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沈阳演唱会门票 那英:演唱会水太深 沈阳演唱会市场为啥热不起来?

2018-04-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进入八九月份,天气逐渐转凉,沈阳迎来了举办演唱会的黄金季节.不过,据记者了解,下半年的演唱会仅有陈奕迅和李宗盛两场.别说比不了北上广这样演唱会井喷的一线城市,就

进入八九月份,天气逐渐转凉,沈阳迎来了举办演唱会的黄金季节。不过,据记者了解,下半年的演唱会仅有陈奕迅和李宗盛两场。别说比不了北上广这样演唱会井喷的一线城市,就是与武汉等同级别城市相比,沈阳的演唱会市场也显得相当冷清。

其实,辽宁涌现出过一大批歌星。那英、毛宁、孙楠、胡海泉等早已是乐坛的领军人物,而近年来通过"快男""超女""好声音",又涌现出众多新生代歌手。可以说,辽宁、沈阳从来就不缺大歌星。按说回家乡开个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实际上,沈阳歌星对于回沈开个唱相当谨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报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演出现状

数量少,平均两个半月开一场

今年下半年,沈阳仅有两场演唱会。加上上半年的汪峰演唱会和两场音乐节,共计5场。沈阳老百姓平均两个半月才能盼来一场演唱会。

与沈阳同级别的城市武汉,在今年下半年的演唱会将有12场,孙燕姿、汪峰、方大同、宋冬野、张杰、魏晨等明星将开唱。而上半年也有SHE、邓紫棋以及国际大腕艾薇儿开个唱,算下来全年演唱会共计15场,平均算下来几乎每个月都有演唱会,演唱会数量是沈阳的三倍。而北京的演唱会则多达33场,观众的选择性就更多了。

而2013年,沈阳仅举办了4场演唱会,任贤齐、周华健、屠洪刚以及"好声音"群星,这其中,纯粹的商业性质演唱会只有两场。

即便是那英这样已贵为天后级的明星,对于回沈阳开演唱会也非常谨慎。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及何时再回家乡开个唱时,那英表示,别看沈阳是家门口,开演唱会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那姐直言"开一场演唱会太复杂,水太深。"

潜规则多

有明星演出前坐地起价

沈阳演出商刘先生2000年入行做演唱会,从2009年开始公司业务逐渐转变成文化公司,演唱会的活儿基本上不敢接了。"干了近10年,跌跌撞撞走过来,家底没赔光目前还剩下个公司真是万幸。"刘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早知道演唱会"盘子大、水很深"但事情来的时候依旧让他措手不及。

2004年刘先生接下了一个香港男歌手沈阳站演唱会,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拿下批文,这个顺利的开始让刘先生非常高兴。随后敲定细节的时候也没有出什么差错,不过刘先生一直非常紧张,直到演出前一小时,观众已经陆续进场,他才松口气。

"安保、消防都没大事儿,我以为这就成功了一大半了,事实上,我高兴得太早了,歌星那边出事了。"经纪人出面通知刘先生,他的艺人觉得坐了好几个小时的飞机累发烧了,带病开工的话,必须加两万,而且得是现金。

一听对方这么说,刘先生当时汗就下来了。"当时已经九月了,天还不凉,但我就觉得浑身冷飕飕的。我票都卖出去了,他要是不上台,出了门我就得被观众砸死。"最后,刘先生不得不跟朋友借钱了事。事后,刘先生才了解到,演唱会的"水"很深,不能拿上台面说的潜规则实在太多。

哪一条遇上了都能让演出承接商栽个跟头。"我的一个朋友,在三线城市跟人合作演唱会,为了卖票,找黄牛炒票,结果操作失误,票砸手里了,最后赔了几十万。"而刘先生遇到的这个叫开场前坐地起价,应对方法是开演唱会自己必须有一帮道上的哥们儿,遇到耍大牌或者要闹事的艺人,也能帮自己摆平。

演出商要拿门票应对各路神仙

在众多潜规则里头,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人情票"。某演艺工作室负责人黄女士告诉记者,不管是多大规模的演出,演出商都得拿出一部分票来答对各路"神仙"。"不久前的一场演出,临开演了,场地提供方突然提出要500张票,并且都是好位置。双方僵持不下,最后演出差点黄了。"

演唱会做久了,这种经验积累的也多了,不过刘先生表示,针对圈内潜规则的种种"非常"解决之道也让人很疲惫。"说到底行业缺乏规范,太不正规了。"

随着楼市的降温,演艺市场也受到了冲击。"主要是之前的赞助商不愿掏钱了。"据记者了解,房地产以前一直被视为演唱会的"财神爷",但今年受市场影响,开发商的广告营销费用大大压缩,开演唱会找不到出钱的人。

