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存辉南怀瑾 南师永存 ——南存辉深情追忆南怀瑾

2017-06-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太湖茫茫,雁山苍苍.在已故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家乡温州乐清,夕阳透过树荫,映照在殿后村的"祥希耕乐园"门坊上,"悼念南怀瑾先生"的七个大字赫然入目."祥希耕乐园"是

太湖茫茫,雁山苍苍。在已故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家乡温州乐清,夕阳透过树荫,映照在殿后村的“祥希耕乐园”门坊上,“悼念南怀瑾先生”的七个大字赫然入目。

“祥希耕乐园”是著名企业家南存辉先生的父亲生前为家乡出资所造。南怀瑾先生仙逝后,家乡人征求南存辉的意见,能否借用耕乐园搭建悼念场所,南存辉满口应允。对南存辉来说,南怀瑾不仅是长辈、老师,更是他在人生和事业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

十六七年前,南存辉第一次去香港拜访南老。同去的还有乐清市里的一位领导。南老虽已年高,但依旧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步履轻逸、神清气定。见到家乡来人,更是欣喜不已,说起了南氏家族和家乡石碑等古迹,怀乡之情溢于言表。

南存辉和南老同宗,父辈们曾在乐清柳市的殿后村居住过,南老的父亲最早从乐清翁垟地团村(今翁垟街道地团社区桥头村)迁来。在家乡,南老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直到17岁离开故里外出求学。

从香港回到温州的第二天,南存辉意外收到了南老吩咐助手发来的传真,大意为:昨晚很高兴,忘了排辈分。你父亲若年纪比我小,你可称我伯父……

后来,找出的南氏族谱也表明,南氏家族是按“嗣元应德光,常存君子道”的辈分字取名,南怀瑾属于“常”字辈,谱名南常泰。南存辉比他小一辈。

第二次去香港拜访南老,南存辉带了父亲同去。这一次,老人给了南存辉一本南氏家谱,并直言劝说南存辉趁着年轻跟他学习。

十年前,南老旅居上海后,南存辉再去看他,老人家依旧是一袭传统的长衫装束,有人来访就起立拱手作揖。见到南存辉,便笑称:“你是自家侄儿,我就不起立了,其他客人来一定要讲究礼节。”

离开时,他笑着提醒:以后有空就回家吃晚饭,每天晚上七点开饭,自己家里人就不用客气了。

南存辉说,南老好客,几乎每天都有好几桌客饭,后来在太湖大学堂亦如此。

在江苏吴江庙港,这个原本鲜为人知的太湖小镇,近年来屡屡迎来中外名流,皆因有南怀瑾坐镇太湖大学堂之故。

2008年春节,南存辉去太湖大学堂看望南老。南老第一句话就问:“你为什么三年没来看我?”南存辉答:“没有三年,两年吧?”南老像个小孩子一样较劲道:“三年!”南存辉只好解释,因为父亲过世,未满三年,怕老人家有避讳,所以期间未曾拜访。南老于是不再责备,只说:“吃饭吃饭!”

席间,南老又问:“你几岁了?”南存辉答:“1963年生的。”南老追问:“你别说哪年生的,就说你几岁了?”“45岁了。”南老一声棒喝:“四十多岁了,你还不回来学习?财迷一个!”在南存辉的印象中,那是老人第一次如此严厉的问话。这让他有些想不明白。

后来,南老的儿子告诉南存辉:“老师‘骂’过你,也‘骂’过我。老师说,男子在48岁以前、女子在49岁以前研习效果最好,年岁大了就比较辛苦。而我们这些人总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才知道坐下来修习。”

由于工作繁忙,南存辉常会给南老发信息问候、打电话请教。其间南老多次劝他“放下”、“赶紧来学习”。但终因公司一大摊子事,又有很多的社会责任在肩,一时实难放下,也就迟迟没能抽出身来,随他学习。

2009年12月,南老在太湖学堂开修禅课,为期7天。南存辉被允许参加,但要求学习期间放下一切杂事,静心研修,不可接听手机、不可请假、不可会客。通知明言:做不到,不要来。

