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的感动中国人物张荣锁

2017-05-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

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它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回龙村位于河南太行山脉之中,当地山势险峻,如果不仔细看,你可能都注意不到悬崖上有一条小道,这是连接山上山下居民唯一的路,当地人称它“老爷天梯”。

据记载:从明清时代开始就有人在这里树碑立传,准备修路,但从来没有人成功过。

他叫张荣锁,他是回龙村人,他想在这里修一条平坦的路。

据回龙村里的一位老人说,在他的记忆里有18个人走“老爷天梯”时摔死在悬崖之下。

村民:八几年我在刘林村有一个相好,我过年去给她拜年,挑了七棵白菜,一直挑到山底下。这个路上我又饥又渴,上不去,我就在那儿哭,我又哭又恼,这么大一棵白菜才上来了,我吃了一棵白菜,白菜冻得啃不动,啃不动也不中,饥呀,又饥又渴。我挑了七棵白菜,到家还剩六棵,舍不得吃呀,还得过年呢,我提到这条路我很痛苦。

照片上左边第一个女子是村民赵清力的妻子。新婚后十几天,在走“老爷天梯”时,她摔下了悬崖。

赵清力: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病倒在床上,病了有两三个月。

赵清力父亲:哎呀那几年想起来就不能过了,一提起这个路就有说不完的话了,那时候路可真是困难。

就是这样的一条路,连接着回龙村一代又一代山上山下的居民。1975年,19岁的回龙村人张荣锁离开了这里,他穿上了军装,在北京当了5年兵。

张荣锁:1992年我当书记前已经有个一百多万了,在全镇我是首富,在全镇我是第一个骑摩托车的,第一个自己有汽车,我开始买了个大解放牌。

复员后张荣锁靠开采石料办起了石材厂,富裕了,可是他没有一天忘记过那条离家时走过的“老爷天梯”。

记者:你对村子里的事情还是很关心是吧?

张荣锁:那是,我很关心,确实这路它危害着山上人的生命,非常不容易,我就想咱是个党员,咱家过去也很穷,看到这生咱养咱的家乡父老乡亲还这么穷,所以真有了钱该怎么办。这时我就找了里的乡长,我说我想开了,我还是来到这儿当书记吧。

他们开始修路,他们吃住在路上。所有工作张荣锁都第一个干,最危险的在山崖上打眼,放炮,测量张荣锁也都亲自干。村民们记得:为了路张荣锁由一个百万富翁变成了一个身无分文的人,他捐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100多万元,他卖掉了汽车,门面房,甚至于赚钱的石材厂,为了路他无怨无悔。

不但捐出了自己的100多万元,连母亲多年积攒的3000元存款也都被张荣锁拿走了。

记者:她靠什么攒起这三千块钱的呢?

张荣锁:她可能就是养猪、养鸡去卖个鸡蛋。

记者:那你以后会还她这三千块钱吗?

张荣锁:还不还的那都不是问题了。

母亲知道儿子的心愿,儿子知道母亲和他一样的心甘情愿。

从1997年冬天开始,一直到2002年,1条9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和1公里长的公路隧道,终于将回龙村的山上上下连为一体。在张荣锁的带领下,回龙村的村民们没有向国家要1分钱,自行筹集资金,修建了这条路。在这些修路的日子里,张荣锁几乎每一天都是在山上的路上度过的。

张荣锁修路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为了表示对张荣锁带领大家修路的感激之情,部分村民瞒着他立下了这块石碑,张荣锁知道了这个事后,马上赶到了这里。

关于这块碑拆与不拆的争论持续了一整天。

第二天,在张荣锁一半劝说一半强制的态度下,这块碑还是被拆除了,但张荣锁在村民们心中树起的碑却不会倒。

2002年过去了,回龙村人的梦想还在随着这条路延伸。

 

张荣锁当支书8年来,回龙村山绿了,路通了,人富了,昔日穷山僻壤的回龙,如今充满了勃勃生机。960口回龙人,在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的带领下,以顽强的拼博精神,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富裕之路。2002年2月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联系会议领导小组联合作出开展向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新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优秀代表张荣锁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广大党员学习他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的思想品质,学习他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的拼搏意识,学习他舍生忘死,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学习他求真务实、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如今,张荣锁又开始描绘回龙的前景蓝图:依托真武观和山区人文、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在山上广育果园,搞果品加工;还要规划回龙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