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恭后人回永寻根

2017-12-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在小雨淅沥中,何埂镇沙坪村张家屋基的乡亲们怀抱鲜花翘首以待.他们在等着谁?过了好一会儿,只见几辆小车沿着蜿蜒的乡村小道驶了进来,从一辆小车下来两人,一高一

近日,在小雨淅沥中,何埂镇沙坪村张家屋基的乡亲们怀抱鲜花翘首以待。他们在等着谁?过了好一会儿,只见几辆小车沿着蜿蜒的乡村小道驶了进来,从一辆小车下来两人,一高一胖,年过半百的两人在当地政府机关干部的引荐下来到乡亲们的身边。

“这两人是刘安恭的外孙赵广瑞和赵璞。这些都是在此安家的乡亲们。”机关干部向双方介绍着各自的身份。双方一打照面格外亲热,乡亲们将怀抱的两束鲜花送到赵广瑞和赵璞的手中。

随后,在乡亲们的簇拥下,赵广瑞和赵璞走进刘安恭的祖屋参观,向乡亲们了解外祖父刘安恭小时候的趣事,场面其乐融融,倍感温馨。

只字片语中了解真实

刘安恭,生于1899年。18岁时前往德国留学,期间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在比利时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党员。回国后曾与朱德一起在四川军阀杨森部从事秘密工作。后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1929年初刚刚学成回国,他就被中央作为高级军事人才,以中央特派员的名义派到红四军工作。同年10月24日,率二纵队在永定与广东大埔交界的庐下坝击溃敌军两个营,在指挥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不久牺牲。

刘安恭牺牲的时候,年仅30岁。他牺牲的时候,女儿还未出世。由于未留下照片,刘安恭究竟长什么样,只能从他的家人口中了解一二。

赵广瑞告诉记者,“外祖父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长相。但,从其他家人那里打听到,外祖父身材颀长,皮肤白皙,从小性格活泼,是一个喜欢搞怪的年轻人。年轻时,尤其热衷进步先进思想。”

“在成都跟随杨森时,外祖父经常和人踢球,爱好体育。”赵璞补充道。“他学成归国后,家里只知道他去参加红四军,至于干什么,家里也不清楚。”

其实,为打听这些消息,刘安恭的女儿颇费了一番周折。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刘安恭妻女与其他亲戚四散东西,断了联系。直到1984年,她退休后辗转从老同学口中了解到一些家里的情况。之后,又通过各方查找,才慢慢收齐刘安恭的史料。“这期间,费尽心力,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们一家都非常感谢他们。”赵广瑞虽然没有详尽叙述翻找素材信息的过程,但那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神往已久终回永寻根

正是从这些七拼八凑的素材中,赵广瑞和赵璞了解到外祖父刘安恭是重庆永川人。他们曾给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德明、区委党史研究室寄去亲笔信,写道:“刘安恭虽然大部分的革命活动是在国外、成都以及红军闽西根据地,但仍然是家乡永川的水土滋养哺育了他,为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我的母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参军前,她在重庆读书,可一直没有机会回永川老家看看,我们更是没有到过永川,但是作为烈士的后代,我们眷念和向往这片土地,在心目中已经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但,因为工作等各方原因,赵广瑞和赵璞两人从未踏上永川这片故土。一年前,一个人的出现推动了二人回永寻根的步伐。

这个人是何埂镇党委委员胡波。胡波辗转得知了赵广瑞的手机号,并通过微信联系上赵广瑞。此后,他时不时将家乡的信息发给赵广瑞,让远在南京的赵广瑞、赵璞二人随时了解老家的变化。今夏,赵广瑞和赵璞应区档案局的邀请从千里之外的南京踏上了永川这块土地。

到故土告慰先祖英灵

回永的第一天,赵广瑞和赵璞的第一站是望贤公园“忠魂”雕塑。这里有区委区政府根据烈士后代的回忆以及大量的走访,绘制的刘安恭雕像。二人在塑像前驻足良久,缅怀先祖。次日,二人乘车来到刘安恭的老家——何埂镇沙坪村张家屋基。

“父老乡亲十分热情,真的让我感到了家人般的温暖。”赵广瑞谈起对家乡人民的印象,“他们说的是方言,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仍能感受到大家对祖辈的缅怀之情。”

沙坪村党总支书记谢克雄接受采访时说,“村民对刘安恭的感情很深,清明时节大家都会自发地组织祭奠活动。我们也将继续发扬刘安恭精神,把张家屋基建设得更好!”

正如谢克雄所说,张家屋基的村民们对刘安恭满怀深情,更自发捐助2万多元,在其祖屋边塑了一座刘安恭塑像,以供大家缅怀和纪念。返程前,赵广瑞、赵璞二人与村民们在刘安恭塑像前合影留念。

“永川,外祖父生于斯长于斯。这次我们能回来看一看,真好!这次回来,看到永川发展得如此之好,我们也倍感骄傲。今后有机会,我们还会再来永川!”采访结束时,赵广瑞带着自豪的语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