这时,刚巧碰到南存辉正在为企业上市冲刺,证监会已通知他一周内到北京进行过会答辩。当时,南存辉很矛盾,最后痛下决心向董事会说明,南老已经九十高龄,南老的课一旦错过,今后恐难再有机会。假如公司错过上市,今后还有机会。

结果,南存辉向证监部门申请推迟过会时,有关负责人大吃一惊:别人是排队抢着上市,而你却申请推迟。

就这样,冒着巨大的风险,南存辉放下一切,在太湖大学堂“闭关”学习。研习一结束,南存辉便带着董事会成员马不停蹄地飞赴北京。次日,首都传来好消息,正泰顺利过会。

事情过去很久后,南存辉才跟南老讲起这个小插曲,南老很感慨:“没想到你下了那么大的决心,不容易!”

在太湖大学堂的“南禅七日”令南存辉终身难忘。

供大家学习的大禅堂里有副对联,上书:此是学佛场,心空极地归。心空了来学习,才会满载而归,这也是南老倡导的学习态度。

南老第一天来授课,学生们集体起立鼓掌欢迎。南老赶紧叫停,并对大家说:“我们这里不需要鼓掌,鞠躬就是最好的礼节了。”在点滴细节中,渗透着老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七天的学习过程中,南老亲自为大家授课,带领学生重读中国古代儒、释、道各种典籍,结合现实世界,引导大家关注人性修养,关注人文教化。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这位横跨传统而又驰骋于传统之上的智慧老人,用他深入浅出、独树一帜的讲解风格让传统文化更具现实的指导意义和针对性。

南老对世事的洞悉让南存辉惊叹不已,“他似乎总能知道你的内心在想什么,在困惑什么。”读史明智,是南老为学生解惑的一种方式。南存辉回顾说,南老指导他们读《资治通鉴》,并要他们展开讨论。学到“秦纪”,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他感受最深的是贾谊《过秦论》中一句话:“亡秦者,秦也。”这对他办企业很有启发。他常说,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成功企业家一定要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不要忘记创业初期的谦虚。

南老在教学中讲到,汉代的“文景之治”与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创基业用的都是道家的“内用黄老,外施儒术”的法则。这给南存辉的启发是,做人也好,做事也好,要学会“外圆内方”,懂得因势利导。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他提出“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要努力学会改变自己。”正是源于这些思想的启迪。

南老引述的一些句子,南存辉常能脱口而出,并加以自己的解读。如曾国藩致其弟曾国荃书:“左列鐘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白居易读老子的体会:“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只见火光烧润屋,未闻风浪覆虚舟。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虽異匏瓜谁不食,大多食足早宜休。”南存辉说,这些都是在告诫世人,名利如浮云,不要有太多的贪恋心,否则会为名利所累,甚至为名利所害。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他认为,经济发展上上下下,好比自然界的日出日落,四季交替,都属正常现象。关键是如何在起落中抓住商机,发展自己。这需要一种平常心,“用平常心才能做不平常的事”。

除此之外,南老还教大家如何站桩、如何打坐、如何走路。南老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厉,学生中有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种身份的人物。一节课45分钟,大家盘腿静坐(称“七支坐法”)。一旦发现有谁坐歪了,南老便用手里的煞音板“砰”敲一下,提醒道:“坐好!”课间,他要求大家在大禅堂里学习走路(称“行香”)。老人背着手,拿着煞音板,身形清瘦,却似乎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而他在佛学上的造诣让他看起来更具禅意。

半个多世纪以来,南老从大陆到台湾,从美国到香港,再回大陆,一直在为重建中国文化奔走、呼号。太湖大学堂是南老毕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后一站。

在太湖大学堂,仍可看到曾国藩和孙文手书的名句:“诗书好在家四壁,天人几何同一沤”,“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不免让人怀想南老当年开坛设讲时高朋满座的盛况。

几乎每天都有因仰慕南老远道而来的客人,为此,大学堂在网站上专门发了一份“敬告访客书”:太湖大学堂乃教育学术机构,非宗教场所,工作繁剧,实无暇接待社会访客……

南存辉回忆,不论南老再忙再累,他每次去拜访老人家都很高兴,坐在老人家身旁,亲聆他谈今说古。这份伯侄情意岂是旁人所能体味?

