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总经理刘烈宏访谈实录

2017-1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刘烈宏做客"对话新国企•引领新常态"两会访谈节目.知名评论人.电视策划人.财经专栏作家石述思对话刘烈宏,讨论中国电

今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刘烈宏做客"对话新国企•引领新常态"两会访谈节目。知名评论人、电视策划人、财经专栏作家石述思对话刘烈宏,讨论中国电子行业的走出去。对话实录如下:

石述思:欢迎刘总参加咱们"对话新国企•引领新常态"两会访谈节目,非常欢迎,刘总管理的企业,其实在中国国企里边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普遍老百姓一提CEC,(都觉得)简称特别有技术含量,不太明白我们这个集团是干什么的,您能不能给我们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做个自我介绍,究竟干的这些行业跟我们普通的公众有什么关系?

刘烈宏:CEC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简称,CEC过去历史上是由电子工业部所属的企业组成的,其实说起中国电子可能大家觉得比较陌生,但是说起中国电子所属的企业,比如像熊猫电子、长城集团,大家又感觉到非常的熟悉。

因为熊猫电子是我们国家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的研发商、生产商,说起长城集团,是我国第一台自己的电脑研发商、生产商。中国电子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们逐渐由根植于消费电子之间向产业链中上游和中高端迈进,现在更多分布在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平板显示,高新电子和信息服务等等领域,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国有IT企业。

石述思:我们往产业链上端在全面挺进,咱盘点一下您的感受。

刘烈宏:在集团董事会和经营班子,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中国电子这几年的改革发展也呈现一个逐步向上的态势,我们(公司营业收入)从过去的600多亿,到现在的2030亿,从过去的产品主要在中低端,现在逐渐根植在中高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和我们的同仁应该说还是"蛮拼的"。

石述思:"蛮拼的",我们特别承认,为什么呢?因为国企这些年一直是我们国民经济扮演一个国家队,扮演一个主力军(的角色),尤其在提升国际竞争力。首先要祝贺您,我相信您有业绩去支撑,还有非常强大的管理团队,还有好的经营思路。

刘烈宏:我觉得中国电子,刚才我们说到这几年变化很大,我们从业绩角度来讲,从过去的B级到现在已经连续两年成为A级企业,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的企业应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现在中央、国资委也正在要求,中国的央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特别是结合我们电子信息产业、行业的特点来看,我觉得中国电子仍然在路上,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

石述思:提前祝CEC在刘总和你们团队的带领下,完成一个跨越,跨越其实是《基业常青》那本书提出来的,从优秀到卓越。一提转型升级,现在俩关键词,一个叫新常态,很多专家、企业家都在谈新常态,但是老百姓的切肤之痛,新常态和专家学者的语境不太一样,一提新常态,就会联想到一件事——马桶盖,中国我们都知道是全球首屈一指制造业大国,更可怕是中国人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新兴消费群体,跑到国外,(出现)"奥特莱斯现象",然后是马桶盖现象,还有跑到日本去买陶瓷刀的,我都买过电饭煲,你也不能说我不爱国。

更糟糕的一点是,在新常态之下,这帮本应该拉动我们经济增长的新兴的消费者流失了。马桶盖是有电子含量,电饭煲估计也是,从这领域要服务于大众,最重要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什么?您怎么评价"马桶盖现象"?

刘烈宏:我昨天还专门看了一下,杭州产的马桶盖,实际上是松下在杭州的工厂生产的,最近大家也在热议马桶盖,"智能的马桶盖"已经成为现在一个热词,可以折射出我们工业发展,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些特征。你比如说,我们过去的电子产品的生产,我们研发,多半是一种跟随性的,我们学习、借鉴国外的产品,来生产、制造、销售。

我们不太善于发现需求、创造需求,甚至来更进一步来考虑满足人们不断提高需求的层次,所以导致我们相对集中在一些大家熟知的产品,形成一种规模经济,或者说剧烈竞争的局面。但是另一方面,那些新兴的消费产品和新兴的市场我们可能又关注不够,导致消费者产生"消费溢出"的现象,到国外去采购,去购买。

石述思:从企业的角度,是不是我们企业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差距,同样一个袜子,贴上耐克的品牌和贴上温州制造的品牌,价格不一样的,比如说像我们集团,除了从技术的角度,引领我们整个产业升级之外,从品牌的塑造上,是不是也有一些在新常态之下的做法?

