到,万一这家伙还会写字怎么办?放到现在,说不定他立马就会给中纪委写检举信,要不然就在哪个论坛上发帖举报你。

什么,这个人是个文盲?可是,文盲也可以慢慢学会写字来表达想法。另外,不学写字还可以学习手语。虽然普通人一般不懂手语,但很多基本的手势和肢体动作也能表达出不少内容。

【快乐大本营曾有一个“快乐传真”游戏。第一个人可以看题板上的词语,然后用动作告诉第二个人,再依次传递,看最后一个人能否猜出这个词】

介于普通人的“比划”和聋哑人使用的“手语”之间的是很多专业人士使用的手势系统。比如,乐队指挥虽然不能大声喊拍子,但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手势来表示节拍、强弱、声部等等。

【特种兵同样使用较为复杂的手势系统交流,一个手势错误可能导致整个行动成败】

看过电影《万物理论》后,你还会发现霍金只通过手里的一个按键就能著书立说、上网冲浪、巡回演讲……

【霍金的按键装置与上图相似,像一个没有右键和滚轮的鼠标。“按键”远远比写字、敲键盘、手语等对手部运动能力的要求低】

为了让“按键”可以实现“打字”的效果,霍金电脑屏幕上的字母按字母表逐行闪现,用按键确认后,该行字母逐一闪现,再次等候确认。选定字母后,字母表左侧会闪现单词预测及联想。

【很多年前,霍金并没有使用单词联想系统,而是一直习惯逐个字母打字,每分钟能打15个单词左右】

不但如此,由于电脑上装有语音合成系统(Speech synthesizer),霍金在打字后不用张嘴就可以“说话”,不过电脑的美音着实让这位剑桥教授苦恼。

【朋友圈里转疯了!趁着身体健康时多给自己录音!当有些疾病让你无法说话时,能让专业人员还原你从前的语音!利用软件可以让你在打字后点击“说话”按钮读出文本,用的还是你自己的声音。快告诉身边的人!】

“等等,刚才你还提到不用张嘴就能说话?《天龙八部》里的段延庆不就会吗?那刚才岂不是白割舌头了!”嗯,大魔头用的其实是“腹语”(ventriloquism),经过艰苦训练可以让嘴唇在开个小缝、基本不动的情况下说话,而舌头还在动来动去。

【腹语表演者常用衣领掩盖喉结的震动,而且腹语的音色与自然说话的音色不同】

所以,舌头并没有白割,但是如上文所述,可以用手交流的方式实在太多了。“嗯,看来手也不能留了!来人呐……”

等等,只要按键足够大,胳膊也能用……“哦,来人呐!”还有那什么,脚也能训练成手……“再来人呐!”……其实光用眼睛也能交流。“能不能一次都说完!来人呐先把这小子拖出去斩了!!”

……再给我两分钟,很多人好奇用眼睛怎么能交流。

先介绍一下电影中霍金曾使用过的“拼写板”(spelling board)。 通过“先选择字母区域,再选择字母颜色”的规则,可以直接利用视线移动(或听到正确目标后眨眼/上抬眉毛)来锁定想要的字母,从而拼写单词。

【眼动选择字母:以黄色的字母B为例,表达者先看向B所在区域——左上角,再看向黄点(字母B的颜色是黄色),这时对方会明白你选择了字母B】

这种拼写板的优点是好带又不贵,缺点是……缺点实在太多(看看图片里大叔的表情吧)。首先,每次使用都需要另一个会用拼写板的人在场;只能即时交流而无法储存交流内容;需要出色的臂力;公共场合拿出来用需要强大的内心……于是,同样利用眼动能力的“高科技” 交流工具应运而生。

【“眼动追踪技术”(eye tracking technology)可以让鼠标指针随目光移动,而“点击”命令通过目光在目标上停滞一定时间或眨眼来实现。霍金曾短暂使用过该技术,但后来因眼睑垂落严重而放弃】

由于霍金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导致全身肌肉萎缩,并且病情逐渐恶化(因此该病也被称为“渐冻症”),后来已无法用手按键、用眼打字,难道他真的只能做个安静的奇男子了吗?

