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拥军卒中 王拥军:卒中2015回顾及展望——拾贝国际卒中会议

2017-1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5月7日下午,在2016年中国脑卒中大会缺血性卒中热点论坛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秦海强医生代王拥军教授进行了题为"缺血

2016年5月7日下午,在2016年中国脑卒中大会缺血性卒中热点论坛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秦海强医生代王拥军教授进行了题为“缺血性卒中2015回顾及展望:拾贝国际卒中会议”的精彩报告。

缺血性卒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科疾病之一。2016年2月17日至2月19日,国际卒中大会(ISC2016)于美国洛杉矶举行,会议上针对缺血性卒中这一主题发布了诸多研究进展。

该研究针对伴有胰岛素抵抗(定义为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分大于3.0)的非糖尿病患者,认为降糖药物吡格列酮可能降低患者的卒中或心肌梗死风险。

研究对象被随机分配至吡格列酮组(45mg/d)或安慰剂组,主要终点为出现致命/非致命性卒中或心肌梗死。次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率,新发糖尿病以及认知下降。

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新近发生卒中和TIA的患者,如果患者无糖尿病但存在胰岛素抵抗,接受吡格列酮治疗其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同时,使用吡格列酮新发糖尿病比例降低。但是,使用比格列酮存在增加体重、水肿和骨折的风险。

医脉通相关报道:【IRIS试验:预防卒中或心肌梗死的新选择】

本研究检验了颈动脉支架的疗效是否优于传统动脉内膜切除手术。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无症状颈动脉高度狭窄、无高位外科并发症风险的患者,颈动脉支架疗效并不劣于动脉内膜切除术。对患者随访5年,并未发现非手术相关卒中、全部卒中和生存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证实,如果需要对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干预,那么这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选择。

医脉通相关报道:【ACT1: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支架和内膜切除孰优孰劣?】

该研究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房颤检查展开。研究将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至两组,一组按照指南接受心电图监测,包括至少24小时的心电记录,包括至少24小时的心电记录,另一组患者在卒中后症状出现早期、卒中后3个月和卒中后6个月接受长程Holter(10天)监测,研究终点为房颤事件的发生。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60岁以上的卒中患者,与传统方式相比,使用3×10天的记录方式,房颤的检出率为传统方法的三倍;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卒中、TIA、死亡的数量减少。因此,对所有卒中患者都应进行长时间强化监测,以发现房颤,有助于治疗。

脑保护治疗临床研究中常为阴性结果,但在很多基础研究中显示有效,这是临床和基础之间的设计、思路等多种差异导致。

由于动物研究多为单中心研究,研究规模较小,结局及发表过程可能存在偏倚,近日出现了一种新型研究方法,颠覆了此前的基础研究方法,即“临床前多中心动物试验”。 Ulrich Dirnagl的团队由于使基础研究方法产生了变革,因而被授予Thomas Willis奖。

卒中早期是否使用降血压药物一直是临床争议的焦点。Philip M. Bath等人的团队探索了硝酸甘油透皮贴在急性卒中患者血压管理中的作用,评估了48小时内的卒中患者降压治疗能否改善卒中预后,并因此被授予该奖项。

研究结果显示,在伴高血压的急性卒中患者中,给予透皮硝酸甘油可降低血压,且安全性良好,但并没有改善患者功能,因此在患者卒中的最初几天,没有证据支持继续给予患者卒中前降压治疗。

然而,研究者在亚组分析中发现,在6小时之内使用硝酸甘油透皮贴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功能,这提示越早期对患者进行干预,效果越好。因此,研究者开展了RIGHT-2研究,以检测院前对患者使用硝酸甘油透皮贴的疗效。目前该研究仍在进行中。

由于对卒中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这一基础或临床研究终身成就奖被授予给Bo Norvving教授。

世界卒中日宣言的改变预示着人们对于卒中的关注点从关注残疾转变到关注认知,宣言提出,卒中后痴呆应该是卒中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改变被世界各个卒中相关组织所承认与采纳。

新的卒中日宣言以预防、识别以及治疗可治性痴呆为目标,提出如下内容:

?亚临床(无症状)卒中是临床卒中的5倍,这可能影响思维、情感和人格。

?所有的严重痴呆都有血管因素的参与,包括80%的AD。

?因此,我们需要:

  >>识别和治疗认知障碍的血管因素

  >>应该理解血管因素的存在可以倍增无症状神经变性病理改变,从而导致痴呆

  >>管理卒中、血管认知障碍、痴呆的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体力活动过少、肥胖、糖尿病、房颤)。鼓励定期测量血压,检查不规律心跳以识别房颤

  >>增强保护因素,例如教育、社会和身体健康环境

  >>整合痴呆和卒中预防策略,因为卒中可以预防某些痴呆

从1900年起,人们便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性痴呆这一概念,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提出多发梗死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90年代提出血管认知功能障碍。随着近年的发展,这一概念在临床中的受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去年直接卒中组织宣言的变化也可看出,对于脑血管病患者,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均应注意患者认知功能变化。

血管危险因素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影响到痴呆。脑血管结构的变化最终导致大血管梗死、小血管梗死、出血及低灌注事件的发生,导致胆碱酯酶的变化,引起血管功能下降。这可能是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