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四清署名文明 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在《财经》杂志刊登署名文章

2017-09-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2月19日,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在<财经>杂志刊登署名文章<银行业国际化黄金期>.全文如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率先复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回暖的"引擎".

12月19日,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在《财经》杂志刊登署名文章《银行业国际化黄金期》。全文如下: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率先复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回暖的“引擎”。中国经济崛起为中国银行业跨国经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至今,全球经济金融格局正在迅速发生变化:美国经济复苏缓慢而乏力,首次被调低信用评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席卷而来,希腊、意大利主权债务危机告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后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也面临强大的通胀压力。

在此大背景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国际化的提速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以及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的要求,中国银行业走出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期”和“关键挑战期”。

黄金机遇

“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银行业跨国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机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国崛起,中国银行业跨国发展的坚实基础。历史地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是金融的重要基础,大型跨国银行均出自当时的经济强国。上世纪60年代,欧洲经济仍处于战后的阴影之下,而美国已是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全球大型银行多出自美国,当时全球最大的十家银行中,只有两家非美国银行。

花旗银行即是“乘风而上”的典型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其海外银行业务全面扩张,到20世纪80年代,它已在94个国家拥有1490余个分支机构,海外资产和收益占到全部资产和收益的6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幅上升,中国经济和金融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经受住了考验。2009年下半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率先复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回暖的“引擎”。中国经济崛起为中国银行业跨国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2010年末,工行、建行、中行三家均跨入前十名,同时有111家银行进入世界1000家银行之列。

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银行业跨国发展的重要助力。货币的国际化会从两个方面推动该国银行业的跨国发展:一是业务机会的驱动。货币国际化导致大量本币流入境外市场,需要一个吸收本币存款、办理本币贷款和结算的境外中心和本币回流渠道。跨国发展的本土商业银行,因其强大的本土、境外两种资源的调配能力,具有明显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可以很好地承担起这一任务。

二是政府支持的拉动。货币国际化导致本币资本的巨额跨国流动,可能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巨大冲击。跨国发展的本土商业银行,作为本币资本输出、输入的重要载体,将本币国际流动纳入银行体系内部,符合一国政府加强监测及风险管理需要。

美、欧、日等国银行业跨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银行业的跨国发展进程与各自货币的国际化过程是吻合的。美国银行业大举国际化是在“二战”以后开始的,主导了三次全球海外并购浪潮,这与美元确立国际货币领导地位的历史过程相一致。

在欧洲,欧元启动推动欧元区银行业呈现“本土集中-跨境渗透-泛欧经营”的跨国发展进程,大规模并购频频发生,比如巴黎国民银行兼并巴黎银行,德国安联集团和德累斯顿银行合并,芬兰商业银行兼并瑞典北方银行,荷兰国际银行收购了比利时布鲁塞尔伦巴特银行。

在日本,随着日元国际化的发展,日本银行业跨国并购热情高涨。1984年,三菱银行收购加利福尼亚银行部分股权;1988年,东京银行收购加州银行65%的股权,并将其并入东京银行在当地的分行,成为美国的第十五大银行。

过去的几年里,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逐渐得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和接受,不仅如此,菲律宾和泰国已经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十二五”期间,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显著加快,中国银行走出去步伐也将进一步提速。

首先,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复苏,美国毫无约束超发、滥发货币,在全球范围制造流动性过剩,转嫁国内通货膨胀和衰退风险,国际社会开始质疑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声此起彼伏。

其次,中国经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表现抢眼,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世界经济金融格局的新变化,为人民币走上世界舞台打开时间窗口。

最后,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并“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从政策层面上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平了道路。

据保守估计,到“十二五”末的2015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将达到6.4万亿元,香港人民币存款和贷款市场也将达到5.1万亿元和1.3万亿元的水平,海外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将超过6400亿元,存量也将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FDI金额超过5000亿元,有效替代美元等其他国际货币。这必将推动贸易结算、海外融资等银行业务的发展,促进中国银行业的跨国发展。

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银行业跨国发展的依托。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直接投资、产品出口、承包工程等均呈现持续增长的局面,中国企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略的主力军。特别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战略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首次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五。

中资企业走出去进程的加快,使得其对银行业海外金融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

一是海外融资的需求。中国“走出去”企业还处于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海外企业的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市场地位较低,信用还处于建设阶段,较难获得东道国银行的融资支持。另外,中国在对外担保和资本输出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母公司的实力和信用难以有效延伸到海外。

二是海内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需求。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是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这对于走出去企业降低资金成本、赢得竞争优势尤为重要。走出去企业需要借助海内外一体化平台,及时了解包括海外公司在内的集团旗下企业的资金往来、账户余额等情况,实现海内外资金的余缺调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投行业务的需求。主要包括海外上市相关的过桥贷款、上市筹措资金的增值理财服务、上市募集资金海外质押国内人民币融资、结算业务需求,以及海外并购贷款、财务顾问等需求。

四是风险管理控制的需求,特别是在市场风险方面的,比如股价、利率、汇率等。一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将面临更多的风险,需要通过商业银行或者金融市场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技术来管理,比如利率远期和外汇远期等。另一方面,走出去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外市场提供的各种产品和工具来规避风险,比如金融市场衍生产品,而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还非常有限。

