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雄才发墨 “国之瑰宝”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所引发的书画鉴定纷争(一)

2017-10-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傅抱石金刚坡时期假画事件是二十世纪末涉及鉴定纷争的一件大事.还有一件轰动书画鉴定界的鉴定纠纷事件是二十一世纪初,发生在广东的著名岭南画派大师

傅抱石金刚坡时期假画事件是二十世纪末涉及鉴定纷争的一件大事。还有一件轰动书画鉴定界的鉴定纠纷事件是二十一世纪初,发生在广东的著名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关山月作品上。

2005年3月,广东珠海市博物馆举办了"国之瑰宝——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展出黎雄才作品三十四件,关山月作品四件,共计三十八件。这对珠海这座文化底蕴并不是很深厚的城市来说,显然是一件轰动的大事,受到了珠海市政府、艺术界人士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这本来是一件有利于推广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人们艺术修养的好事。然而,在展览开幕后,紧接着却发生了一连串令人意想不到的尴尬事件。

首先是关山月之女关怡、黎雄才之子黎捷,还有广州美院教授、关山月女婿陈章绩、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研究部主任陈湘波、黎雄才先生老助手黎振东等闻讯亲赴展览现场,痛斥全场三十八件作品全系伪作。由广东省文艺家权益保障委员会组织了一批岭南画家专程到珠海对作品进行现场鉴定。

其中有广东省美协副主席王玉珏、广州美院国画系主任梁世雄、副主任陈金章、广州美院关山月研究室主任陈振国等。他们在看了展览作品后,也一致认为均是赝品。

这些画无论用色、用笔还是题款的书法,都比真品差得太远。陈湘波指出,展览中的《石上泉声带雨秋》原作由关老于1997年捐赠给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是关老晚年代表作之一,数年来除了在深圳美术馆内展出过,从未外借,目前收藏在美术馆的画库中。

珠海博物馆这幅作品显然是伪作。从1947年起就师从关山月、黎雄才的陈金章在看过了所有画作之后下了结论:"没有看到一幅真的,全是假的!"他说,这些假画,多数东拼西凑,但画作风格相当统一,应该出自同一批人之手。

据珠海市博物馆尚副馆长说,在画展举办之前,博物馆进行了简单的鉴定,主要依据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的《黎雄才作品集粹》。对此,陈金章指出书里的画也全是假的。黎雄才先生的老助手黎振东是当时画册出版的见证人。

他透露,当时有人拿来几张黎老的原作给黎老夫人看,说要结集出版。但是合同签订之后,刊载在书上的画作竟然全部被换了。此事经过广东省各家媒体争相报道,在全国艺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随后,这批展览作品的提供者,香港艺术品收藏家陈瀚文携带展品中的十二件到北京,请北京的权威鉴定家进行鉴定。参与鉴定的有时任国家近现代书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的史树青、中国美协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杨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臣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中国《美术》杂志主编王仲、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梁江等全国权威鉴定家。

其中,杨新、梁江毕业于广州美院,曾是黎雄才的学生,另外几位专家与黎雄才也有很长时间的艺术交往。

他们一起鉴定后的结果与广东鉴定专家的结论完全相反,即一致认为这十二幅画作不仅是真品,并且其中不乏两位大师一生创作中的精品。更为戏剧性的是,在鉴定结束后,国家博物馆当即决定收藏这批藏品中的两幅作为馆藏。

据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只有五次接受社会上私人捐赠,而这是第六次。至此,黎雄才、关山月作品的真真伪伪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事件当事人双方后来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解决,但事实证明,关于书画真伪的判定很难以法庭来裁决,最终的结果还是不了了之,没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