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教授 对话:人大教授温铁军畅谈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

2017-10-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话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 畅谈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    温铁军,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研究"三农"问题专家.他独到的视角.新颖的见解.深刻的思想以及充盈在字里行间的忧国忧民之情,让不少中国人牢牢记住了一个叫"温铁军"的经济学家.    2010年10月,记者有幸采访了来到武进考察农业发展的这位"三农专家".     记者问:此次温教授来到武进区,重点考察的项目是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为什么温教授如此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到底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或者

对话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 畅谈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

    温铁军,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研究"三农"问题专家。他独到的视角、新颖的见解、深刻的思想以及充盈在字里行间的忧国忧民之情,让不少中国人牢牢记住了一个叫"温铁军"的经济学家。

    2010年10月,记者有幸采访了来到武进考察农业发展的这位"三农专家"。     记者问:此次温教授来到武进区,重点考察的项目是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为什么温教授如此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到底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来说,重要意义在哪?武进是否具备了跻身先进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模的条件?为什么温教授会选择武进作为示范点?     温铁军:首先得说,2007年中央在"十七大"之后,中国发展的理念从邓小平同志推进的改革开放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时代,到江泽民同志强调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时期,直至十七大,完善为四个文明,那就是加入了生态文明。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与生态文明发展包括与政治文明发展更相关的是包容式发展。

以往过分偏重产业(轻资本发展)的排斥性别发展,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包容性发展。     常州市乃至江苏省发展过程中,如何看待"三农"问题,为何要强调农民要排在第一位。

这是因为1999年,中央指出要以人为本,在内部的政策文件中,以人为本在中国,就是要以食为本,得以农民为本,这是由中国的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决定的。     江泽民同志1998年提出的"三个代表"中,有一个代表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中国人民的最大多数恰恰就是农民,因此必须代表农民的毅力;现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包容性发展,一定不能排斥农民、不能排斥农村、也不是农业占比越低越好。

包容性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可持续的概念。"十七大"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发展经验中,创造出所谓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清晰的形成一个框架,那就要四个文明一起抓,不仅是我们过去强调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乃至于生态文明,人类正在朝向可持续的目标而努力。

    目前来说,大家现在吃的东西没有一样是绝对安全的,过去追求数量年代,叫做农业产业化。既然我们看重市场,那就注意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变化的前提是社会变化,今年有两个数据,第一是社科院公布的中国的中产阶级人群超过了3亿,另一个是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中产阶级人群超过了8亿,3亿意味着超过了美国的全部人口,欧洲中产阶级也不如中国,他们需要的不是化学化的产品,中产阶级第一需求是安全性,现在的数量型供给不能满足需求。

    作为苏南发达地区,武进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阶段,中产阶级增多,让武进发展现代化农业园区有了基础,所以,我们选择武进嘉泽地区作为试验区,正式开始我们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武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记者:既然武进有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基础,那么,温教授的团队如何确保在武进实验成功呢?     温铁军:中产阶级的需求在质量方面、安全需求上非常强烈,城市化过程中被忽略的问题,必须按照我的方法搞,默许了我们就做,三年之后你再看,三年之内别看,因为土地过量使用化肥,我不可能在三年之内让土壤恢复成可以实施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土壤,已经过量使用化肥,三年不要问我要成绩,现在北京海淀区可以来看了,把农业变成一个全产业,全产业的概念产生了,农业不再是第一产业的概念,因为第一产业不可能让要素得到很高定价,只有在第二、或者第三产业的时候,要素才能被重新定价,才有农民提高收入的可能。

农民收入,就靠第一产业,让农民信它,门都没有,苏南地区人均不到一亩地,所以一定是全产业概念,把第三产业装进来,装进来了,第三产业对要素的重新定价作用才能使农民的收入真正有所提高。

    什么是第三产业,那就是把金融、保险、饭店、旅游、餐饮、娱乐、批发所有的包括休闲、体验全部装进去,才有可能变成全产业的概念,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农民的增加值,一系列高附加值的领域进来,才能起得来。

在北京郊区干的就是这事,在武进,我们想复制这个模式。     记者: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武进得到延续,是一种原有成果的延续?还是更深层面的探索?对全国来说,有什么更大的积极意义么?     温铁军:在日韩、欧洲,很多农业已经变成一个体验农业。

宁可农业产量低,但具有了体验农业的功能、生态、环保等一系列功能的农业。

所以不能按照一般的稻米的价格去定价。在河南兰考贫困县,北京市民到那去认稻田,再有灾也别怕,成本不用管,因为他有社会责任,将来的农业,农博园的发展不再是数量经济时代的发展,很多新内涵充实进来,良渚文化优良传统高度结合进来。

个性的需求导致了多样化的生产,个性化的生产,今天的农博园绝对不能追求过去的数量化模式,面对市场的变化,如何来安排农博园的内涵,这应该是新的问题,大的方向性问题,不是虚的东西,而是与具体的项目设计相关。

    8年前,我们做此类农业,养毛驴,我们一定把毛驴牵回来,这仅仅是个象征,就比如拖拉机没油了,我们还有蓄力,将来农博园内作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所有的石油消费机械停在外边,进去坐毛驴车。

    记者:时下的竞争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温教授既然选择武进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园试验区,面对市场的发展需求,是否有更大的规划呢?     温铁军:大型商业资本操作公平贸易,一定强调可持续,供货商是合作社,不得有不良的劳工记录,限制了公平贸易是以人为本、体现可持续发展、产品一定是有机的,在我们现在的做法中,一定会体现出来。

我们把我们的题材包装进去,这就够了,产生的附加值,比工业产生的附加值高的多,从利润来讲,立体循环的农业利润率大大高于工业利润率,立体循环经济农业,一般会在130%以上,比制造业5%的利润高的多,既然作为全产业,那就不是在农民那得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公司化、公司化的规范运作来产生税收,那是下一步的做法。

目前,我们要打造产业基础,形成题材,以题材支撑品牌,以品牌反馈基地化。

    将来,我们的销售模式一定要依靠网络,公司可能不大,来就看到生态循环系统,所有的点都是生态有机产品,变成一套题材,使人们相信,但是不靠广告,我们这是零排放,所有的都是吸碳的,加入碳交易市场,那嘉泽的产业就是吸碳领域的产业。

    在将来,我们的国际化推广中,我们变成向外输出,整套体系制定,我们是标准的制定者、价格的决定者、价格制定权收益,是制度收益,大于一般的生产收益,当然,这都是未来考虑的。     记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