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名世后代在岳西

2017-07-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养生之道网导读:古今中外频道为您提供戴名世后代在岳西的相关资料记载,更多有关戴名世后代在岳西的历史事迹,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古今中外专区.笔者于偶然机会,通过岳

养生之道网导读:古今中外频道为您提供戴名世后代在岳西的相关资料记载,更多有关戴名世后代在岳西的历史事迹,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古今中外专区。

笔者于偶然机会,通过岳西县中医院杨永森医生得知,清初"三大文字狱"之一的《南山集》案首犯戴明世,当年有一子侥幸逃脱,改名换姓,繁衍子孙。杨医生就是戴明世的后代。天可怜见,忠良不绝后代。今将消息发布于此,一解天下人三百年悬念之心。

戴名世(1653~1713) 字田有,一字褐夫,号南山,别号忧庵。安徽桐城人。因家居桐城南山,后世遂称"南山先生",也称"潜虚先生"。 戴是清朝著名文学家,"桐城派"奠基人。因为《南山集》案被康熙皇帝冤杀,且株连九族。

戴名世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乡试,二十六年,以贡生补为正兰旗教习,授知县,因愤于"悠悠斯世,无可与语",不就;漫游燕、越、齐、 鲁、越之间。康熙四十四年,戴赴顺天乡试,中第五十七名举人;第二年参加会试,未中,复于康熙四十八年再试,中会试第一名,殿试以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在京供职,参与明史馆的编纂工作。

时过两年,左都御史赵申乔,据戴《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戴 "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

由是,《南山集》案 发,戴与方苞、赵士麟、王英谟等三十二人被录下狱,受牵连者达300余人。刑部据上意宣布:"其弟平世斩决,其祖、父、子孙、兄弟、伯叔父兄弟之子,俱解部立斩,其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十五岁以下子孙、伯叔父兄弟之子,给功臣为奴"。五十三年三月六日,戴明世被斩于市。

《南山集》案是著名的清初"三大文字狱"之一,也是康熙皇帝亲自过问的大案。"《南山集》案"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社会原因。清朝廷对于汉人于武力镇压后,又特别重视从思想上加以严厉钳制,屡兴大狱,深文周纳,罗织罪名,对他们认为不驯服的知识分子进行酷烈的镇压。戴名世和《南山集》便是这一政治高压下的牺牲品。

朝廷定罪,戴明世的宅院立即被官兵封锁,家人全部押解入狱。戴明世获罪的消息很快传到老家——桐城南山砚庄,其兄弟叔伯子侄具待罪家中。戴的祖父眼看戴家将要被斩草除根,夜间,便将一个孙子唤至一旁,塞给他一些银两,嘱他开后门逃走。

这个逃走的便是戴明世的小儿子。他换了一身普通服装,连夜向山里逃命;他不敢走通衢大道,只向着北边的大山走。他走过了源潭铺、龙井关、槎水河、板舍、天堂、腾云庙、黄沙岭、来榜河、斑竹畈。可怜他一个富家公子,向来锦衣美食,哪里走过许多的路?这200多里山路,走了三天三夜。

在斑竹畈一家客栈里,戴公子遇到了一个人。戴公子问那人做什么,那人说他是杨姓修谱的,他是去开谱稿子。戴公子说自己也姓杨。夜间,待那个姓杨的人睡熟后,戴公子偷偷取出他的谱稿,又向店家借了一枝毛笔,很快地抄下了谱稿头子,并且编造了自己的家谱。

早晨,戴公子向那个开谱稿的人说:"我姓杨,叫杨冰,现在孤身一人,我就将我的谱稿开到你们一起吧?"那人就收下了戴公子的谱稿。

当时,斑竹畈人烟稀少,戴公子也不敢在人多处露面,躲到一个叫蒋坳的偏僻山头上买了一点田地,住了下来,娶妻生子,自耕自食。

杨冰生有一个儿子,两个孙子,孙子一个叫杨胜祖,一个叫杨胜宗,意思就是希望他们将来能够复兴祖业,重振家声。长子胜祖后来迁到潜山县湖畈去了,因为那里更靠近桐城老家。次子胜宗一直在蒋坳居住。胜宗生有三个儿子,两个迁到陕西去了。

现在岳西县来榜镇杨姓有三百六十余人,集中居住在关河、斑竹二村。

当笔者问及,"当时,你们人那么少,为什么不在一起居住,却要到处迁移?"杨医生的父亲,退休教师杨寿天老人说,"因为那时还是清朝,我们担心有一天朝廷找到了,会一网打尽斩草除根啊!"他还说:"本支杨姓谱中清楚地写着‘原居陕西,为避韩山童匪患迁皖’、 ‘易戴为杨’,此支杨姓繁衍至今有一十二代。

""我们是戴明世后代的事,是上辈人一代一代口传下来的。"避韩山童的说法显然是为了蒙蔽他人所编造的谎言;远自陕西而来,让人无从查起。

中国人信奉"行不改名,坐步改姓"的古训,非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更易姓名。戴家后代为了求生存迫不得已改名易姓,且将家族历史代代口传下来,事实颇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