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女孩苏明娟 人间最美是真情——“大眼睛”女孩苏明娟

2018-0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画面]8月18日,记者在工行安徽省分行见到苏明娟时,眼前的女孩,碎花上衣,齐耳短发,清瘦干练,和当年著名"大眼睛"照片上那个手握铅笔头.眼睛直视前方充满渴望的

【画面】8月18日,记者在工行安徽省分行见到苏明娟时,眼前的女孩,碎花上衣,齐耳短发,清瘦干练,和当年著名“大眼睛”照片上那个手握铅笔头、眼睛直视前方充满渴望的小女孩形象大相径庭。只有那一双大眼睛,依然清澈,目光直抵人心。

【记忆】1983年我出生在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农家,我们那儿是山区,地薄粮少,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的乡村生活。 1991年我上小学一年级,每天要走40分钟山路到学校,教室低矮破旧,学校没钱装玻璃,即便在冬天,窗洞也是空荡荡的,寒风呼啸着灌进来,我们冻得缩成一团,但坚持读书的念头却像火一样热烈。

那年5月,改变我一生命运的机缘出现了。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寨县采访拍摄希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拍了很多照片,我的是其中的一张,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张。这张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发表后,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小小年纪的我,命运被希望工程彻底改写,我成了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 1998年6月23日,我当选为共青团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是那届团代会年龄最小的代表和委员。

在关怀和注目中成长

【画面】谈起出名之后的成长路,苏明娟脸上充满了感激,也充满了自豪。她说,我在许许多多的好心人的关怀和注目中成长,上大学后我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勤工俭学,养活自己,也资助他人。

【记忆】从小学四年级起,关心我的人多了,不断有人提出资助我上学。父亲教导我要懂得知恩图报。于是,上小学时,我就把多的捐赠物品转赠给其他同学;初中,在征得资助人的同意后,我累计将几千元的资助金通过青基会转赠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儿童;2002年,我如愿考上大学,并且是自己喜爱的专业——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

大学期间,我更加关注希望工程,关注失学儿童,尤其是更加弱势的女童。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去金寨县另一个贫困村做义务支教,看到一个女孩和母亲相依为命,靠下河抓黄鳝养家。和她一对比,我觉得自己是那么幸运,就因为一张照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得到了那么多人的热心帮助。大学期间我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勤工俭学,养活自己,也资助他人。

用爱心创造美好世界

【画面】每当谈到有关失学儿童、贫困大学生的事,苏明娟都有发自肺腑的感慨。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希望工程尽心尽力。现在的苏明娟,自信而坚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做点什么,那些身陷困境的人就有可能走进阳光。 ”

【记忆】2004年大学毕业后,多家银行、还有曾经实习过的北京摩托罗拉总部,都曾邀请过我,但我最终没有选择北京,而是选择了安徽省工商银行,留在了省城。我只是个普通的女孩,希望过平稳安静的生活,合肥是我熟悉的城市,更适合我。而且,我喜欢经济学,银行的工作岗位让我觉得自己学有所用。

当时社会有争议,认为我应该选择希望工程作为本职工作。但我觉得,我的选择,并不等于放弃希望工程事业。现在我与希望工程办公室保持着密切联系,大事小事需要我,一个电话就行。就在几天前,我打电话给希望工程办公室,想再资助一位贫困儿童,因为正在资助的一个学生快毕业了,想尽早联系到需要帮助的儿童。

我尽量将公益活动安排在周末,不占用工作时间。希望工程赐我以契机,但事业还要靠自己去打拼。我现在要好好工作,赡养父母,照顾好弟弟,尽我所能,奉献爱心,做好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

【人物感怀】希望工程改变了我的人生,改变了千千万万贫困孩子的人生。把帮助化作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尽力帮助别人,这是对国家最好的感恩和回报。(冯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