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斌的父亲 老舍之子还原“爱讲笑话”的父亲

2018-04-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报记者 蒋肖斌<中国青年报>(2014年11月11日10版)日前,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作家老舍>.该书作者是老舍之子舒乙.他耗费8年时间,用笔回忆了父亲的一生

本报记者 蒋肖斌《中国青年报》(2014年11月11日10版)

日前,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作家老舍》。该书作者是老舍之子舒乙。他耗费8年时间,用笔回忆了父亲的一生。

据舒乙介绍,《作家老舍》中的文章大致可分为5类:老舍身世,老舍在国外,老舍作品,老舍身后,老舍作品研究和拓展。书中还发表了一批最近10年发现的老舍未公开的照片。其中有5张为1949年前拍摄。舒乙亲自选定了书的封面材质——一款墨绿色的纯棉布,因为“纯棉的手感特别接近父亲为人朴实的一面”。

老舍的大部分作品写的是北京底层人群。老舍曾对舒乙说:“我不用体验生活,王大妈什么样儿,赵大爷什么样儿,小妮子什么样儿,全在我脑子里, 我只要一想,他们就会钻到我的笔尖上来。”

舒乙回忆,父亲平时在家是严肃而沉默的,因为他每天不是在写作就是在思考如何写作,没有节假日,大年三十还在写。舒乙说:“父亲写得慢,字斟句酌,年轻时候一天写3000字,年纪大了只能写1000字。但禁不住每天写啊,一辈子留下了1000多万字的作品。”

当完成了一天的写作,若逢有朋友到访,老舍立刻就像换了一个人,非常热情、幽默。“他有一肚子故事,非把你逗乐不可。只要老舍在场,其他人都不用说话,听着就行,他的笑话永远讲不完。”舒乙说。

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已于2001年去世。她曾形容老舍是一个恋家的人。“他恋自己的老母亲,和她那个小而穷的老家;他恋自己的小家;他恋故乡,他恋我们的国家。家,对他来说,至关重要,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恋家》作为《作家老舍》的序。胡絜青在文章最后写道:“但是,他最终离开了这个家,离开了这个多难的世界……为了热爱生活,有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天,舒乙到老舍的舍身之地——太平湖遗址拍照,看到这个昔日的水塘已经被填平,阳光斜照着德胜门楼。舒乙突然想到了《茶馆》的结尾,王掌柜和老舍的结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悲剧终于完结了”。

(原标题:老舍之子还原“爱讲笑话”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