刘烈宏:对,正如这次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其中就提到像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电子也是一样。过去我们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都用各自企业的品牌,你刚才提到,提起中国电子很多人不知道,一说起熊猫,长城,可能大家就觉得非常的熟悉。

所以这也是促使我们,进一步提升我们自己品牌的战略。中国电子提出来,今后中国电子企业品牌就是一个,就是"中国电子";产品品牌,我们在不同的门类,会使用细分的品牌。这样形成一个中国电子的品牌体系,来更好的推动我们的产品,在向中上游转变的同时,来突出品牌引领的效应。

石述思:现在我跟您描述一个,你知道苹果手机,也是电子口的,跟电子口息息相关的,它有一个外号,叫"肾6"。网友们调侃,苹果手机过去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相对来说,让人内心非常痛苦,甚至纠结的新闻,一个年轻人爱慕虚荣,喜欢苹果手机又买不起,就卖了一个肾,所以今天很多普通消费者给苹果手机起一个非常戏谑的外号叫"肾6","肾6"背后有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些年咱们从国内市场上讲,很多被我们赶走的电子产品,消费一升级后,有不少又回来了。

尤其是新兴的,比如像我说的苹果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产品,带来的移动互联网,非常的强势,面对这样一些挑战,狼被我们赶出去,又回来了,在国内市场,这样我们一升级,必须有一个高端消费群体,但看今日之中国,又要与狼共舞,面对这样的压迫,您作为中国电子的龙头老大,电子信息的龙头老大企业,何以应对呢?怎么跟他们PK,面对这些狼,卷土重来,您怎么看?

刘烈宏:我觉得伴随消费的升级,产品也必然要升级,如果你不升级,就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刚才你提到了电视,实际上就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升级的缩影。大家都知道,过去我们都是买洋品牌的电视机,但是现在国产平板的电视占到市场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了洋品牌的电视,这也就充分说明,中国的电子产品的高端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就说新型平板显示这个产业,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实际上是跟全产业链上的布局和全要素的投入是密切相关的。

比如我们看看电视,我们看到电视的整机,50%左右它的价值是在平板。在TFT这个面板,过去中国面板的产业,基本是空白,我们全部需要进口的,但是由于国家有了新型平板显示的振兴规划之后,以中国电子为代表的几家企业,在新型平板显示领域投入了数千亿元的资金,建设了6代工厂、8代工厂为代表的新型平板显示的企业,支撑了整个彩电工业的转型,所以从这个产业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产品的升级。

刚才你提苹果,苹果确实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在移动互联网终端领先的企业。

石述思:(苹果公司)现在挣钱最多就是咱中国。

刘烈宏:对,所以苹果创新的模式,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像苹果颠覆性的创新,以及集成创新的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学习的。我们需要在集成电路,在新型平板显示,在手机的操作系统和生态链,以及手机整机设计、生产、销售各个方面齐头并进。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的企业一定能和苹果这样的企业并驾齐驱。

石述思:多久?

刘烈宏:如果从终端产品的表现来看,像"中华小酷联"这样的企业,实际上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和苹果并驾齐驱了。从整个产业链上关键环节,特别是现在集成电路和移动的操作系统,建立在移动操作上面的产业生态链上看,我们还需要五到八年的时间。

石述思:中国一定会出现苹果式的公司,具有全球的竞争力。

刘烈宏:我相信,因为中国的创造力是无穷的,特别像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创新的模式和产业的模式,商业的模式,又比较适合像中国这样一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

石述思:这是国内市场,您给我们打了气,因为只有你能解释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究竟有啥底牌,有什么实力,我们在做什么样的基础。您这个行业,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潜伏在中国制造背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的推动者和提供者。

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也是我们巨大的挑战,因为你看我们是国家队,全球竞争力是我们的使命。我要告诉你,中国制造,我一直有个信条,马云救不了这个世界,马云救不了中国经济,救中国经济一定是实体。马云的淘宝再热闹,没有强大中国实体的支撑,淘宝也要破产,"败家娘们儿"不可靠。

技术是可靠的,品牌是可靠的,实体是可靠的。一个不好的消息,我们沉重使命代表我们的新常态下的新实体,你看美国经济强劲复苏,自从强劲复苏,其实挑战也是蛮大的,本来中国的高端产业是美好的,但老美工业化了,美国制造和强大起来的CEC会不会正面的交锋,影响我们,比如说竞争力的步伐,是机遇,美国这一轮,整个全球经济它的实体复苏对我们高端,您算中高端的产业,我们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它是福是祸,您的答案非常重要。

刘烈宏:谢谢。

石述思:你怕吗?

