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赵赵也差点儿经历过“被改台词”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以嬉笑怒骂文风驰名小说界的京味儿女作家赵赵摆脱以往剧本先行的写作思路,推出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集<丫头儿>,讲述亲情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日前,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北

以嬉笑怒骂文风驰名小说界的京味儿女作家赵赵摆脱以往剧本先行的写作思路,推出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集《丫头儿》,讲述亲情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日前,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北京为该书举行首发式,接受媒体采访时,赵赵表示,爱情可能转角就遇到了,而亲情,是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回忆时,它又是最令人痛彻心扉的。

出新书 平时阅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记者:写作《丫头儿》这类纯文学作品,你在心态上与过去有何不同? 《丫头儿》被称为告别剧本之作,以后是不是很少会写剧本了?

赵赵:不管剧本还是小说,只要是工作,就会产生疲劳。但写小说的疲劳还会夹杂喜悦,但写剧本更像是完成一项任务。还好啦,我可以在写小说和写剧本之间转换,但目前比较偏向于写小说。

记者:“丫头儿”身上有没有儿时的影子?

赵赵:“丫头儿”的经历当然很多都是我小时候听到看到的,但是记忆这个东西也靠不住,很多东西你以为是自己听到看到的,实际上是长大之后大人说的一些话,让你产生的错觉。所以,我觉得过去都是亦真亦假。

记者:有人评论《丫头儿》是受了《红楼梦》的影响,书中有向经典致敬的成分吗?

赵赵:这就像你从小生活在一个一家三代的家庭,长辈们的行为方式多多少少都会融入你的血液,直到成年之后,经历了很多事,你才能摆脱他们的影子。同样,平时某些书看多了,也会对自身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有时候你觉得自己不像爸爸妈妈,但周围的人一眼就看出你是谁谁谁的孩子。很多时候,这些影响是我们自己难以摆脱的。

记者:你被外界称为“女王朔”,怎么看?

赵赵:对于这个说法,我否认过一万遍了,但是没人听我的。可能大家想出这样一个名号,是为了宣传方便吧,我也很苦恼。做编剧 庆幸自己还没遭遇过改词风波

记者:编剧宋方金与演员宋丹丹的口水战事发于宋丹丹“拍戏不是拍剧本”的观点,你遭遇过吗?

赵赵:我还算幸运吧,也因为比较懒,写得少,所以基本上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儿,不过,拍《穿“动物园”的女编辑》的时候差点儿。当时投资方找了一个当红女演员出演后来赵子琪的角色,其实《动物园》相当于双女主角的剧本,那个女演员就说她演可以,但所有主线都要放在她一个人身上,还要把另一个女主角的感情戏也放在她身上。

后来投资方放弃了,认为改动实在太大。基本上,我合作过的演员都还不错,都很有艺术家的底子,都很尊重剧本。但有的演员是真的背不下来台词,才改的,这就要看导演的操控能力啦。

记者:前段时间,张国立说中国拍不出 《纸牌屋》,赵宝刚说中国拍不出《来自星星的你》,作为编剧,你是怎么认为的?

赵赵:《纸牌屋》首先在中国过审就很难,因为我们的电视剧审查制度很严格。《来自星星的你》很好啊,我以前很少追韩剧,但这次真的很喜欢。韩国的电视剧和电影的巨大差别,明显体现出他们相关制度的健全。韩国的电视剧特别干净,因为他们考虑到阖府观赏,不会播到这儿了小孩捂眼睛,播到那儿了老人叹口气。但韩国的电影分级就抡开了做,因为诉求对象不一样。至于国产剧,我平时几乎不看,最后看的还是《潜伏》。

记者:接下来有什么创作计划?

赵赵:我可能会把“丫头儿”写大,写她的少女时代、妇女时代。另外,我的电脑里还存了好多小说的开头但我写作要看情绪,今天是A情绪,明天是B情绪,所以我比较随性,不一定就想写哪个了。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夏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