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铭照片 汪精卫墓唯一照片首次公布

2018-04-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南京日报报道]新闻背景:昨天上午,记者在中山陵园管理局了解到,梅花山上三组文物建筑已经得到全面修缮.这三组建筑是观梅轩.博爱阁和孙权故事画

【南京日报报道】新闻背景:昨天上午,记者在中山陵园管理局了解到,梅花山上三组文物建筑已经得到全面修缮。这三组建筑是观梅轩、博爱阁和孙权故事画廊。其中建于1946年的观梅轩更因为一张新发现的老照片而引起关注……

1944年,汪精卫在日本病死,归葬南京梅花山。旋即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秘密炸平汪墓,所以汪墓是何模样,现在无人知晓。不过近日,台湾著名文史专家秦风在其新著 《民国南京1927—1949》中首次公布了一张汪墓的照片,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照片中的汪精卫墓规模较大,呈圆形,周围以水泥围砌。坟头隆然可知新堆不久,蒿草满眼亦晓久已荒芜。3位身穿军服的人站于墓上。所在的地方视野开阔,当为山顶(如图)。

这张照片确为汪墓吗?记者通过《民国南京1927—1949》的责任编辑联系到了台湾的秦风先生。秦先生告诉记者,此幅照片是他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的档案中发现的。照片说明是国民政府炸平汪墓之前留下的资料照片,因此千真万确。

曾撰写过《民国名人墓》一书的著名文史专家杨国庆先生仔细端详后认为,此张照片和史料中描述的基本吻合,因此他本人认为是真的。杨先生告诉记者,在撰写《民国名人墓》一书时,自己和朋友曾在国内各大档案馆苦寻过汪墓照片,但皆无果。

如今的梅花山是否还有当年汪墓的遗迹呢?记者在细雨中登上梅花山顶,其上有观梅轩一座,青瓦、白墙、红柱,典型民国风格。杨先生告诉记者,观梅轩原叫万字亭,它建于1946年1月,是在照片中汪墓的原址上建成的。

原来,1944年11月汪精卫枪伤复发,在日本名古屋帝大医院死去。遗体旋即运回南京,下葬梅花山东麓。抗日胜利后不到半年,1946年1月21日,时任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奉蒋介石之命,密派一营工兵在汪墓上安置炸弹,将其炸开,将汪精卫棺尸运到清凉山火葬场焚化,随后工兵连夜把梅花山的汪坟平掉,在上面建造了观梅轩。汪坟从此便在梅花山上消失了。南京日报记者李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