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工黄河 杨度词沈心工《黄河》]杨度书法

2017-10-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法律新闻主页 >> 图片大全 >> 正文图片大全485人浏览 0人评论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12-8 14:52:07印度电影欲体

法律新闻主页 >> 图片大全 >> 正文图片大全

485人浏览 0人评论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12-8 14:52:07

印度电影欲体焚情最毒美人心2精彩片段赏析

精彩内容:

沈心工(1870~1947)

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龙旗一面飘飘,铜鼓咚咚咚咚敲。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到身体好。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

——摘自《男儿第一志气高》

沈心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届师范生,他在南洋公学学习期间参与编撰《蒙学课本》是中国人第一套自编新式教科书,为中国现代教科书发展奠定极为重要的基础。

他被李叔同称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从1903年在学校创立唱歌课,开创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先河。

他以歌作戈,被称之为“学堂乐歌之父”,创作乐歌一百八十余首,点燃晚清声势浩大的学堂乐歌运动。这种朝气蓬勃、热情向上的学校唱歌,对积贫积弱、民心涣散的中国人来说,不啻为一剂救世良方,奏响了中华民族自强与振兴时代乐章,其中大量经典之作,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的最高成就,也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科书之嚆矢。

学堂里飘出的歌声

1901年,因南洋公学外院生按质量高低陆续升入中院后即停办。为了选取优秀中院生,南洋公学校长何嗣焜建议设立附属小学。劳乃宣担任南洋公学总理后正式开办了附属小学,定名为“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堂”,师范生陈懋治担任总教(即校长),此乃中国公立小学之始。

1902年4月,沈心工自费东渡日本,与鲁迅同期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开始致力于学堂乐歌研究。1902年11月,他在日本江户留学生会馆发起举办“音乐讲习会”,请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米次郎(1868~1940)赴会为大家授课,在其指导下,沈心工系统研习西洋音乐,并开始了乐歌的创作。

1902年的学堂乐歌开篇作——《男儿志气高》就是沈心工留学日本东京时借鉴日本歌曲《手戏》曲调填词创作的处女作。1904年出版后不胫而走,传遍全国、风靡一时。

“吾国兴学之初,各校课程皆缺唱歌一门。自余东游得东京师范学校唱歌教授铃木米次郎先生之指教,略知乐歌门径。癸卯归国,即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当教员,于是歌舞开始矣。首先请余兼课者,为务本女塾。而南洋中学亦请余兼课。凡在各校上课时,辄见窗门之外,人影群集,盖听课之人也。畹九欲谋乐歌之普及,乃在务本校舍设‘乐歌讲习会’,延余主任其事。会员四五十人,皆成年之士。歌声雄壮,逸兴横飞”

——沈心工

“吾国十余年前,学校课唱歌者尚少。沈君心工雅意提倡,自制歌词任教授,一时从而和之如响。斯应论蓝筚开山之功,沈君足于其间占一席焉。”

——黄炎培

1904年,沈心工编辑《学校唱歌集(初集)》由文明书局出版。他在“凡例”中写道:“修身养经诸科,尤为沉闷,不得不籍此而振励之。”编辑此书乃“务求鼓舞其兴会,开展其胸襟,卑不致有萎靡不振之志”,且“此本人所实地经验者也”。

有着师范教育背景的沈心工在初集中为部分乐歌编配了游戏规则,以求益于儿童歌唱、记忆,并将图示附于书的末尾。但在教学中,沈心工意识到这种排版不便于教师、儿童翻看使用,故在排版时将图示附于每首乐歌之后。

1906年,《学校唱歌集(二集)》也由文明书局出版,乐歌词意浅显易懂、形式活泼。曾与沈心工一起编撰《蒙学课本》的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校长陈懋治在《学校唱歌集(二集)》“序”中写道: “学校歌词不难于协雅,而难于协俗……求所谓质直如话而又神味隽永者,自沈君叔逵所著外,盖不数见也。

”称道作者“志在改良社会”教育儿童“修身”养性,精神可嘉。不久,《学校唱歌集》后第三集也相继出版。《学校唱歌集》是我国第一套音乐教科书,出版后影响很大,有效的推进了学堂乐歌运动的开展,其中大量歌曲广为流传。钱仁康在《学堂乐歌考源》中写道:

光绪三十年(1904)沈心工把此歌收入他所编的《学校唱歌集》第一集出版后,此歌不胫而走,传遍全国,大有家喻户晓之概。李叔同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版的《音乐小杂志》的《昨非小录》(按:应为《昨非录》,作者注文中说:“学唱歌者音阶半通,即高唱‘男儿第一志气高’之歌;学风琴者手法未谙,即手挥‘5566553’之曲。

”当时《体操》一歌广泛传唱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其后数十年中依然广泛传唱,流行不衰。

1911年出版的《二十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中还专门描写了女学生在集会上用风琴伴唱沈心工《女学歌》时的生动场面,乐歌之风靡可见一斑。