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后,对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是全方位的,这无疑是促使中国银行业跨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为中国银行业海外业务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潜在服务对象和更多样的产品创新思路。

中外银行业实力此消彼长,是中国银行业跨国发展的重要“时间窗口”。首先,欧美银行业目前正处于“去杠杆化”和“回归本元”的过程中,更多致力于巩固本土市场和核心业务,出售非核心业务,收缩经营地域和业务范围,退出非战略性市场,不愿或无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另外,受国际评级公司调低美国主权评级的影响,美国银行业的信用级别普遍下调,筹资能力受到影响。

比较而言,中国银行业经营稳健,背靠快速成长的中国大市场,资本充足,贷存比低,杠杆率平均只有14倍左右,可以为国内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国际社会也已经认识到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已将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中的中国银行纳入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

其次,中国银行业低成本扩张面临较好的机遇:遭金融危机重创后,许多欧美银行已经没有能力开展新的并购活动;发达国家为了稳定金融体系、化解金融风险,也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外资进入;全球银行业估值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在人民币长期升值的情况下,银行并购的成本显著降低;许多欧美银行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大规模裁员,为中国银行业以较低成本吸纳高端金融人才提供了机会。

关键挑战

应该看到,中国银行业跨国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第一个挑战来自中国银行业自身。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实践表明,成功的跨国银行不仅仅是在几个不同国家设立相对分散的跨国经营机构,而且应该整合形成全球化有机运作的网络,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利润的均衡获取。

与这一标准相比较,中国银行业自身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海外资产占比比较薄弱,截至2010年末,中国四大银行海外总资产占其总资产的比例不足10%,海外资产和海外收入大概是20%,仅相当于花旗集团海外资产的一半左右。

二是,国际化人才较少。从数量上来看,中国银行业海外分支机构员工占集团员工比例较低。从质量上来看,中国银行业海外员工的本土化程度较低,熟悉当地金融环境、服务当地客户的人才较少。

三是,海外机构资本和业务能力欠缺,缺乏零售业务基础,稳定的资金来源较少。境外机构普遍资本金较少,自筹资金能力较弱,成本较高,主要依靠境内机构“输血”。

四是,海外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机构尚未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对国别风险的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五是,海外机构管理效率较低。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普遍存在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和一体化发展程度低的问题,制约了业务发展。

第二个挑战来自金融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国际化的市场需要国际化的监管,但是目前的监管是以国家主权为基础的。每个国家的金融体系都是由该国政府维系和支撑的。各国政府往往首先顾及本国经济,滋生了对国际金融市场极具破坏性的“金融保护主义”。比如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催生了“损人利己”的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保护主义的抬头将构成更大的危险。

其中一个就是“子行化”。按照英国金融服务局(FSA)的要求,子行将成为外资银行开展业务的主要模式,其单笔业务所涉金额不能超过注册资本金的25%。对资本金比例的要求,极大限制了子行的业务空间。

不仅仅在英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逐步采纳“子行化”的监管措施: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设立分行的申请一概回绝,对于已经设立的分行,或者要求转为子行,或者比照子行的标准予以监管。一旦海外金融监管环境走向完全子行化,目前中资银行在海外的资本金问题将变得更为急迫。

此外,由于种种因素,中国银行业的跨国发展经常受到不公平待遇。例如,美国1991年颁布《加强外国银行监管法》,提高了外资银行进入美国的门槛,之后再无一家中资银行在美设立分支机构。直至2007年11月,招商银行获美联储批准在纽约设立分行,是时隔16年之后进入美国市场的中资银行。

第三个挑战来自于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而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诸多不确定因素左右着未来全球经济走势。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迟缓而乏力。进入2011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前两个季度GDP增长率降为0.4%和1.3%,GDP规模仍然低于2007年危机前的水平。

另一方面,欧元区阴霾密布。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并逐渐蔓延至西班牙、意大利等核心国家。

虽然欧洲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暂时缓解了欧元区银行间流动性紧张,但是由于欧元区各国财政上不统一,市场仍旧忧虑欧元区的命运:经济弱国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只能通过不断发债弥补财政支出,而欧洲央行在通胀率、财政赤字与债务占GDP比重等指标上并没有强制约束力,也没有退出机制,最终可能导致弱国债务如滚雪球般一发不可收拾,影响欧元区的整体信用。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发起的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很可能有三波,第一波在美国、第二波目前在欧洲、第三波可能是新兴国家。新兴国家目前也面临通货膨胀强大压力,中国银行业跨国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人民币也面临着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双重挤压,为中国银行业的跨国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崛起之策

跨国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银行业付出艰辛的努力。目前,中国银行业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处理好立足本土与跨国发展的关系。夯实本土业务,以此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跨国经营是中国银行业跨国发展战略的决胜点。

第二,结合海外市场特点制定可行的区域战略,抓住亚洲地区和新兴国家两个重点。

第三,灵活采取新设与跨国并购两种策略,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与业务功能,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加快海外机构建设。

最后,练好“内功”,建立全球客户战略、产品战略、销售渠道和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