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内心足够强大 推荐十部经典的“颠覆三观”电影

2018-03-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鱼>是一部2003年出品的美国奇幻片,故事改编自丹尼尔·华勒斯(Daniel Wallace)于1998年出版的<大鱼老爸>(Big Fish)改编而成.由蒂姆·伯顿执导,由伊万·麦克格雷格.阿尔伯特·芬尼和杰西卡·兰格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纽约率先放映.电影以孩子的口吻来叙述其爸爸传奇的一生.爱德华·布鲁姆是个喜欢吹牛的老头,总喜欢炫耀年轻时旅行推销的经历,儿子并不相信,觉得父亲很虚荣浮夸,父子关系渐渐疏离.直到父亲不久于人世,儿子决定回去见父亲最后一

《大鱼》是一部2003年出品的美国奇幻片,故事改编自丹尼尔·华勒斯(Daniel Wallace)于1998年出版的《大鱼老爸》(Big Fish)改编而成。由蒂姆·伯顿执导,由伊万·麦克格雷格、阿尔伯特·芬尼和杰西卡·兰格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纽约率先放映。电影以孩子的口吻来叙述其爸爸传奇的一生。爱德华·布鲁姆是个喜欢吹牛的老头,总喜欢炫耀年轻时旅行推销的经历,儿子并不相信,觉得父亲很虚荣浮夸,父子关系渐渐疏离。直到父亲不久于人世,儿子决定回去见父亲最后一面,他终于领悟到父亲充满激情和想象的一生。

“爱”与“死”是蒂姆·伯顿电影循环往复的主题。在他的电影里,人物死亡是超现实玩笑,日常生活才是真正苦难,这体现了一种哥特式幽默感。《大鱼》这河流中的神话与之前作品比,离奇因素依旧,但阴暗的东西少了,没有了明显的善恶对立,色调更明朗,人物更欢快,技巧更花哨。影片不仅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幻想曲,更是抒情的家庭剧。与蒂姆·伯顿之前作品相比更情绪化,是视觉风格化的戏剧性故事,注重角色创造个人历史的愿望。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Malèna)是2000年发行的一部意大利剧情片,由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莫尼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主演。该片讲述二战时,13岁少年雷纳多迷上了当地一个比他大很多的少妇玛琳娜,她丈夫上了前线,而她的美貌招来当地妇女的妒忌和排斥。少年幻想着跟这个大姐姐重演电影里的浪漫片断。

在托尔纳托雷的“时空三部曲”中,采用线性叙事方式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相比另外两部,使他的“怀旧情绪”有了更直接的出口。不复杂的情节线铺展在色调美丽的画面下,随着音乐缓缓延伸。使电影本身具有整齐而又华丽的强大气场。

美国电影《撞车》是由保罗·哈吉斯执导,马特·狄龙、桑迪·牛顿、莱恩·菲利普等主演的犯罪影片。影片以多民族,多文化将相互交融的城市洛杉矶为背景,讲述了由一起普普通通的撞车事故而引发的一些种族歧视问题的故事。故事主题是美国社会的任何行为都会带上种族歧视的印记,这种现象是导致民间动乱的祸根。2004年9月10日在加拿大首映。该片曾获得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撞车》这部电影能够在第78届奥斯卡奖上击败当年的大热门《断背山》而获得最佳影片奖,不仅仅是出于它对于种族主义这种社会问题的关注,它还赢在表达影片中所表现出的技巧与流畅。作为一部聚焦社会议题的电影,《撞车》有着可称之为“崇高”的精神境界。

《天堂电影院》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菲利浦·诺瓦雷、萨瓦特利·卡西欧的故事片,该片讲述了由萨瓦特利·卡西欧扮演的多多,喜欢看放映师艾佛特放电影,在胶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该片获1990年第52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1989年第42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天堂电影院》的导演是擅长将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加以浪漫化的吉赛贝·托纳多雷,本片以意大利西西里岛詹卡多村庄中一家电影院为故事舞台,描述小孩子多多与“天堂电影院”的放映师阿佛列德的一段数十年忘年之交的感情,并旁及意大利人民对电影态度的感情变化,最后“天堂电影院”要拆卸了,大家回到小镇来给它送终。本片堪称是一封由影迷所写的“情书”,广泛引起全球电影爱好者的共鸣。

《21克》是由焦点电影公司 于2003年11月18日(北美)发行的一部现代生活类影片。该片是由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导演,吉勒莫·阿里加担任编剧。西恩·潘、娜奥米·沃茨、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等人主演。该片主要讲述了三位主人公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中,经历了失去与痛苦并从中得出21克说法,从而对人生的真谛有了更加深刻认识。

