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希圣的子女 在纪念曾希圣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7-05-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曾希圣同志诞辰100周年,共同追忆他革命战斗的一生,深切缅怀他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德.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拼搏,高举邓小平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曾希圣同志诞辰100周年,共同追忆他革命战斗的一生,深切缅怀他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德。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拼搏,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加快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我代表省委向曾希圣同志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 高的敬意!向曾希圣同志的亲属致以亲切的慰问!

曾希圣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于1904年生于湖南资兴县。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并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参加革命后,积极从事党的兵运工作和情报工作,担任过长江局军委秘书长,红军总司令部侦察科长,中央军委二局局长,新四军第七师政治委员,皖江区党委书记,华东野战军纵队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国民党统治区工作部部长,第二野战军副参谋长,豫西军区司令员,皖北区党委书记,安徽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华东局第二书记,西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

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将自己的一生与党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曾希圣同志是我党情报工作创始人,是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开创者。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中,他破译了国民党蒋介石军队的许多军事情报,为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经常参加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为毛泽东同志制定正确的军事部署,指挥红军作战,提供了许多准确无误的军事情报。

毛泽东同志对他领导的军委二局的工作,曾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说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周恩来同志也称曾希圣同志是“总参三部创业的人”。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希圣同志从事党的工作和军队工作。他在极其复杂困难的条件下,领导组建了新四军第七师,并开辟了皖江抗日民主根据地。他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正确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路线方针,出色地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法宝,充分施展情报工作才能,巧妙地打击敌人,孤立顽固势力,广泛团结各方面朋友,在敌伪顽统治的夹缝中站稳了脚跟,使根据地建设和军队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

在开辟皖江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曾希圣同志一边抓武装斗争,一边抓经济建设。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组织各种农业互助组、换工队和代耕队,兴修水利工程,掀起大生产热潮;倡导部队和地方利用当地资源,兴办军需民用的工业企业;积极开展贸易活动,在根据地内部,普遍组织供销合作社,进行商品交流;在敌占区,通过敌伪内线搞特殊贸易,获取根据地紧缺的武器弹药、电信器材等物资。

由于措施得力,他组建和领导的新四军七师由开始不足2000人迅速发展到3万多人,并为军部和兄弟部队提供了大量财政和物资上的支援。

曾希圣同志长期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工农业生产,加强教科文卫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灾情严重,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人民生活极其贫困。

面对国民党垮台后留下的烂摊子,他团结带领安徽广大干部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奋斗,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尽快改变安徽贫穷落后的面貌,努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事关全局。曾希圣同志在分析了安徽农业生产特点后,认为发展安徽农业,必须狠抓治水,兴利除害。在多年的治水实践中,他总结出了抗洪水与治内涝相结合,治干流与治支流相结合,治点、线与保全面相结合,防洪与抗旱相结合,治水与改种相结合的一整套治理方针。

他主持领导治淮工程,兴建了佛子岭等五大水库以及淠史杭灌溉系统等配套的水利设施。这些工程的建成,为沿淮地区抗击洪涝灾害、减少水患威胁、恢复发展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治水的同时,他又根据安徽的自然特点,提出了以“改变夏秋收成比重、改种高产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三改”方针,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扬。

曾希圣同志不仅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同时也十分重视工业的主导作用。安徽解放初期,工业基础薄弱,处于一穷二白的局面。为了给安徽打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曾希圣同志首先抓了煤、电和机械工业,又积极发展支农工业,并着重发展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以及轻纺、化工工业。

在发展工业中,为了解决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严重缺乏等困难,他在号召全省上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同时,又抢抓大城市疏散的机遇,积极从上海等地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技术人才。正由于他决心大,抓得实,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使极端落后的安徽工业迅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到60年代初已初步形成了工业体系的基本框架,勾勒了安徽工业化的雏形。

曾希圣同志高度重视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他亲自指导全省教育的布局规划,督促检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安徽省情的教育发展路子,使我省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他求贤若渴,舍得用力气,花代价,千方百计招引各类专业人员,为安徽各条战线培养了一批科技骨干力量,初步改变了安徽科技力量十分薄弱的局面。他积极筹措力量,兴办科研院所,较早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综合性科研机构—————安徽省科学研究所,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

他还亲自参加科技试验,钻研学习科学知识,花费大量心血研究试制农业机械,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他十分注重文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持作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恢复和扶持戏剧艺术,抢救了一些濒临灭绝的剧种,大力提高艺人的社会地位,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为人民的文艺事业服务,培养出了严凤英等一批优秀人民表演艺术家。

此外,曾希圣同志对我省的卫生、体育等项事业也都同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曾希圣同志积极倡导和推进农村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60年代初期,在当时“左”倾思想大肆泛滥的情况下,曾希圣同志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带头检查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大胆揭示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的弊端,对农村合作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和思考。

他开阔思路,将工业生产中的责任制引入到农业生产上来,率先提出了责任田办法,又以极大的魄力和勇气推广到全省,并波及到邻省乃至全国。

责任田作为一种联产责任制形式,迅速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这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扭转危机、创造新局面的重要作用。曾希圣同志当年提出和倡导“责任田”,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实验,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普遍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希圣同志遭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即使在倍受摧残、重病在身的情况下,他仍然矢志不渝,为我军的侦察技术改革忘我地工作,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1968年7月15日,曾希圣同志因病逝世。

曾希圣同志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奋斗进取、开拓创新的一生。他爱憎分明,光明磊落,襟怀坦白,服从组织,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他有高度的事业心,对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有勇于开拓的胆识和魄力,敢想敢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能在各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打开新局面;他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共产党人的风格,并为人们所称道。

我们今天纪念曾希圣同志,不仅要缅怀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敬仰他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来的优良作风和高贵品质,更重要的是要把他的可贵精神转化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安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这是我们对曾希圣同志最好的纪念。

我们纪念和学习曾希圣同志,就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无限忠诚党的事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千百万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成功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曾希圣同志无论是在革命顺利之时,还是在革命危难之际;无论是从事中央机关工作,还是投身敌后地下工作;无论是在武装斗争中,还是在经济建设中,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激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始终坚信党的伟大事业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在思想上树立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矢志不渝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始终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第一,在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鞠躬尽瘁,忘我工作,把安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我们纪念和学习曾希圣同志,就要坚持调查研究,敢于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创新,善于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在革命和建设年代,曾希圣同志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革命勇气,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胆识魄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安徽是一个发展中省份,我们最大的差距就是发展不够,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加快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把发展作为安徽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发展观点,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尤其要善于把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同本地本部门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开拓创新和求真务实结合起来,努力消除制约安徽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障碍,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开创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和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我们纪念和学习曾希圣同志,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曾希圣同志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严于律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因身居高位而脱离群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切实从思想上解决好“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一个宗旨,坚持“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要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

同志们!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是我们加快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保证。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发奋图强,开拓创新,把安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王太华