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任的子女 末代皇帝胞弟爱新觉罗 溥任先生

2018-01-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深秋,北京渐渐融入金黄.良辰美景,我却另有所思,自自然然地挂念鼓楼前.藏于深巷的那个小院,那个几近荒芜.而又蕴藏着许多历史故事的小院,和小院的主人.  

    深秋,北京渐渐融入金黄。良辰美景,我却另有所思,自自然然地挂念鼓楼前、藏于深巷的那个小院,那个几近荒芜、而又蕴藏着许多历史故事的小院,和小院的主人。

    1981年秋天,经友人介绍,我专程去拜访末代皇帝溥仪的四弟溥任先生。行前,友人一再叮嘱,溥老平素以金友之行名于世,他甘于淡泊,喜欢平静,极少谈及爱新觉罗及其家事,所以,见面要称金老师,免得访问受阻。

    这是京城一处很古旧的普通住家。一抹斑驳矮墙,闪出两扇简陋的木门。什么门楼、门墩之类的装饰,一概皆无。连起码的门面都没有,这难道就是当年赫赫皇族后裔的家?我迟疑着按响了门铃。

    应声开门的正是金友之老师。他高高的个子,满脸微笑,一身儿洗得发白的蓝涤卡中山服,甭问,看模样就很像溥仪,只是比他更精神、更魁梧。金老师客客气气地在前面引路,穿过一重小院,进入主人起居的三合正院,金老师止步了,他谦和地让进、让座、让茶,然后静静地听我说明来意。

出乎意料,他沉思了片刻,还是同意为我所在的刊物写稿,只是说明,只写些他熟悉的昔日王府的生活趣事。他主笔的“醇亲王府的回忆”连载了一段时间,我因此和溥任先生的交往不断加深,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日子长了,我也从频繁的接触中,对溥任先生和他的夫人张茂滢女士的为人处事,有了更具体的了解,深深感到这是一位出身不凡家庭的平凡老人。

    金友之老师本名爱新觉罗·溥任。1918年出生在北京什刹海北岸醇亲王府(今宋庆龄北京故居)。按照当时颁发的“优待皇室条件”,那时,醇亲王府依然维系着昔日的显赫。说这个醇亲王府不同凡响,是因为这一家三世“两度潜龙”,先后出过两位皇帝:一位是溥任的二伯父光绪皇帝,另一位是他的大哥宣统皇帝。他是醇亲王的第三代传人。

又一个少有的炎热而漫长的夏天甫过,我应约走进满径花草的小院。溥任先生说,今年的牵牛花开得特别好,紫色白边,“小喇叭”张着小嘴儿爬得满墙满地。我即景生情,就势儿请溥任先生在花丛中留个影。这次谈话的内容大多集中在他父亲载沣老先生的几件往事——

    我父亲(载沣)有四个儿子:大哥溥仪,1967年病故。二哥溥杰,1994年3月去世。三哥溥倛,幼年早殇。我落生那年,父亲已经35岁了。但是从我一出生,到1951年我父亲病逝,我一直同父亲在一起。

父亲时常对我讲,你的祖父(奕譞)虽然位极人臣,官衔屡加,被赐以“亲王双俸”、“世袭罔替”的殊勋,进宫恩赐“紫禁城内乘坐四人轿”。但他身居庙堂高位,深知政治风浪的险恶,常有高不胜寒、如履薄冰之感。

所以他为人谦抑,遇事退让,无事不小心、无处不谨慎,常怀戒惧心理。比如,府里的堂号,他不附庸风雅,而是起名“思谦堂”、“九思堂”、“退省斋”;自己的号是“朴庵”、“退潜居士”。他的次子载湉被慈禧立为皇帝以后,忧惧心理更加强烈。

他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力辞一连串恩赐的官衔,表明自己在政治上没有野心,克己奉公,安分守己,就连日常使用和陈设的物品上,也常常刻字留文,借以警示自己,教训子孙。

    我记得父亲写字时,总要使用祖父遗留下的一把象牙镇尺,微黄的尺面上刻着祖父手书的“闲可养心退思补过”,表明他希冀在难得的清闲中,既可养心,又能补过,落得安享太平。当然,对已然深陷政治漩涡的祖父来说,这八个意味深长的字,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我家正堂的条案上,曾摆放过一件黄铜制作的“欹器”。父亲告诉我,那是祖父在光绪十五年(1898)二月,仿照古书的记载,请能工巧匠专门制作的。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鲁桓公的庙堂里见到这个“宥坐之器”(置于人君座右的警示之器)。那意思是告诫人们“满招损,谦受益”。后来,光绪皇帝也叫人做了一个欹器,摆在宫里,警示自己。