当然不能。霍金的眼镜上后来被装上了红外线探测器,用以探测脸颊一块肌肉的抽动,一次抽动等于一次点击。

【2008年开始,霍金成为“用一块肌肉说话的人”。然而,这块肌肉也在逐渐萎缩——三年以后,他的打字速度变成了每分钟1-2个单词,并且越来越困难】

为霍金服务的Intel及Swiftkey团队先后提供了不少新方案,然而无一奏效。比较先进的“脑电波解读技术”也无能为力——霍金在集中意念想象一个字母时,探测器仍难以识别这个微弱的脑信号。

虽然霍金目前仍然在吃力地“用脸说话”,但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他会靠什么交流。他的团队更是从没放弃过努力,他们一直坚信霍金有着可以不断被开发的“交流潜力”。

【正如霍金所说:“There should be no boundary to human endeavor. However bad life may seem,whil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人的努力应该是无止境的。无论生活看起来多糟糕,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常见问题:

1. 都是什么人在研究和治疗人类的交流问题?有哪些常见的交流障碍?

答:言语治疗师(Speech and language therapist),又称言语病理学家(Speech and language pathologist),专门研究和治疗人类言语(speech)、语言(language),以及沟通障碍(communication disorders)。常见障碍包括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音障碍、自闭症、口吃、嗓音障碍、构音障碍(霍金在疾病初期由于肌肉功能受损而说话不清楚时的症状)、言语失用、认知-沟通障碍、失语症等等。

文中提到的“拼写板”以及“眼动追踪系统”等设备属于“辅助替代沟通系统”(AAC,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种类其实非常多。有些言语治疗师专门以AAC为专长方向(AAC specialist),他们会根据交流障碍人士所具有的交流潜力来选择合适的AAC,让这些人重新获得或改善其原有交流能力。

2. 通常什么人需要AAC?

答:其实很多,在英国约有总人口的0.5%需要使用AAC。常见人群包括患有脑瘫、创伤性脑损伤、呼吸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失语症、多发性硬化、进行性痴呆症的病人等等,不过具体种类和方法有所不同。

3. 虽然霍金有了AAC可以交流了,但他身边要有24小时的护工才行吧,不然连打开自己的房门都是问题……

答:说说我见过的一个患有脑瘫并且在家独居的病人。他全身只有头部可以略微移动,在他脑边有一个很大的按键装置做为终端,他侧向移动头部时可以触发。触发后会听到装置发出语音指令:“开门—关门—开电视—关电视—开灯—关灯—(等等)”,听到想要的指令时只需再次按键,指令就会完成(如:门打开),这种技术叫做环境控制(Environment control)。霍金电脑的操作系统上应该是可以切换“交流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的。

现在很多非残障人士也都通过手机使用类似的技术,好像叫什么“智能环境家居无线控制中心”……

4. 照你说来,一个人真的只要能眨眼就能交流?

答:其实 “眨眼”只是旁人可以观察到的一个肢体行为而已,“用眨眼交流”所需要的前提能力绝不仅限于此。比如,一个语言能力受损的人可能无法像霍金一样使用拼写板或者电脑来输出单词。认知能力也很关键——哪怕把霍金那套系统放在一个人面前,但他如果认知能力受损,可能经过解释也不知道这个系统是做什么用的,还可能无法通过学习来掌握使用方法。

除了文中提到的用“眨眼”实现电脑上的“点击”功能,当然还可以眨出个“摩尔斯电码”来表示字母和数字。其实,这种代码也是人们编出来的而已,我们也可以自创“眨眼语”:“霍金教授,咱们商量个事儿,以后你眨两下眼表示你想喝水,三下表示想吃东西,先两下再一下是想上厕所……。”

5. 如何与使用AAC的人士更好地交流?

答:大致有以下几点建议:减少环境噪音;面对面,保持目光交流;先弄清他/她表示“是/否”的方式;问完问题后,给予充裕的时间让其回答;可以让他/她使用AAC表达一些简单的内容,从而先让自己明白该AAC的使用原理;无论理解他/她所表达的信息与否,诚实地告诉他/她;经常确认自己的理解正确与否,同时确认他/她是否能够理解你说的话;最重要的是耐心。

6. 霍金曾经做过“气管切开术”,电影中医生说做过这个手术后霍金就再也没法说话了,到底是什么原理?

答:打个比方,如果自来水厂一直供水,但供水管道破裂,水都在中途流失,家里的水龙头也就没水出来了。我们在说话时,肺部提供气流,通过气管、喉部(往往冲击闭合的声带造成震动),再经口鼻腔出来。如果气管有洞,那后面的步骤也就省略了。不过,现在医学比当时发达,很多做过气管切开术的人士都可以佩戴“说话瓣膜”(speaking valve)继续说话。

【说话时,按住气管套管入口处装置,气流被迫从说话瓣膜通过并向上移动】

7. 我只是好奇——那个知道秘密的人到底该咋处理?

答:这个……好像还是从大脑下手比较省心吧,比如不小心弄坏个语言区啊、记忆区啊……不然连一块肌肉的自主运动能力都可以开发为交流手段,实在不放心。对了具体量刑的话还是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