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事件真相 马加爵事件真相解释 马加爵的遗书内容

2017-06-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宾阳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滨阳县.1996年至1997年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宾阳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滨阳县。

1996年至1997年在宾州初中读初三,以优异成绩考取省重点宾阳中学;1997年至2000年就读于宾阳中学;1999年至2000年读高中,成绩优异,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

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为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马加爵

马加爵事件真相反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马加爵事件已渐渐拉下帏幕,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他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也毁掉了父辈和整个家庭的期望,并且让他们这一生都背负着儿子给他们带来的耻辱。而且更令人同情的是,几乎毁掉的,还有另外5个家庭,这是何等的令人伤痛。

但如果我们仅以为这是很独特的个案,而不反思我们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到底哪里出现了偏差,也许除了刘海洋、马加爵外,还会有第二、第三个这样的“好”学生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情。我想,每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心的人都不愿意这样的事情重演,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国内知名的两位心理学专家,和我们一起来探讨和反思。

采访专家:赵国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

姜乾金: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

马加爵事件真相反思一:和我价值观不一样就是另类

镜头回放:马加爵自白书中说,他们都说我很怪,把我的一些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隐私都说给别人听,让我感觉是完全暴露在别人眼里,别人都在嘲笑我。

专家意见:

姜乾金教授认为,马加爵固然有人格方面的种种缺陷,但整个社会群体只重视和强调一种价值观是有失偏颇的。比如,80年代大家都抢着下海经商,觉得有钱就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这导致人们只愿意接纳和尊重有钱的人,而看不起穷人和乡下人,从而不顾及这群人的内心感受,不接纳对方,视之为异类。

正是这样一些不断堆积的不良的心理刺激给马加爵提供了仇恨别人的土壤。同学之间应该尊重差异,学会欣赏独特性。当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孤立、排挤和歧视时,行为容易冲动。冷漠和敌意让人产生逃避感。社会是多元的,要学会尊重差异。这种观念要从小教育、渗透。如缺乏这样的教育,一旦碰到不如意,反社会性就会增强。

解决途径:用心倾听不同的声音,学会尊重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

我想起一个国外的妈妈这样教育孩子说,无论你将来做什么,在妈妈眼里都没有高低贵贱,即使是洗碗,只要你用心去做,想到你是在服务别人,你的人生就有价值。

马加爵事件真相反思二:学习好就是好孩子

镜头回放:马加爵从初中就在成绩一般的中班一跃成为全年级8个班的第一名,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在父亲眼里,马加爵也一直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真的不敢相信他会干出这样残忍的事。

专家意见:

赵国秋院长认为,从老师和家长的眼光来看,马加爵确实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但他们却忽略了他在心理上的成长。学习成绩好,只能代表他智商和认知能力没有问题,并不代表他心理上也是成熟和健康的。这是两码事。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包括基本的认知能力、情绪自控和协调能力;其二是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能体验到快乐和幸福;其三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游刃有余。

解决途径:

家长和老师都要重视这个问题,不要让光环效应蒙蔽了眼睛。即成绩好的孩子自然品德也好,一好遮百丑的认知错误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血的教训。我们除了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外,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因为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马加爵事件真相反思三:内向的孩子不惹祸让人放心

镜头回放:记者对马父进行采访时,他提到儿子内向、很不与人打交道,几乎没什么朋友。可他性格中的倔强却让人印象深刻:小时候跟奶奶争电视频道,在日记上连写下几个“恨”字;高考前,突然就失踪了,直到警方打来电话,家人才知他离家出走,回来只说了一句“去看海了”;大学里和人打牌、打篮球很较真,稍不顺意就发脾气,严重时甚至动手打人…

专家意见:

赵院长说,从作案过程看,嫌疑人马加爵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异常”,这种人的自我概念有偏差,有一种“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理,往往具有攻击性和毁灭性。

从犯罪心理学来看,马加爵杀人的动机,仅仅因为同学说他打牌作弊,这和4条人命的后果完全不匹配。通常这个刺激对常人仅引进不快或埋怨,而对马加爵来说却构成了超强刺激,这是由于他长期强烈的自负和自卑引起了他对来自于社会的刺激超强敏感。

他在攻击别人时往往想不到结局。马加爵杀完人后,并不是销毁尸体,而是放在卧室内,这明显是不成熟甚至幼稚的人做的“游戏”。从这点可以断定,他是个封闭简单的人,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做事不考虑结果。

这种人格缺陷与他性格内向和过分好强有关。他的内向一是与遗传有关,二是与家庭经济条件和地位有关,这导致了马加爵的外部环境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他的个人空间也非常狭隘。自尊和自卑的强烈冲突导致了他过早地封闭了自己,以致于使他对别人的感觉麻木。比如,他没看过大海,就独自一个人去看海,全然不顾老师、家人的感受,也不考虑社会的规范,只顾及自己内心的感受,唯我独尊。以致形成怀疑、敌视、不友好、封闭的人格。

解决途径:

能否适度地开放自我,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开放自我可以让封闭的孩子多看到别人的优点,从而化解自己的自负。作为学校和家长,也应多关注内向孩子的心理世界,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可帮助他们更能理解和接纳周围的人。同时,要帮助内向的孩子学会宣泄和处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以防恶性情绪积压导致不良后果。

马加爵事件真相反思四:你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吗?

镜头回放:在马父的记忆中,他找不到自己哪一次同儿子开心地玩耍过,也没有哪一次同儿子进行过长时间的交谈,他希望儿子快乐,却很少说出口。也许,是因为儿子考上了大学,在自己和乡亲眼里已经“出息”了,儿子放假很少回家,话也更少了,他的感觉是:好像“成熟”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