刘烈宏:我只能从中国电子和我们这个行业的特征,来解释一些经济新的现象和新的特征。确实,现在国家正在号召像中国电子这样的央企走出去,实际上,我们走出去的过程中,一直就伴随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这也就使得我们必须思考,你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你必须要有比较的优势,如果没有比较的优势,你的走出去就没有意义。

石述思:成本上升了,你拿一千块钱到柬埔寨国家,我们经常开玩笑,可以呼风唤雨,你带一千块钱在北京,活半个月很艰难,所以说我们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退出历史舞台,您还要面临美国拥有全世界60%到70%工业专利的环境,您如何应对?

刘烈宏:我觉得我们始终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根据世界的变化和产业竞争的状态,以及国际贸易的特点,不断地调整和升级我们的策略。最早我们走出去基本上就是靠制造业,我们在国内生产,然后出口,最早是出口我们的制造能力。后来产品逐渐起来了,我们的一些中低端的产品,包括一些中高端的产品,在中国生产,出口到全球的市场,包括欧洲、南美和非洲。

石述思:是贴着自己的牌子吗?

刘烈宏:有的用自己的牌子,有的也有国外的牌子,比重大概是50%对50%。

石述思:能举个例子吗?

刘烈宏:在走出去过程中,利用两个市场,你比如说现在我们并购的一些企业,它已经在欧洲,在俄罗斯,在拉美,在东南亚,设立当地的工厂,在当地制造,当地生产,来满足当地的需求,所以这个走出去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就是本地化的生产。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提升出口的层次,过去我们出口,刚才谈到,产品出口,制造能力的出口,现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已经开始系统的出口。你比如说,在拉美这样的国家,我们在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等,我们结合当地的市场,建立了一套从中小城市到中心城市到首都的全国系统,现在我们已经在这些国家拿到了将近有40亿美金的订单,就这样把中国电子产品的信息,包括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的一些产品技术和服务带出去了,其中包括华为,也包括联想的产品,都带到了拉美的市场。

这样的走出去,也是当前电子信息电子产业走出去一个重大的转型升级。现在我们正在思考,怎么样结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把中国电子行业的走出去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大家知道说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血和肉,不光高速公路,不光铁路,实际上也包括信息设施,也包括面向行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信息化的服务。我举个例子,我们国内中国的身份证,里面芯片都是我们的技术,中国电子为代表的企业,现在我们在做社保,居民的健康卡,我们都在做。

通过不断市场开拓,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和加纳政府合作,在中国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之下,我们做了加纳的国民的身份证和身份证的管理系统,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行业的走出去和国家的战略紧密结合,希望国家在这个方面,就像推销高铁,推销高速公路一样,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能够推销我们的信息化的产品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石述思:您这个建议我特别认同,但您比我方便,您正在开两会,这样向总理反映一下,我们也渴望,不仅大型装备制造业,像电子产品也能够代表中国,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有两个问题,您刚才讲了拉美的市场,拉美被称为美国人的后院,跑人家门口,跑人后院,抢这么大一订单,这个经验能否介绍介绍,我们怎么样能够去在国际竞争中胜出,我们的法宝是什么,是靠便宜吗?

刘烈宏:随着我们逐渐在拉美市场开拓取得成功,我们也在总结和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做到,为什么我们行?最近我总结,也大概思考了一下,总结了一下,我觉得有这么几句话,第一个就是我们的外交搭桥,中国强大的外交使得拉美的国家和中国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不仅是在传统的工业产品,也包括在电子信息产品;第二个就是金融铺路,支持中国的实体企业走出去,所以他们在国家战略之下,和这些国家签有金融的一揽子协议,我觉得这是金融铺路;第三就是行业要唱戏,包括中国电子这样的集团,要在这个舞台上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很早就派出了从开始的小分队,到现在是分公司,而且是本地化。

石述思:本地化您解释一下,怎么实现?