该片仅仅是一个关于悲哀命运陈述的电影,它展现了我们可以有多么脆弱和坚强;有时候,抛弃21克并非困难,然而生命原本如此:孤独、疲惫、致命的伤害、不能支撑的前行,还有对面伸过来的那双手,紧贴的身体,相互依靠的心灵。从总体上看,伊纳力图是向上走,这个命题以及实现这个命题本身的难度使这部电影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

《木兰花》是由Ghoulardi Film Company、新线电影公司、The Magnolia Project于1999年出品,由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执导,朱丽安·摩尔、威廉姆·H·梅西、汤姆·克鲁斯等领衔主演的剧情片。讲述一个已经破碎的家庭和好如初的故事。

《木兰花》是由与昆汀-塔伦蒂诺、查理-考夫曼(《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齐名的天才青年影人保尔-托马斯-安德森执导的第三部影片。被称为“主流电影领域的另类”的安德森一向擅长运用非约定俗成的叙事结构,并以日常生活中诸多琐碎之事来折射人生的真谛,其作品虽怪诞,但不失幽默及人性的成分。

在《木兰花》片三个小时之长的篇幅里,安德森运用插叙的手法巧妙地将一天24小时内平行发展的9个事件连缀起来,以父母与孩子、愤怒与宽恕、电视里的虚幻世界与真实生活、期盼与迷失、机会与错失、阳光与风暴等关系为切入点,阐述了世纪末“有些人寻求宽恕,有些人试图逃避”这一主题。汤姆·克鲁斯更因片中出色的演技夺得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奖。

《走出非洲》是环球影业出品的爱情片,由西德尼·波拉克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罗伯特·雷德福等主演。该片改编自卡伦·布里克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凯伦为了得到一个男爵夫人的称号而远嫁肯尼亚,后来她跟英国探险家邓尼斯产生感情的故事。1985年12月10日,该片在美国上映。1986年,影片获得第5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第43届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等奖项。

《走出非洲》是20世纪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文艺爱情片之一。该片制作精美,忠实再现了原著中描绘的肯尼亚原野广阔壮丽的异国风光。西德尼·波拉克不但在片中发挥了稳重的导演功力,更将很多最佳电影元素注入到这部电影中。出色的配乐和摄影,男女主角深情的演出,都让这部电影成为一部面面俱到的好片。

《走出非洲》是一部高品位、几乎没有商业痕迹的电影。它以一种含蓄的怀旧情调,表现了20世纪初人们面对现代文明的畸形发展而产生的反思与自省。影片通过故事情节、大量富有诗意的画面和主人公的自白,反映了以凯伦为代表的生活在殖民地的欧洲移民对于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他们对于土著民族古扑民风的眷顾。影片音乐在取材方面,也表现出了对于非洲民间音乐的尊重

《浪潮》是由丹尼斯·甘塞尔执导,约根·沃格尔、弗雷德里克·劳、马克思·雷迈特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08年3月13日在德国上映。该片改编自德国小说家托德·斯特拉瑟的同名小说,讲述了高中教师赖纳·文格尔通过课堂实验的形式带领学生体验法西斯独裁制度的故事。

《浪潮》通过一堂演习课程的诠释,严肃而有力的抨击了独裁教学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片中的“纳粹速成班”不仅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微缩的纳粹德国,也清晰地呈现了个体是如何被集体所异化。在《浪潮》中,观众几乎可以看到所有有关独裁的典型元素:没有原则的集体主义、泯灭个性、消除差异的制服,对异己的隔离与言论自由的取消等等。

《浪潮》上映后引起了影评人以及众多学者的强烈反响。该片是一个实验,更是一曲极权主义的葬歌。影片以一个极具戏剧张力的悲剧结尾告终,并且对于这场闹剧注入了导演深沉的思考以及深刻的批判。该片给观众提供了一副生动的集权主义画卷,同时也对现实世界中的“乌合之众”进行了形象的描摹

死亡诗社,外文名Dead Poets Society,又译为春风化雨;暴雨骄阳,是由罗宾·威廉姆斯、伊桑·霍克以及罗伯特·肖恩·莱纳德主演的一部励志电影,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学生之间的故事。该片获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死亡诗社》是一部人物众多的影片,且各有特色和性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潮,例如安德森课堂吟诗,诺克斯追求到了心爱的女孩,死亡诗人俱乐部聚会的情景等等。尼尔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自杀的一段成为全片的高潮,他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也是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背负着父母的厚望,尼尔始终在抗争这个残酷的现实,他在基丁的鼓励下,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可惜的是,尼尔在听到父亲要他转学的决定后,绝望地选择了自杀的道路。尼尔的死给影片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也为最后基丁的离校作出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