《心工唱歌集》

沈心工编写学堂乐歌,主要集中在1902年至1927年间,达一百八十多首。从1904年起,沈心工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初集)》(1904年)、《学校唱歌集(二集)》(1906年)、《学校唱歌集(三集)》(1907年),《重编学校唱歌集》一至六集(1911年),《民国唱歌集》一至四集(1912年)。

他还翻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1905年)。1937年,他精选八十三首歌曲,汇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沈心工所编的乐歌也大量被选入他人编撰的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中,如孙振麒在1904年首版、翌年再版的《小学新唱歌》中就采纳了不少沈心工所编写的乐歌。

沈心工早年的乐歌多以选曲填词为主,初期多用日本的学校歌曲。1911年2月,沈心工任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主事”(即校长),5月编辑《重编学校唱歌集》一至六集交上海文明书局付印。在《重编学校唱歌集》六集的歌曲中,已经有不少德、法、英、美民歌的曲调,这大大扩充了学校歌曲的容量,也成就了最早的西方音乐“引渡”。

同时,沈心工注重儿童身心发展之规律,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等等,这些都是十分可贵的。黄炎培1915年为《重编学校唱歌集》作“序”,写道:“沈君之所以足为我教育界良导师者,不惟以其得风气先,尤以其所制小学用歌词,大注意儿童心理,其所取材与其文字程度,能通俗而不俚,其味隽而浅。虽至今日作者如林,绝不因此减其价值,且与岁月同增进焉。”

1913年2月,沈心工编撰的《民国唱歌集》四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套教科书基本上延续了《学校唱歌集》的谱曲方法与特点,乐歌中也有出现一曲多词的搭配。在题材方面,虽描绘大自然和鼓励儿童勤奋好学的儿歌居多,却也有意识地选取了部分地理、物理、历史、数学等与它科联系的乐歌,如有《文房四友》、《十八省》、《八大行星》、《磁石》、《数学游戏》等。

沈心工编写的歌曲,贯穿着比较浓厚的鼓吹“富国强兵”的爱国精神和积极宣扬民主主义的新思想与发展新文化的基本内容。他希望学童们以昂扬的斗志、奋发图强,带领中华民族气宇轩昂地立足于世界。为此,他创作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国》等,有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美哉中华》等,有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电报》、《纺织》等震撼时代的学堂乐歌。

后来,他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用乐歌曲调填词的革命歌曲,更为世人所熟知。如著名的《工农兵联合歌》是用《中国男儿》的曲调。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歌》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冲锋歌》,都是用沈心工所编《民国唱歌集》中的《蝶与燕》和《剪辫》的曲调填词的。

在沈心工的乐歌作品中,《黄河》表达了中华儿女在屡受列强侵凌下誓死抗敌的意志,展现出宏大气魄和强烈激情,特别是后半部声调铿锵有力,生动地传递出中华爱国青年面对祖国山河破碎,立志投笔从戎、为国捐躯的慨然之情。

黄自在《心工唱歌集》“序”中写道:“其中我最爱《黄河》一首非,这个调子非常的雄沉慷慨,恰切歌词的精神,国人自制学校歌曲有此气魄,实不多观。”1992年11月16日,在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会举办的“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评选活动中,经艺术委员会通过,《黄河》入选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第一首歌曲。

1911-1927年,沈心工担任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校长。他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唱歌要求有较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善于描写儿童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些事物,使儿童感到亲切。汪毓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评价沈心工是“最先有意识地针对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的特点来编写乐歌教科书的一位作者。”

如《竹马》的歌词:

小小儿童志气高,要想马上立功劳。两腿夹着一竿竹,洋洋得意跳也跳。

又如《春游》的歌词:

云淡风轻,微雨初晴,假期恰遇良辰。既栉我发,复整我襟,出游以写幽情。绿荫为盖,芳草为茵,此间空气清新。歌声履声,一程半程,与子偕行,偕行。

作为第一个把简谱从日本引进我国的音乐教育家, 沈心工在教授简谱过程中,为了让孩子们记住“刀、来、米、法、索、拉、习”七个唱名,他就用近似上海方言的谐音,编成“独览梅花扫腊雪”的诗句,对照唱名进行教学,孩子们很感兴趣,很快就记住了。沈心工不仅自己编写乐歌教科书,也将日本的乐歌翻译到中国,让国人了解并借鉴日本的教育方法和体制。

1905年翻译出版的《小学唱歌教授法》原为日本石原重雄所著,共分为七章,分别从“唱歌科之地位”、“唱歌课之目的”、“教材之选择”、“儿童之声音”、“教授之方法”、“教案例”、“教授上之注意”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他指出音乐的社会功能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以翼小儿之通达者,智育之事也;唤小儿之美情,而敏锐其感受性者,美育之事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倡导美育教育,“欲感动一时之人情者,必制一时适宜之音乐,此自然之势也。”陈懋治为《小学唱歌教授法》作“序”中提到“今日学校音乐阙如,不得不取益于外。君故通音律,盍往学之,以为我国他日乐界改良之初祖乎。”

(上摘自《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在商务印书馆官方微店选购您心仪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