刘烈宏:你比如说我们在厄瓜多尔,可能中方的雇员就是十来名,但是整个公司的雇员有接近一百名,剩下九十名雇员都是厄瓜多尔或者周边国家本地化的员工,现在中外的合作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团队。

石述思:没有冲突吗?各种制度、文化都不一致,怎么融合?

刘烈宏:我觉得我们融合的还比较好。

石述思:您能总结点融合的经验,供别的想走出去的企业借鉴吗?

刘烈宏:我觉得首先是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就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思维,所以在整个经营管理上,既坚持了我们所谓中国的特色,同时我们又完全按照一个国际化的、现代化的企业来管理,这是第一。第二,我们在文化方面,主张跨文化的合作和交融,我们把一些富有中国企业的理念很好的传输给他们,比如说我们强调团队的合作,比如说我们强调绩效为先,比如说我们重视客户的满意度,我们强调在当地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这些都是很好的融合。

另外,现在的年轻人语言能力都非常好,我们派去的人,有的是学外语的,他很快学会了技术,学会了和当地人相处。有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原来外语不行,但是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他的语言能力也过关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家同在一片土地上,讲同样的语言,慢慢慢慢他就融合了。

石述思:还有一个问题,您刚才描述了一下,这是第一个问题。塑造了中国新的制造优势,又注重文化,各方面的融合,实现了很好的本土化战略,为我们赢得了更大的国际市场。还有一个你讲到华为了,华为的优势我们是众所周知的,技术非常强大,但是在发达国家,我们其实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年中国越来越多扮演了,有很强烈非经济因素左右的反倾销、贸易保护,这样一些影响,因为我们毕竟CEC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华为,还有个发达地区的市场。

遇到这样的挑战,是我们先放弃,还是也当成我们战略的一部分,新兴市场积累了好的经验,重心应该放在新兴市场,还是和发达市场并举,并举的时候发达市场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它靠这吃饭的,我们好不容易出一个企业,越来越强大,抢人家的饭碗,它肯定不干。遇到这样的挑战,我们遇到过没有?遇到这样的挑战该怎么办?

刘烈宏:我觉得你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电子信息产业的走出去,既有一般的工业门类走出去的所有的特征,比如说国际贸易的摩擦、专利的纠纷,这些在电子行业都有。但最近电子行业又遇到一个新的挑战,就是网络安全。实际上发达国家往往是以网络安全的名义,把中国本土的这些像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挡在门外,包括中国电子,挡在门外,这就反映了全球信息产业整体面临的一个网络安全的挑战。

从我们来讲,特别是中国电子的实践来讲,我们现在确实是按照中央的要求,把网络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首先要把它做强,这是至关重要的。你比如说现在中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特别是网络安全的产品方面,我们既面临机会,又面临着挑战。

石述思:挑战在哪里?

刘烈宏:你看我们中国的操作系统,可能98%的操作系统,95%的数据库,都用的是国外的产品。

石述思:我给你说一个好消息,我从事媒体(工作),我们用的系统就是北大方正,为什么这没有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刘烈宏:您刚才说的现象我们也遇到过。我们中国电子是国内本土生产的,就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而言,本土市场占有率最大的研发企业是我们所属的中标软件数据库,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非常高。早期我们也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真的千辛万苦,千言万语,行千里路、万里路来推销我们的产品,但往往到用户那儿被别人挡在门外,因为愿意用国外的产品,认为国外的产品更好用,技术更成熟。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自从"网络安全"成为一个热词以后,现在网络安全已经上升成国家战略,各行各业接受国产化软件国产的计算机,国产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意愿大幅度增加,还是回到刚才说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过去是走出去,是竞销,在全国跑,在用户那儿千方百计地推销我们自己的产品,现在已经有很多用户主动找上门,用我们的操作系统,用我们的数据库。

我觉得用户还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一定的规模的用户来使用我们自己国产化的系统,国产化的数据库,用户不断使用产生的迭代和创新,能够不断推动我们中国的新产品更好、更安全、更可靠,这样用的人就更多,就像你刚才提到北大方正这样的排版系统局面,完全可以在别的行业进行复制和重演。