    奕譞五十大寿时,叫人按照他的意思,精心制作了一面桦木镜。说着,溥任先生从柜中取出了这件文物。只见淡黄的桦木镜面镌刻着他的手书:“有镜之名无其用,吾人鉴之宜自重”14个翠绿的字,很醒目,也很耐人寻味。

我反复把玩,照照自己,照照窗外,什么也反映不出来,只有木镜上的字闪着绿光。镜面照不出人,也照不出景,真的是“有镜之名无其用”,我哑然失笑了。溥任先生一旁看着,也绷不住笑了。俗话说,木头眼镜看不透;那做个木头镜子,不是更让人照不见、看不透吗?这又所为何来呢?

    溥任先生引我走进他的书房兼卧室,指着墙上一帧古字说:“这是我祖父为后代子孙亲笔书写的治家格言,要求我们每个孩子都要做到能背会讲。当时挂在我祖母的屋内,为的是我们每天请安时都能看得见。”说着,溥任先生念了起来: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

借问此理是若何?儿孙钱多胆也大。

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少,产也少,后来儿孙祸也少。

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

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右古歌,词俚而味长,录以自儆。

                     退潜居士”

    我凝视着挂在卧室东墙上的格言真迹,篇幅不大,绢片已呈古铜色,奕譞端正的楷书一丝不苟,十分醒目。原来这幅格言因为长时间卷着收藏,受潮粘连,已经不能打开。多亏高明的装裱匠把几尽粉碎的绢片展开,重新装裱,恢复原貌,令人叫绝!

    而更令人赞叹的是,奕譞的治家格言真迹不仅历尽战争动乱,幸存至今;而且格言的精神果然不走样地传到今天,使他的子孙们不仅铭记,而且能行。

    1931年溥仪去了东北,1932年他出任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3月改称“满洲帝国皇帝”,溥任和父亲依然住在天津。溥任十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带着他以私人身份去了趟长春,看望溥仪和二哥溥杰。去后见他处处受制于日本人,心里很别扭。当时溥仪不觉悟,觉得自己又当上了皇帝。父亲背着溥仪跟溥任说,当人家的儿皇帝有什么好?连石敬塘都不如!

    1947年,溥任先生在父亲的支持下,利用府里的空房办了个竞业小学,取兢兢业业的意思。载沣是董事长,溥任是校长,妹妹当老师,人手不够,溥任也代课,因为小学是私立的,全靠变卖家里的东西维持。但大家心齐,肯出力,小学办得很有气色,好的时候有200多名学生。

    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进驻王府正宅,特务机关也看中了这座幽深的王府,里面秘设了监狱。溥任一家搬到了西侧的花园里。载沣病重,只能坐轮椅活动。全家里里外外、大事小情全靠20多岁的溥任一力担承。那时,大哥溥仪二哥溥杰自满洲国覆灭后生死不知;解放大军势如破竹、围困北京事态不明,而每日艰难不安的生活又受到府内军、特的骚扰,困苦可知。“那真是度日如年哪!”溥任回忆说。

    1949年1月30日北京和平解放,盘踞府里的军队、特务一扫而光。王府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卧病在床的载沣心里总不轻松。全家赖以生存的王府产业会不会被人民政府没收,一家老小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答案出人意料,又令全家皆大欢喜。当时的市领导请示了中央,醇王府做为载沣的私产,政府可以出钱收购,以解当时办公用房短缺之急。1949年10月,载沣让溥任出面把王府出售给高级工业学校,同年底,全家迁到东城魏家胡同一个挺大的宅院。

1953年3月,遵父命,溥任把王府的金印、银册等40多件珍贵文物和《廿四史》等七千多册珍版图书无偿献给国家文物局。此后,还陆续把府藏的一大批图书献给北京大学、北京图书馆等单位。

载沣还率先废除了繁文缛礼,欣然同意七女韫欢与一个平民的自由恋爱,并派溥任作代表出席了韫欢和他爱人乔宏志的集体婚礼。这时传来确切的消息:溥仪和溥杰还活着,正在苏联战俘营接受改造。

载沣释然了,他相信在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大有希望。1953年2月3日,第二代醇亲王、宣统皇帝的生父、清王朝最后一位监国摄政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爱新觉罗·载沣先生因患尿毒症在北京家中病逝。离他68岁生日仅差几天。溥任先生操办了丧事。将父亲安葬在北京西郊福田公墓。

    1960年1月26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亲切地接见了特赦回来的溥仪及其家族的成员。他对溥仪说、、、、、、(未完)

更多精彩内容请参见《老人天地》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