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菊英心血管 钱菊英:心血管病介入治疗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钱菊英擅长各种心血管病的诊治,尤其在冠心病的介入诊治领域有颇深的造诣.每年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八百多例,手术成功率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自一九九九年起,她成为中山医院

钱菊英擅长各种心血管病的诊治,尤其在冠心病的介入诊治领域有颇深的造诣。每年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八百多例,手术成功率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自一九九九年起,她成为中山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急症介入治疗“绿色通道”的主要成员,二十四小时待命,只要有病人需要,就有她的身影。

身体周刊记者肖蓓

患者心中的“好医生”是什么标准?也许,刚刚获得“2016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的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钱菊英会告诉你答案。

钱菊英擅长各种心血管病的诊治,尤其在冠心病的介入诊治领域有颇深的造诣。每年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800多例,手术成功率98%以上,将无数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自1999年起,她成为华东地区首创的中山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急症介入治疗“绿色通道”的主要成员,24小时待命,只要有病人需要,就有她的身影。

做医生,就是选择了辛苦,谈及自己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初衷,钱菊英说,“作为一个心血管病医生,尽管压力很大,很辛苦,但是我很享受治病救人带来的成就感,不是所有职业都有这种感觉的。很多病人满怀希望来到他们心中的顶尖医院,而冠心病患者随时面临着病情的突然变化,焦急的心态可想而知。我们要尽全力帮助他们,在技术创新方面,敢于尝试复杂病变的新技术,这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责任。”

时间就是生命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是导致死亡的第一大杀手,其发病率为5%左右,即每20人中即有1人患有冠心病。在中国,虽然冠心病发病率还没有西方国家那么高,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呈显著上升趋势。估计当前中国每年冠心病相关死亡人数超过100万。

心脏主要是由心肌构成的,冠状动脉负责为心肌供血。胆固醇及其他物质可在血管壁内侧沉积形成斑块,使冠状动脉硬化和狭窄。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心肌供血就会减少,从而引起胸痛、胸闷等症状或心肌梗死。多数心梗是因为血栓形成使血管突然完全堵塞,对心肌造成永久性损害。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有血清心肌标志物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钱菊英解释说,“每耽误一分钟,就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亡,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尽快通过介入治疗或药物溶栓的方法开通血管,治疗效果就更好,心肌细胞坏死就会减少一些,存活率就会越高。所以,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以分钟来计算,越快越好。”总体上来说,介入治疗的血管开通率高于药物溶栓。

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往往生死就在一线之间。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一个生命就此得救,而如果在院外或者院内延误时间,则加大了患者死亡率。钱菊英说,“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在30%左右,有一半的是医院外就发生了。

所以呼吁社会上应多放置一些急性心梗的抢救设备,多培训人员,可以让急性发病在院外增加救治的机会。还有一半的死亡是发生在医院内。这些病人即使经过救治,仍然有6%~10%的死亡率。能够接受再灌注治疗和介入治疗的病人,死亡率降低到5%~6%。”

为了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水平,1999年,由葛均波院士倡导成立了中山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急症介入治疗“绿色通道”,改善医院流程,一旦有急性心梗病人急诊,直接到导管室进行介入治疗,院内抢救时间缩短到90分钟左右,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理念和创新。钱菊英正是这个绿色通道的骨干力量。

绿色通道的开通,意味着24小时随时待命状态,病人何时发病,医生即刻听候召唤。回忆当初的情况,钱菊英说,“那时候手机还没那么普及,都用呼机,一有急性心梗的病人,医务人员的呼机就一起响,我们就奔向导管室。逢年过节,经常被叫过来抢救病人。”

让钱菊英印象很深的一次,年三十的时候刚刚吃完年夜饭,就被叫到医院抢救病人,抢救到大年初一早上才结束。病人由于年龄大,病情重,情况不好,需要麻醉科配合,一呼叫麻醉科,结果麻醉科薛主任马上出现在导管室。“尽管最后病人没有抢救成功,但是病人家属仍然非常感谢医生。医生尽最大的努力,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到病人,绝大多数病人都是能够理解的。”

微创化介入治疗

在中山医院心脏导管室内,8个导管室一字排开,同时有8台介入手术正在紧张地进行中。这里是上海最大的心脏介入治疗中心,去年一年的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近一万例。

手术室内,医生密切监控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情况,其中一些堵塞的血管也清晰可见。医生通过心脏导管技术,将支架放入堵塞的血管中,释放的支架起到支撑作用,可使原本狭窄或堵塞的血管恢复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