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林徽因 林徽因在川南古镇李庄的岁月

2017-10-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7年1月10日,阴,前一天晚上的一场小雨,使美丽的川南古镇李庄笼罩在寒冬的薄雾中,也将古镇上坝月亮田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彻底地清洗了一遍

2017年1月10日,阴,前一天晚上的一场小雨,使美丽的川南古镇李庄笼罩在寒冬的薄雾中,也将古镇上坝月亮田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彻底地清洗了一遍。天空灰蒙蒙的,凛冽的江风吹得人刺痛。这个长江边上的院落,在葱郁的竹林簇拥下,格外宁静。院落门口,矗立着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的雕像。屋内,还原当年情景的件件物品,栩栩如生。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大师们在这个川南小镇工作和学习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70多年前,在这个偏僻安静的地方,一代才女林徽因度过了她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从大家闺秀到流落天涯,她褪去锦衣玉食,古镇的“粗茶”,让这位女神经历了人生艰辛和寂寞。

怜惜

气候加重病情 清瘦得让人心疼

“李庄!李庄!”1940年12月13日上午,林徽因带着年迈的母亲和一双儿女,辗转来到川南长江边的这个小镇。当摇摇晃晃的木船驶到李庄时,孩子们高兴地同声大喊。

随后,林徽因一家被安排到离李庄场镇约两里外的上坝月亮田民居,那是一座竹林深处古色古香的农舍,也是当时中国营造学社“社址”。

李庄是一个气候比较阴冷潮湿的地方,对于曾患肺病的林徽因来说,很不利。此时,颠簸流离中的丈夫梁思成还未到达李庄。“妈妈就是在这里失去了健康。”梁再冰曾回忆:“我们一家在这里住了五年多,直到1946年夏天才离开。”

1941年春节前,林徽因的肺结核症复发,病势来得极为凶猛,连续几个星期高烧到40度不退,夜间盗汗不止。当时的李庄,医疗条件极差,没有抗生素类药物,更没有肺病特效药。梁再冰早上起床时,常常看到林徽因床边挂着许多被汗湿透了的毛巾。

“妈妈身边没有任何医生或护理人员,当时11岁的我和8岁的弟弟太小,外婆年纪又太大,可怜的妈妈只能独自一人,苦苦挣扎。”梁再冰回忆说:“看到她一天比一天病得厉害,我那时真怕会失去妈妈,但又不能给她以任何实际的帮助。”

林徽因经常发烧卧床,再没有享受过健康人的快乐。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还是在农舍里,写下那首脍炙人口的《十一月的小村》。

先期到达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先生,常常感叹,那时的林徽因,清瘦得让人心疼。

艰难

菜油灯下缝补 粗茶淡饭度日

两间陋室低矮、阴暗、潮湿,竹篾抹泥为墙,顶上席棚蛇鼠出没,没有自来水和电灯,煤油也须节约使用,夜间只能靠一两盏油灯照明。家里唯一能给林徽因养病用的“软床”,是一张摇摇晃晃的帆布行军床。除了病痛,艰苦的生活环境,更是让出生名门的林徽因过上了前所未有的窘迫生活。

1941年4月,去重庆请求国民政府教育部资助营造学社经费的梁思成回到李庄,开始着手《中国建筑史》的写作。在写作的日子里,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他们的薪水,大都用来买了昂贵的药品,再加上抗战后期物价上涨如脱缰之马,梁思成、林徽因的生活,更加艰难。

在那些拮据的日子里,林徽因撑着病体,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家人缝补那几乎不能再补的衣服,除了冬天能穿布鞋外,其他季节孩子们只能赤脚或穿草鞋。吃的更是粗茶淡饭,南瓜、茄子、豇豆都成了主食。困窘之极时,束手无策的梁思成只好到宜宾当卖自己不能离身的帕克钢笔、手表,以换取充饥的食品。

有一天下午,梁思成提着两条活蹦乱跳的草鱼回家,在孩子们的欢呼雀耀中,他诙谐地说:“这块手表红烧了吧!”据梁从诫回忆,当时那种情况下,偶尔有朋友从重庆或昆明带来一小罐奶粉,就算是林徽因难得的高级营养品。后来,傅斯年实在看不下去了,悄悄给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介石写信,恳请对梁林一家给予救济。

抗战岁月,山河破碎,那一段粗茶淡饭,有苦有乐的日子,在林徽因的人生中,成为了难忘的回忆。

慰藉

“太太的客厅” 拂去阴霾和苦楚

北平北总布胡同3号,梁氏夫妇的居所,曾经是众多学者和文化精英聚集的地方,时人称“太太的客厅”。在那里,风华绝代、才情横溢的林徽因成为主角,如众星捧月,更是吸引了徐志摩、金岳霖等的倾慕。当林徽因一家迁至李庄后,这个“客厅”也跟着来到了古镇。

除了生活条件的改变,1941年4月,梁思成又为林徽因带来了三弟林恒阵亡的噩耗,使她在精神上又遭受到一次沉重打击。病痛与失去亲人的悲伤,让病榻上的林徽因,内心充满了苦楚,钻心入肺。

林徽因内心的苦楚,牵动着一些好心人敏感的神经。1941年秋天,金岳霖千里迢迢从昆明到李庄休假。他的到来,为林徽因一家带来了春天般的喜悦。为了给林徽因补身体,金岳霖从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拿出一部分,买来了十几只雏鸡饲养。老金是养鸡能手,把这些鸡养得非常好,不仅没生病,还下蛋了。这让身处窘境的林徽因精神上得到一丝慰藉。

1942年,梁林家来客最勤。梁思庄、费正清、英国驻重庆大使馆战时科学参赞李约瑟等人,陆续到梁林家“太太的客厅”做客。日常,林徽因的善良也常常吸引了当时迁至李庄的同济大学的学生们到此。据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先生回忆,当时还是同济医学院学生的他,除了进行爱国教育时去梁林家书院,他和同学们还经常抽空去书院看书读报。

虽然拮据,但只要学生们到书院,有时,林徽因都会给他们发一块巧克力,让学生们非常感动。

在李庄,林徽因有惆怅、有无奈、有喜悦。仅有的一架留声机和几张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唱片,成了她的精神粮食。

也许,正是这些惆怅、无奈与喜悦的交错,填补了病痛中的林徽因寂寞的心,拂去了阴霾和苦楚。

才女,美成了一个传说

漫步李庄古镇,青石板铺就的台阶,滚滚滔滔的长江,从脚下流过,流来流去许多美好的故事和传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代才女林徽因,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如今,人们一看到闪闪发光的国徽,便会想到这位才女。 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耸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独特和极具民族风格的底坐花纹和浮雕设计,凝聚着林徽因一生的心血。

李庄古镇的岁月,成为她生命中一朵美丽的浪花。

风华绝代的林徽因究竟有多美?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一首首情诗,表达了无穷的爱慕。

美在外表,才华横溢,林徽因,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