城市    场次    观众(人次)    平均上座率

沈阳    4       1.83万          78% 

武汉    72      97.11万         85% 

北京    14      23.45万         70% 

2013年三地演唱会对照表

记者调查

■赔率高

演唱会绝大多数都是赔钱赚吆喝

在演唱会演出市场里流行一种说法"十做九赔"。而在从业多年的演唱会承接商刘先生看来,实际情况比这个还严峻。"可以这么说,除了2005年张学友的《雪狼湖》之外,来沈阳的演唱会就没有赚钱的。"据刘先生解释说,赚钱并不是说明星没有赚头,而是演唱会承接商无利可图,所以演唱会越来越少。

据记者了解,一般演唱会明星的出场费是定额,不参与票房分成,或者明星不赚出场费,参与分票房,不管哪种模式,都需要与本地演唱会承接商合作。前者需要承接商对明星票房号召力有准确的分析和预测,而后者这种风险更多由明星的运营团队承担。

"这个预测太难了,以王力宏为例吧,过去一年经常上头条,脍炙人口的歌曲也不少,以往演唱会的票房号召力还是不错的,但之前在长春的演唱会门票卖得就相当惨。低价票出得很快,中高价位的门票卖不动。要是他来沈阳开,会是什么情况,这个真的不好说。"刘先生告诉记者说:"市场越来越难预判,尤其是90后、00后粉丝成长起来了,许多很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我们都不太熟悉,就更加难以选择了。"

"赚钱的只有十之一二,绝大多数都是赔钱赚吆喝。为了搞演唱会,倾家荡产的都有,有些人借高利贷,为了还钱,把房子都卖掉了。"刘先生告诉记者,前车之鉴太多,所以圈内人现在对举办演唱会都格外小心。

■审批难

组织一场演唱会准备资料多达300页

办一场演唱会,资金使用量大,市场不确定因素多,想获得一纸批文也并非易事。一场演唱会,审批是所有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据记者了解,以往大部分港台艺人来沈阳演出,首先演出商要将演唱会的立项申请并附相关资料,递交到地方的省文化局,省局批示完后,觉得没问题了,然后再由省局递呈到文化部审批,如果资料不足的,还会打回来重审。整个审批过程耗时两三个月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2013年6月,文化部下发了一份题为《文化部关于做好取消和下放营业性演出审批项目工作》的通知,指出从7月1日起,港澳台地区及外国文艺表演团体、个人来华,在非歌舞娱乐场所进行营业性演出的审批,下放至省级文化主管部门。也就是说,港澳台艺人来沈演举办演唱会的审批在省内即可完成。不过,据记者了解,广州等南方城市早在此政策下达之前的两三年,审批就不需要呈交到文化部,省内即可完成审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演出商告诉记者,每次申报演唱会,都要准备非常多的资料,包括参演艺人的介绍、曲目、歌词内容,还有场地资质、消防资质等等,甚至有一次准备了300多页,相当于一本书的厚度了。并且,不是每一个演出单位都有资格去报批的,很多演出项目要通过特别的获得"牌照"的"演出审批公司"去代理。

这类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审批",并无组织演出的能力。而正常的报批程序是不需要钱的,但要是找代理公司报批,则需要一笔不小的花费。"现在业内代理演唱会报批的一般是三万左右,也有要价四五万的,这笔支出也让正常演唱会的成本增加了。"

■场馆少

场馆竞争不充分推高演唱会举办成本

沈阳的冬季长达5个月,观众适合在户外观看演唱会的黄金时节是每年的5月到10月。和广州、上海等南方城市相比,沈阳演出季节短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演唱会的数量。

据记者调查,沈阳市内目前适合举办演唱会的场地仅有三处。除去苏家屯雪松体育馆,仅剩沈阳奥体中心和沈阳铁西体育馆。因为2013年全运会在沈阳举办,所以奥体中心未承接任何演唱会。这也就是说,去年在沈阳举办的演唱会,场地只能在铁西体育馆。而这个硕果仅存的场馆,可容纳4000人,属于中等规模体育馆,对于一些大型演唱会来说,有点不够用。

场馆数量少也是沈阳近年来演唱会不多的一个原因。场馆少演唱会承接商的选择少,由于缺乏竞争直接导致场馆租金高,而租金高又直接导致了演唱会的成本增加,为了收回成本,承接商不得不提高演唱会的票价,而虚高的票价直接影响观众买票的热情。

同级城市武汉,利用率最高的体育场有四个,其中体育中心体育场可容纳6万人,武汉新华路体育场可容纳3万人,其他三个体育馆分别是可容纳8000、6000人。同样是做演唱会,对演出商来说武汉可供选择的场馆就相对多了。

北京大型场馆多达8个,沈阳的场馆数量仅是其四分之一。

另外,周期律是影响大中型演唱会市场的另一个原因。按照演出规律,明星3~4年发一张新唱片,然后才会组织新一轮的巡演。如果明星来得太频繁,相应的票房也会失去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