石述思:我还有个问题,多少年,能够在整个的软件系统,国产主导需要多少年?以现在的态势。

刘烈宏:我觉得预测总是很难的。

石述思:您可以说一百年以内也可以。

刘烈宏:我们确实要有一种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耐心,来推进中国的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因为信息产业同时又具有高度国际化的特征,是国际化竞争的局面。国产的软件,国产的计算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以及网络设备,它和国外的产品的竞争,肯定是相互交织的。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共生发展的态势,但作为我们自己来讲,作为中国电子人来讲,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战略勇气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使我们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能够站在和国际同行同一起跑线上,同一水平上,来参与这样的市场,提供这样的服务。

石述思:刘总,仅仅因为安全的需要,仅仅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可能从文化,从认同,我们对国货更亲切,任何一个国家也都一样。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没有强大的服务,尤其技术去支撑,它很难完成这个目标,所以我还想让您花一点时间,已经是核心技术的,甚至Facebook的扎克伯格都失败过,他想用网页取代所谓的服务系统,您是怎么完成的?因为您一再取代老外的高端技术产业,我们不再举很多的例子,产生了很多摩擦和纠纷,甚至已经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我特别想了解,因为这个经验特别重要,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短时间内完成?

刘烈宏:确实你在讲的时候,我也在思考,想起这段时间看到的两个段子,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石述思:网友特别喜欢听您讲段子。

刘烈宏:一个说转型很难,很痛苦,为什么猴子变不成人?说猴子也想变成人,重点就是得把尾巴甩掉,一甩尾巴想起三件事,尾巴砍掉了痛不痛,说明转型很痛;第二把尾巴砍掉了,能不能真正变成人呢?感觉到转型和创新确实有风险;第三习惯了尾巴,尾巴一砍掉,今后会不会不习惯,有感情。所以,转型升级的过程总是面临着对过去的一些东西的舍弃,我们中国人讲舍得,总要舍掉一些东西才能得到一些东西。

石述思:尾巴具体指什么?习惯挣快钱,习惯山寨,有些西方媒体不客气给咱们送四个字,假货立国,是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发展,这是我们企业自身的问题。

刘烈宏:确实,我们在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思考哪些应该放弃,哪些必须加强,就是现在像所说的"加减乘除"的方法。中国电子在创新过程中,我们感觉特别重要的是,第一个必须坚定把产业调整作为重中之重,必须坚定放弃低端的、低水平的产业,因为这个对中国电子国有企业来讲,我们不具备竞争的优势,所以我们要下定决心做加法,做到哪儿?做到产业的中上游,比如刚才讲的集成电路、新兴平板显示、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信息化和信息安全这些重要的领域,所以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

我举个例子,痛苦的过程,我们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因为每一个产业后面就是企业,我们做了企业结构的调整,我们最近几年,调整掉优化掉了600多家企业,每减掉一家企业,实际上就是一次痛苦割尾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艰难的。

石述思:尤其是国企。

刘烈宏:好在我们集团的董事会,经营班子和全体干部的努力下,我们挺过来了,所以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第二,原来依赖的那些模式,我觉得那些模式,比如说靠低成本、靠简单的规模经济,这些你必须要转变到以现在创新驱动的模式,其实也是非常痛苦的。

中国电子自身实践来看,我们过去主要由工厂组成,所以善于制造,但是现在作为一家IT企业必须要善于创新,所以加大了科技的投入,我们现在每年科技投入的整个比重,在有的行业,比如说在集成电路、在软件、在信息化、信息安全这些行业,我们每年科技投入占销售的比重都超过了10%,全集团扣除贸易的因素,我们科技投入占比已经占到了4%左右。

石述思:这已经是非常高的数字了。

刘烈宏:已经两倍于我们的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另外也是大力推动人才结构的调整,比如你刚才提到的科技人才,我们从国内国际引进了很多人才,来丰富我们的创新科技队伍的建设,目前科技人才,精英管理人才,他们的薪酬应该说还是市场化的,还是按照发展的模式来制定的。

石述思:最后一句话, 2015年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刘烈宏:(今年)对我们中国电子来讲是转型升级决战之年,我们希望今年的几个重大的工程,都能够得到阶段性的成果,真正地成为服务我们消费者,服务行业的中坚力量。

石述思:我也预祝CEC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能在2015年取得更大的突破,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在中国大国崛起的征程中,扮演一个非常亮丽的角色,只有这样的高端产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中国的崛起才能变得无比的优雅,也祝咱们刘总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保重身体,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