2010年,南存辉随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因着凉头痛,到了欧洲后痛得厉害。去卢森堡、德国两家著名医院看病,医生都说没毛病,吃止痛药,也没效果。后发短信求助南老,南老回信:要命,速回。

主要访问活动一结束,南存辉提前回国,当出现在南老面前时,南老欣喜,边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边从长衫斜襟里哆哆嗦嗦掏出药来,递过来吩咐赶紧服下,又拿帽子、围巾捂紧南存辉。转身交代助手:再拿一件高领棉袄来穿上。

“从现在开始,你哪也不允许去,老老实实在这住几天,等身体调理好了再走。”然后又问:“这回知道命重要了吧,什么时候放下,回来学习?”南存辉答:“等我把外面的事情交代好了就来。”南老很高兴:“交代好就来啊!”

次日早上起来吃饭,很多同学问南存辉:“听说你要回来了?”

“听谁说的?”南存辉问。

“老师说的,他昨天特别高兴。”同学答。

“老师叫我不要做别的了,赶紧回来读书。我是说过,等把外面的事情安好后再来,他以为我马上就要回来了。”回想往事,南存辉放低声音:“因自己没‘放下’,这事让老师特别伤心,此后,他还在其他重要场合说我‘财迷’。当然,这当中包含着南老对晚辈后生多么大的期望啊。”

尽管不能完全“放下”,但南存辉每天坚持早晚静坐,这一坚持就是四年。一有空他就认真研读南老的禅学书籍,偶尔还会写写“学禅日记”。世事纷杂,瞬息万变,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和带头人,有太多让他操劳的事情。南老的思想成了南存辉“以一己之简约,承世事之繁杂”的精神食粮,借助中国文化的力量,南存辉在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既可“不为浮云遮望眼”,亦能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与南老共处的日子里,南存辉时时能感受到老人的高尚德行、宽广胸怀和善于教化他人的智慧。

一次,家乡宗亲想维修一下宗墓。据说,南氏太祖当年护驾南下,到了温州后,便在山清水秀的乐清磐石留了下来,成为当地的南氏第一代太祖。后经考证,南氏太祖的古墓或是温州地区最古老的墓地之一,可以算是古文物了。但因年久失修,甚是可惜。

有人建议重修宗墓,把周边的无主坟墓都平掉,把新近人士的坟墓都迁掉,搞个南宫公园。南老得知后连连摇手,他说:“我们的祖先是祖先,人家的祖先也是祖先。死人入土为安,死人的世界是平等的,不要再分三六九等了。我的建议是,无主坟免费修好,新近坟各得其所,千万不要花钱搞拆迁,修建公园我同意,公园姓公,南家大家,活人有情,死人有灵。”

还有一次,南存辉和几位领导去拜访南老。恰巧遇到美国一位著名学者向南老请教一些听起来很玄乎的事情。南老说:“我知道了,你现在学习到哪个阶段了,今天有很多大领导在,不讲这些了。”话锋一转,他说道:“现在不管在哪里,都要抓意识形态。

意识最早从佛教中来,是佛教语言。我们现在抓宣传,抓意识形态,应该多看看美国的好莱坞电影。”随即,他又从电影《盗梦空间》聊到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嘱咐前来拜访的领导,儒释道三家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丢了自己的文化。

南老生前曾说,长生不老的境界是人在世上,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走的时候,说走就走,而他的思想、精神不断被世人传承下去。如今,佛心道骨儒表的南师已去,所思所言所行,惠及当世,亦将泽被后人!

古人有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第一次见到南老的时候,南存辉三十出头;南禅七日的时候,南存辉四十多岁;如今,南存辉正近“知天命”。

南存辉说,人生有三重境界,刻意人生、随意人生、禅意人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如何处事、怎样处世,南老都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