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的儿子 阎崇年重新出山如履薄冰 不让儿子研究历史

2018-04-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阎崇年接受陈丽华赠送的汴绣.左起前排依次为:迟重瑞.郑欣淼.单霁翔.陈丽华.阎崇年.昨天,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阎崇年新作<大故宫>在故宫学

阎崇年接受陈丽华赠送的汴绣。左起前排依次为:迟重瑞、郑欣淼、单霁翔、陈丽华、阎崇年。昨天,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阎崇年新作《大故宫》在故宫学术报告厅举办首发式。阎崇年称,此次重新出山"如履薄冰,就像经历了一次炼狱"。

打开传统故宫外延

当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原院长郑欣淼、北京满学会荣誉会长陈丽华、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启骧、《百家讲坛》制片人聂丛丛、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郭敬明等人出席了首发式。现场,陈丽华携丈夫迟重瑞给阎崇年送上了一幅中国汴绣《五牛图》以表祝贺。

新作取名为《大故宫》,阎崇年解释称,"大故宫"概念的提出打开了传统故宫的外延,将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山五园、避暑山庄等纳入了故宫姻系,讲述了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和"女皇"慈禧在紫禁城治居的历史。

"大"字成于小时候

谈到为何新作选择故宫作为题材,阎崇年回忆了第一次到故宫的情景,"小时候,父亲拉着我的手到故宫参观,当时家里住的是平房,到故宫一看,觉得故宫太大了,所以这个‘大’字在60多年前就形成了。我到故宫的次数数以百计,每次感受都不一样。2010年金丽红找到我,让我写《大故宫》,百家讲坛的聂丛丛又让我讲《大故宫》,我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